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固化底泥过程中无机磷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水体富营养化是国内外水系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意味着水质恶化,继而引发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恶化循环,甚至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在2010年检测的26个重点湖泊(水库)中,劣五类湖库高达10个,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可见,在我国自然水体的各种污染物中,磷污染已排名榜首。   本文以长沙理工大学校内人工景观水体—云影湖为研究对象,以长沙理工大学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实验室开展静态模拟试验。利用沸石原位覆盖技术,研究底泥中无机形态磷的种类及其浓度、不同影响因子(温度、光照、pH值、沸石粒径、溶解氧等)对底泥中无机形态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为探明云影湖底泥全磷的浓度及其构成,运用氢氧化钠熔融法检测底泥中全磷负荷,同时运用Chang-Jackson连续提取法检测底泥中各种类无机磷负荷。经检测,云影湖底泥中全磷负荷在1200mg/kg到1690mg/kg。无机磷占总磷的40%~60%,其中:不稳性磷浓度较低,占无机磷磷总量的2%;铝结合态磷(Al-P)占3%;钙结合态磷(Ca-P)占36%;铁结合态磷(Fe-P)占7%;闭蓄态磷(O-P)占52%。   为探明沸石粒径在沸石原位覆盖底泥实验中对沸石固化底泥中无机磷的影响,本实验所采用的五种粒径沸石分别为4目、8目、12目、16目、20目。经连续培养,用氢氧化钠熔融法检测底泥中全磷负荷,所得结果按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1052mg/kg、1164mg/kg、1267mg/kg、1314mg/kg、1490mg/kg,沸石粒径越小,底泥所固化的磷越多,主要影响底泥中钙磷和闭蓄态磷的存在比例。   为探明光照、温度、pH在沸石原位覆盖底泥实验中对沸石固化底泥中无机磷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光照和避光对照试验、三组不同温度5℃、15℃、25℃对照试验、三组不同pH值对照试验pH=6、7、8对照组。同时,为研究溶解氧对底泥中无机磷的影响,采用定时充入一定时间纯氧和纯氮方式模拟好氧和厌氧环境检测处于该环境下无机磷的迁移转化机理。光照条件,底泥固化总磷浓度均值为1510mg/kg,同等条件避光组底泥固化总磷浓度为1228mg/kg。三组不同温度5℃、15℃、25℃底泥固化总磷浓度均值依次为1178mg/kg、1355mg/kg、1220mg/kg。不同pH=6、7、8底泥固化总磷浓度依次为1315、1246mg/kg、1192mg/kg。   在实验中,通过检测上覆水COD值和叶绿素a值,确定底泥中磷负荷和上覆水上覆水COD值和叶绿素a值的关系。
其他文献
脚手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相当普遍,但脚手架事故频发,脚手架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国内
本研究是“气浮为核心的净化工艺组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该课题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我国北方地区水源水在冬春季多存在典型低温低浊特征。低温低浊水体中胶体颗粒减少,降低了颗粒间相互碰撞凝聚的几率,同时颗粒间Zeta电位在较低的水温下会升高,增大了其相互间
软基处理是沿海地区油库储油罐建设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实际工程中有很多因为地基处理不适当而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使罐体发生倾斜失稳,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或纠偏处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分布越来越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地铁无疑成为改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然而在地铁的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问题
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但在混凝土工程中质量事故却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质量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没有按照规定对混凝土原材料及
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具有许多优点,施工工艺也已相当成熟,对它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然而如何评价地基的加固效果、较为准确地预仙其固结变形,一直是理论分析及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建筑形式逐步向大尺寸、大空间结构发展,超长混凝土结构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建设中,超长混凝土结
钢结构以独特的优点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耐火性差的特性也非常突出。高温下钢梁的力学性能与常温下完全不同,主要是钢材强度和刚度的显著下降。火灾下钢结构可能发
斜腿刚构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有较强竞争力的桥型之一,其关键设计参数,静、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是工程应用中非常关心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开展了如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