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及其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已成为严重影响卒中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可达64%,发病1年内罹患痴呆的患者至少占25%[1]。而据最新研究显示[2],我国每年因卒中致死者占所有死亡原因的22.45%。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达75%的卒中患者伴有肢体功能缺陷,并且我国卒中的发病率已达到每年增加8.7%的速度[3]。随着中风发作年龄中位数的增加和中风死亡率的降低,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4],由此也增加了患者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深入了解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了解卒中后认知障碍与中风预后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最新研究发现,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有关[5]。卒中及其复发是残疾的主要原因[6],既往的研究多关注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及其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了我院前循环脑梗死引起认知障碍且进行了为期12个月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在脑梗死复发中的预测作用。
  第一部分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特征和动态变化
  目的
  观察前循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动态变化,以期在脑梗死早期为患者制定更加准确的认知康复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连续收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前循环脑梗死,首次发病72h内的患者2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3.0T磁共振平扫(MRI,MRA,DWI)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检查。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证实有新发病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6分;选择同期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中风危险因素相匹配的体检者90例(正常对照组),且均无脑部疾病,无严重躯体疾病,无焦虑、抑郁,无听力、视力障碍。脑梗死患者在病程第7天、1月±3天、3月±5天、6月±7天、12月±10天时分别应用NIHSS评分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北京版)评估研究对象的神经运动功能和认知状态;正常对照组在同时间段应用相同量表评估。并对各个时间点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MMSE评分:在第7天、1月±3天、3月±5天、6月±7天、12月±10天,5个时间点分别有134例(57.8%)、126例(54.3%)、115例(49.6%)、93例(40.1%)和85例(36.6%)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按MoCA评分标准:在5个时间点分别有170例(73.3%)、153例(65.9%)、139例(59.9%)、110例(47.4%)和98例(42.2%)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2、随访12月时,MoCA各因子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语言重复、语言流畅性分项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后50%以上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6个月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1年时仍有1/3以上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语言重复、语言流畅性认知域方面。
  第二部分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脑血流低灌注
  目的
  探讨前循环脑梗死后脑血流低灌注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了解脑血流低灌注影响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以期为早期干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提供生物学基础。
  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连续收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并完成12个月随访的患者91例,且所以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无后循环灌注异常,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见第一部分。分为两组,其中与病程第6个月相比,第12个月认知功能显著下降的患者39例为认知功能下降组,未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52例患者为认知功能未下降组。第一部分的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发病72小时、第12个月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且分别在发病72小时、7天、14天、1月时空腹抽取外周血4ml,而正常对照组同样给予空腹抽取外周血4ml,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F-1、S100B水平。
  结果
  1、入院时认知功能下降组和认知功能未下降组均出现MTT、TTP延长,CBV、CBF减少。rMTT平均值分别为1.49±0.31、1.50±0.32;rTTP平均值分别为1.15±0.03、1.16±0.03;此时rCBV平均值分别为0.87±0.02、0.87±0.02、rCBF平均值分别为0.86±0.05、0.86±0.05,两组入院时的相对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随访12个月时,认知功能下降组和认知功能未下降组rMTT、rTTP值减小,rCBV、rCBF值增加,但认知功能未下降组rMTT、rTTP值减小程度及rCBV、rCBF值增加程度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下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入院时(发病72小时),认知功能下降组和认知功能未下降组的血清IGF-1、S100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的IGF-1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S100B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程7天、14天时,认知功能未下降组的血清IGF-1、S100B浓度基本恢复正常,认知功能下降组血清IGF-1浓度升高,但仍低于认知功能未下降组,S100B浓度下降,但仍高于认知功能未下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月时,认知功能下降组的血清IGF-1、S100B浓度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持续加重,可能与梗死后慢性脑血流低灌注有关,而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血清IGF-1的低表达和S100B的高表达实现。
  第三部分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增加脑梗死的复发
  目的
  探讨前循环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脑梗死复发之间的关系,观察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连续收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270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见第一部分。发病7天MoCA<26分的170名患者为低MoCA评分组,MoCA≥26分的100名患者为MoCA评分正常组。
  结果
  1、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MoCA评分与缺血性中风事件的出现相关;2、通过趋势分析,低MoCA评分与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相关(P<0.05),
  调整协变量后(年龄、性别、初始NIHSS得分、教育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首次前循环脑梗死后的低MoCA评分是缺血性中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前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人群主要致盲原因。随着人口结构及疾病谱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将持续增加,而DR目前仍是工作年龄阶段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预防及治疗手段并不能避免所有的DR患者病情的进展,因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血管内皮细胞是DR进展中的关键细胞,阐明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效应分子及致病通路将有助于开
期刊
第一部分乳腺癌中环状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本部分内容利用GEO公共数据库,选择circRNA表达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软件分析表达芯片数据,筛选乳腺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circRNA,根据数据库预测构建ceRNA网络用于后续研究。  方法  下载circRNA表达谱芯片GSE101123,采用R语言工具对数据归一化并提取有效的数据,筛选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circ
学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他虽然与各种恶性肿瘤息息相关,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NAFLD的这些不良预后。由于NAFLD与代谢综合征的双向关联,且其患癌的范围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肝脏,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无创的、适合亚洲地区老年人群的预测模型,来预测与NAFLD相关的恶性肿瘤。通过随访NAFLD患者和干预其相应的危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老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PD患病率达1.7%,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负担日益沉重。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疾病后期致残率高,由于缺乏特异的外周生物标志物,PD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早期误诊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症状等小纤维神经病(small fiber neuropa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背景与目的  脑卒中近年来跃居为我国的首位死亡原因,而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60%以上,与其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肥胖、代谢障碍等。对于该病的治疗,除了早期的溶栓尚无其它有效方法。高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为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上个世纪有学者发现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可以延长寿命、减轻体重及改善糖脂
背景与目的  20世纪90年代,为了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LACC)治疗,美国的妇科肿瘤学界做了有益的探索,并于1999年发表了基于5项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了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明显改善LACC患者的生存率,使死亡率降低30%–50%,这就是著名的“五大实验”,对LACC在放疗同步化疗的治疗模式给予了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