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材料设计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探测精度逐步提高,飞行器的红外隐身设计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基于速度突防的理念,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其表面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急剧升高,受到的红外探测威胁也与日俱增,需要采用有效的红外隐身措施,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与通常的载人飞行器相比,无人高速飞行器的红外隐身面临战场环境复杂、服役环境恶劣、材料性能要求高、多频谱兼容隐身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使其红外隐身设计的难度更大。为此,本论文针对高速无人飞行器的红外隐身难题,围绕隐身设计方法、耐高温低发射率涂层、多频谱兼容隐身性能设计、高温力学性能设计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解决高速无人飞行器的红外隐身问题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高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和辐射场仿真计算及红外隐身设计方法研究。飞行器表面的温度和红外发射率是其辐射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表面温度又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其红外隐身设计过程相对复杂。为此,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飞行器表面温度,并建立了辐射特性和成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发射率表面辐射强度仿真计算,并以被探测距离作为评价隐身性能的标准,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红外隐身设计方案。研究表明,飞行器随着速度的增加导致表面气动加热过程加剧,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散热强度随着发射率的降低而减弱,使得温度不断升高。飞行器表面温度为900 K时,设定的发射率值从0.8降至0.2(3-5/8-14μm),理论被探测距离的缩减率约为47-49%,因而耐高温低发射率材料有望提升高速飞行器红外隐身性能。(2)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材料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针对传统低发射率涂层材料无法耐受高速飞行器表面高温的问题,从耐高温原材料筛选、涂层体系设计、红外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攻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材料设计方法,显著提升了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高温力学/红外性能。其中,利用高温无机粘结剂“二次成膜”的方法,解决了有机粘结剂高温分解而导致涂层机械性能丧失的难题,并将涂层在450-600℃高温下的结合力提高至4.0±0.4MPa以上;借助玻璃粉熔化吸热过程抑制了片状金属颜料高温氧化问题,最高将涂层的氧化温度推迟了 35℃,提高了涂层的耐温性能;在涂层中引入了更低熔点的锌粉粒子,通过该金属粒子的高温融化,解决了因涂层热膨胀失配导致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综合以上手段,将低发射率涂层的耐温性能由450℃提升至600℃,发射率低于0.35(3-5/8-14 μm),且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3)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可见光-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性能研究。本论文系统研究了低发射率涂层成分、结构对其可见光颜色、红外发射率、雷达反射之间的影响关系,探索了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体涂层材料的可见光-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性能设计方法。其中,为解决可见光-红外兼容难题,优选了耐高温深色颜料体系,重点针对涂层材料的耐高温-低明度-低发射率性能平衡性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克服红外-雷达兼容隐身难题,基于典型的双层复合隐身涂层结构,探索了基于涂层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对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性能设计与优化。研究发现,增加低发射率涂层的厚度、热处理温度和金属粒子相对含量,均有利于降低复合涂层的低频雷达反射率(2-8 GHz),但高频雷达反射率(8-18 GHz)明显升高,且峰位将逐渐蓝移。(4)耐高温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材料的综合应用性能优化,以及涂层的高温动态力学性能研究。高速飞行过程中,飞行器表面面临强烈的气流冲刷效果,为满足涂层在飞行器表面的实际应用需求,需要改进其在碳纤维复合基材上的机械力学性能。为此,本论文系统分析了高温下低红外发射率涂层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演变规律,研究了复合基材与低发射率涂层的高温结合力。随后,采用涂层结构设计和基材热处理等方法,将低发射率涂层材料与复合基材处于500℃下的结合力从0.5±0.4 MPa提高至5.0±0.4 MPa。此外,为验证该涂层的耐高温冲刷性能,模拟了一种高温高速气体冲刷的试验环境,研究了涂层的高温动态机械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通过涂层缓慢升温的高温预处理方法,可降低聚硅氧烷分解和玻璃粉“二次成膜”产生的内应力,进而提高其抗冲刷温度至600±5℃,且红外发射率低于 0.35(3-5/8-14 μm)。综上所述,本论文围绕高速飞行器表面辐射特性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的难点,基于理论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实现了不同工况下的高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场和辐射场精确仿真计算,得到了高温下低发射率材料的红外辐射抑制效果。重点针对涂层高温红外/力学性能较差的难点,开展了材料设计技术以及制备方法研究,实现材料体系在高温、力学和低红外辐射性能一体化设计。开展了涂层可见光-红外平衡性设计,以及复合涂层雷达-红外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耐高温低发射率涂层材料的多频谱兼容隐身设计方法。此外,还针对高温环境下涂层与复合基材结合力和耐高温冲刷性能弱等问题,分别通过涂层材料结构/成分设计和高温预处理方法,提升了其高温结合力和耐高温冲刷性能。本论文研制涵盖了理论仿真、材料制备、应用研究等环节,研制的新型红外低发射率涂层材料具有耐温性好、发射率低和抗冲刷性能强等优点,有望为解决高速飞行器的红外隐身难题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光电探测器是通过对光信号的强弱变化进行探测,并以电信号形式输出的光电子器件,被广泛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包括光学通信、安全监控、物体检测、目标追踪等。随着对光电探测器小型化、片上集成化以及高性能等要求的提高,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被认为是研发新一代光电子器件极具潜力的材料。石墨烯拥有高载流子迁移率、零带隙能带结构、低载流子密度、以及物理柔韧性等独特性质,因此其对超快、宽波段和性
