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对预防全麻插管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观察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misa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预防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平均分成3组:NS组,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3组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的麻醉方法,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予麻醉机机械通气,并恒速静脉微泵泵入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开始缝合皮下时(约术毕前8~20 min), 3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NS 2 mL、芬太尼1μg·kg-1及地佐辛0.1 mg·kg-1。术后评估比较3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及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呼吸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1.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患者躁动评分均低于NS组(P<0.05),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 3组患者拔管后5 min疼痛评分比较: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NS组(P<0.05),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 3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拔管时间(min)及拔管后5 min呼吸频率差别: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较NS组及地佐辛组延长(P<0.05),拔管后5 min呼吸频率,芬太尼组较NS组和地佐辛组减少(P<0.05),地佐辛组与NS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NS组共有5例出现恶心;芬太尼组恶心6例,呕吐1例,3例在病房中出现轻微的延迟性呼吸抑制;地佐辛组恶心2例,眩晕2例,无呕吐及呼吸抑制病例。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芬太尼组低(P<0.05)。结论:1.芬太尼(1μg·kg-1)和地佐辛(0.1 mg·kg-1)均能通过较为满意的术后镇痛有效地降低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2.地佐辛(0.1 mg·kg-1)相对芬太尼(1μg·kg-1)安全,对病人自主呼吸的影响较轻微;3.地佐辛(0.1 mg·kg-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芬太尼(1μg·kg-1)少。因此,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的全麻手术在结束前约82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能通过有效镇痛减少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使病人在苏醒期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病人更舒适,对术后呼吸运动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避免了使用芬太尼发生呼吸抑制及延迟性呼吸抑制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了全麻术后苏醒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邻接法是最有效的距离建树法的一种,但邻接法的聚类过程总是选择距离最近的进行聚类,容易忽略一些更为合理的拓扑结构,这是邻接法准确性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提高邻
8月1日,国内首项纺织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GB/T35611-2017《绿色产品评价纺织产品》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为了提升传统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惩罚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和收敛速率,对罚函数做进一步优化,提出一种基于三段式罚函数的ADMM惩
基于络合铁法脱硫的催化氧化技术用于脱除恶臭污染物H2S气体已成为能源加工业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30年来国外脱硫过程中的络合化学、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等研究内容.首先提出
肩关节是人体结构中最复杂、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之一,而肩锁关节作为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学者采用有限元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方法
磁力泵由于结构简单、无机械密封点、维修方便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油气化工行业,主要用于清洁液体介质输送。在克拉2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乙二醇再生装置内,磁力泵作为回流泵用于乙
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舒适化医疗逐步开展,人们普遍认识到“无痛是病人的权利,镇痛是医生的义务”,以往片面注重于通过手术解决生命急救或生命延长,而相对忽略疼痛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中丙泊酚有效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45例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的
目的:目前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还没有定论,也缺乏有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巨噬细胞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与病
皮肤损伤尤其是深度烧伤愈合后出现的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是创伤后组织过度修复的结果,不但影响美观,严重者甚至造成局部畸形或伴有功能障碍。目前对增生性瘢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