法定犯视野下的违法性认识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法定犯时代的到来,违法性认识问题便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域外理论界对违法性认识的研究较为深入。随着德日刑法理论在我国的传播,我国学界针对违法性认识问题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讨论,但有关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形成指导司法实践的理论通说,加剧了司法实践部门对于违法性认识问题的冷淡态度。由于我国立法对违法性认识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加之司法实践中知法推定的理念依然存在,因此司法实践部门在很大程度忽略了违法性认识问题对于罪责的影响,并且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维护个案的公平正义,一方面笔者认为可将我国刑法第16条进行扩大解释,将其作为违法性认识的法律依据,以解决违法性认识在我国刑法中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理论研究中不应执着于违法性认识问题的体系定位,而应当着力于构建违法性认识应用于司法实践的制度技术与具体办法,将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作为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判断标准,并以指导案例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将这一判断标准推而广之。
其他文献
金融科技是金融业转型升级中重要的创新驱动力之一,并且与家庭金融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研究金融科技对家庭金融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使用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和网络借贷平台数据开展研究。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对家庭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对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借贷行为和家庭杠杆率均产生了不同程度
学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PPP)是指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而建立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伙伴关系,是中国公共服务领域的一次供给侧改革。自2014年以来,PPP模式在中国公共事业基础设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末,中国累计落地项目6216个、投资额9.5万亿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以及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得风险、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和资产价格的演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和标准资产价格决定理论忽视了资产、投资者之间的互相关联和互相作用,而网络分析工具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和经济网络视角下,各个市场参与主体(节点)的异质性已不再仅由自身孤立的经济属性决定,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