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场馆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也是我国《体育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贯彻实施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社会体育场馆的不足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健身需求。高校体育场馆作为高校师生进行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载体和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设施的重要成分。在社会体育场馆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高校体育场馆也承担着向周边居民、街道办事处、体育俱乐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学校提供体育场所,满足他们体育需求的社会责任。因此,高校在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条件下,可以适当的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为社会人群提供体育场地,缓解社会体育场馆不足的矛盾,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本论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对目前大连市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对象、时间、项目及高校学生和来校人群对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满意度等方面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双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被调查的19所高校中,有15所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并且大都以部分开放为主。2来校锻炼人群主要是中老年群体,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每周锻炼次数为3次以上;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田径、武术及乒乓球;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主要是跟朋友、家人一起以及个人活动为主;选择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原因是离居住地近、高校体育场馆数量多。3大部分高校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为3—5次,每次锻炼时间为60—120分钟;喜爱的体育项目主要为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篮球;大部分学生不去收费体育场馆锻炼。4大部分来校锻炼人群、学生对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持赞成态度,同时对体育场馆开放时间段、体育项目、体育设施及收费标准等持基本满意态度。5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采用有偿与无偿开放相结合的方式,有偿收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场馆维护、更新与体育器材不足的矛盾。6高校对体育场馆缺乏宣传,对社会人群的引导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