高尔夫球场是高尔夫运动的主要承载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尔夫运动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有着积极作用。长久以来,因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等问题,我国高尔夫球场发展受政策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高尔夫球场建造运营乱象丛生。深入了解我国高尔夫球场占地规模、空间分布、景观格局及历史演变,对于我国高尔夫球场相关政策的落实,科学有效的监测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国标准高尔夫球场为研究
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603004)“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改性关键材料与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2068)“地应力约束下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基础研究”,重点开展了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Ultrafine Sulfoaluminate Cement Based Grouting Materials,简称 USCGM)水化硬化规律、水化产物形成规律、放热行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水稻耕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实现了从对劳动力高度依赖的精耕细作到抛秧、直播及机械化等轻简栽培方式的转变。与之相伴的是除草剂的普遍施用以解决更加严重的杂草危害问题。杂交水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首选技术,但因现行种子生产技术制种要求与成本高,制约了其在国内外的进一步发展。培育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品系,可以减轻除草剂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解决杂交稻种子高成本
铁磁性套管因具有造价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而广泛用于井下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井下套管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经过油气常年的冲刷和腐蚀,套管容易发生变形、扭曲,甚至出现破损从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对在役油气井套管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无损检测方法因不对被测试件造成二次伤害而大量应用于工业设备的检测中,其中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无需耦合剂、不接触被测试件等特性,在上世纪60年代便应用于井下套管的检测中
道路信息获取在环境、经济、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应急救灾领域中,面对复杂地形、恶劣天气的情况,实时快速掌握道路的基本信息和道路周边状况更是尤为重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可机载或星载的微波成像雷达,因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的能力,自发明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和测绘。随着SAR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质量高分辨率SAR影像的获取已不
空间交会对接是航天器长期在轨运行期间不可缺少的操作,是载人航天活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空间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飞行器的在轨机械连接、建立空间飞行器之间的联系、保证空间飞行器安全分离的系统。由于具有寿命长、成本低以及精度高等优点,模块化空间对接机构被应用于各种在轨装配服务与卫星回收捕获等领域,与传统对接机构相比,模块化空间对接机构可在复杂工作环境下进行在轨组装、在轨更换、功能拓展和升级等作业,不仅
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可以通过逆系间窜越通道(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process,RISC)将三线态激子上转化至单线态,再通过单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实现100%内量子效率,成为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领域
能源短缺和碳排放是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化装置,在降低碳排放和缓解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PEMFCs拥有高能量密度、运转安静、可快速冷启动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船舶、航空航天、军工设备等领域。质子交换膜(PEM)是PEMFCs内部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具有传导质子和分隔反应气体的双重功能。因此,PE
二维层状材料,例如石墨烯(graphene),二硫化钼(Mo S2),二硒化钨(WSe2),氮化硼(h-BN)等,具有原子级的厚度和优异的电学、力学及光学等物理特性,在新型二维器件的研究和应用中展示出巨大的潜力;诸如二维晶体管、反相器和二维机电谐振器等各类新型二维器件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断催生出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在二维器件研究中,器件制备工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到各类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