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夏季强降水三维环流异常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zh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东亚夏季风系统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演变特征多样,形成机制复杂。本论文利用台站逐日降水产品、中国地面与CMORPH融合逐小时降水产品、JRA-55逐6小时再分析产品、ERA5逐时再分析产品和FNL逐6小时再分析产品等多源数据资料,分析了1959~2013年间长江流域夏季强降水事件对应的三维立体环流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选取与强降水对应的环流型态及其演变特征相近的个例,进行细致分析。在认识观测特征的基础上,利用WRF模式对选取个例进行模拟,并开展针对对流层高层温度对降水影响的敏感性试验,探讨高层温度在强降水形成中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对应异常环流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本论文主要结论总结概括如下: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发生强降水前,对流层高层存在显著的温度异常,主要表现为:在300hPa,长江中下游地区被暖异常控制,中心强度为0.9℃;内蒙古和日本岛上空分别存在中心强度为-1.0℃和-0.9℃的冷异常中心。暖异常控制区域在整个对流层呈现“上暖下冷”的斜压结构,冷异常控制区域则在对流层整层表现为准正压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强降水发生前的异常环流三维结构以300hPa温度为主导,在静力平衡和准地转平衡作用下,高层的暖异常在其上层和下层分别激发出反气旋、气旋式环流异常。在300hPa温度异常上层的200hPa,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空的反气旋异常北侧与内蒙古高空的气旋式异常的南侧均存在西风异常,西风异常使得气候态西风急流增强并东伸南移;同时,300hPa暖异常下层的气旋式异常东部边缘为西南风异常,增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低层辐合以及水汽输送。南移东扩的急流提供了异常增强的高层辐散,配合低层的辐合场和水汽输送,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并维持强的异常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强降水前期的高层温度异常及三维环流结构在该地区强降水之前已经存在,可追溯到2天前的青藏高原东麓及四川盆地。影响强降水发生发展的三维异常环流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移特征,但高低层存在差异,高层异常中心移动较为平稳,而低层位势异常和水汽异常则呈现出间断式移动的特征。
  针对2015年6月5日至2015年6月8日一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西向东移动的强降水个例的分析表明:300hPa暖异常早于降水12小时出现,并且暖异常随时间东移在2015年6月6日20时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处在高层暖中心南部,雨带东移与300hPa暖中心的东移加强有较好的一致性。与高层暖异常东移相对应,200hPa西风急流东移南偏,500hPa副高东退,700hPa正涡度中心东移,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辐合带东移,与雨带的东移加强均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200hPa急流南侧的高空辐散场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北推的低空急流和副高西北边缘的西南气流为降水输送了水汽,700hPa正涡度与风切变有利于形成上升运动,上述条件互相配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辐合抬升并配合高层辐散场,形成强降水。300hPa暖异常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出现,此时高层增温主要由温度水平平流贡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出现后,300hPa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峰值,此时段内随降水增多而加强的非绝热加热作用在增温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温度水平平流的增温作用逐渐减弱。
  采用WRF模式对上述强降水个例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WRF模式能够基本再现降水和三维环流结构东移加强的特征。高层暖异常和中低层低涡东移加强、低空急流北推以及在演变过程中地面雨带与这些系统的相对位置都能被模式刻画出来。但模式模拟的整个过程降水量偏多,雨带中心位置偏南。在敏感性试验中,通过削弱降水前期中高层暖异常的强度,发现在降水过程的前半段,敏感性试验中的中高层温度较参照试验明显偏小,对流层低层低涡减弱、水汽输送减小、降水量明显减小,且减小的程度与敏感性试验中温度减少程度一致。这一结果验证了中高层暖异常在长江中下游强降水及三维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沃克环流是赤道上空大尺度的纬向热力环流。沃克环流尤其是表面风场的变化会对海洋的热力和动力过程产生重要的反馈作用:表面风的异常会通过风-蒸发-海温反馈机制影响海-气热通量;另一方面又通过异常风应力的驱动作用影响海洋环流。因此,数值模式能否准确重现这些关键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影响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评估了28个AMIP5模式、16个AMIP6模式、45个CMIP5模式和19个CMIP6
学位
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具有发展速度快、局地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我国江淮地区是强对流天气和大冰雹的频发区域。目前冰雹的预报仍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值模式中的微物理参数化方案不能很好地描述冰雹粒子谱分布和演变过程,同时人们对冰雹形成的宏观和微观物理机制了解的还不够。本文选取2015年4月28日发生在江苏地区的一次强冰雹过程,利用中尺度WRF(Weather
学位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的重要参量,也是陆地热状况的直接反映,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等有重要影响。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壤温度具有记忆性,这种记忆性对短期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深层土壤温度观测数据缺乏、数值模式对土壤温度记忆性模拟能力有限等问题,土壤温度究竟能影响后期多久的气温等要素仍然存疑。本文基于中国区域较长时段的观测资料和美国宇航局推出的MERRA-2(Modern-Er
气候系统模式能够反映气候系统各圈层间复杂相互作用,是研究气候变化和预测气候的重要工具。受限于计算机的性能以及对于气候系统的认识和刻画不足,尽管现阶段的气候系统模式相比于过去,其模拟性能已有较大提升,但大多数气候系统模式中仍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系统偏差,制约气候模式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信号的精确模拟。其中由全球海温的模拟偏差所导致的气候模式系统偏差最受关注,这些偏差会通过不同的物理过程制约气候模式的模拟和
学位
中国东北是东亚地区重要的粮食基地,在全球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局地雨季的开始,标志着气候从干位相转向湿位相,因此雨季的开始时间对区域的农业活动非常重要。以往对于东北雨季的研究主要针对汛期雨季,而东北干湿的转变发生在春季,这一转变对该地区的春播活动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为了较为客观地描述东北地区这种干湿位相的转变—雨季的开始,本文基于降水异常累积方法研究了中国东北雨季开始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引起雨
学位
大气阻塞具有大尺度和准定常的特征,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理解大气阻塞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许多学者设计了识别阻塞的方法。虽然这些阻塞识别方法对阻塞的主要活动中心、持续性和强度等都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有一些方法对于阻塞活动中心之间的相对强度和一些较弱的阻塞活动中心的识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次,有一些阻塞识别方
学位
青藏高原(简称高原)又被称为“亚洲水塔”。降水是高原水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然而,高原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极其脆弱,降水尤其是极端降水极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及其周边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改变,对高原极端降水的模拟和预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以往针对高原降水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日降水及其长期变化趋势上,对于更易诱发自然灾害的短时强降水的特征方面尚缺乏对
学位
北极海冰作为地球系统中的一部分,对全球气候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不仅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以及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也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因此,对北极海冰准确的认知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由于观测的局限性,数值模式是一个探索海冰演变发展的可靠工具,但是目前模式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海冰模式误差源的分析和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利用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环流模
学位
亚洲夏季风爆发是冬季至夏季季节转换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首先在孟加拉湾地区(BOB)爆发,然后是中国南海(SCS),最后是也称为喀拉拉邦季风爆发的印度半岛南部地区。夏季风爆发对亚洲季风区有显著的影响,每年3-5月,伴随着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强烈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梯度力,低层和对流层高层的风向以及深对流会出现季节性反转,导致亚洲夏季风的爆发。由于季风变异对自然资源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水资源,再
学位
这项研究基于观测站,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和气候研究单位(CRU)网格数据集,研究了坦桑尼亚的湿润季降雨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展开(EOF)分析、周期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首先,研究分析了3、4和5月(MAM),10、11和12月(OND)两个时段,以及11月至次年4月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