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非矿业外资准入实体条件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业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矿产资源作为多个行业领域的基础性原料,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但是,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方面要求各个国家应提高生产和开采技术,以达到矿产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密切的资金与技术交流,以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互补和资金流转。因此,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不仅是其对国内经济所起到的支柱性作用,也将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将更有助于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目前,随着“一带一路”政策在全球得到的广泛认可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向前推进,国际投资的资金流动也将在全球随之扩大,并且进入各个行业。中国和南非都是世界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开发矿产资源,将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本文将采取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和南非两国的的矿业外资准入实体条件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填补了中国和南非矿业外资准入实体条件法律问题研究的空白。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和南非矿业外资企业设立形式、矿业外国投资主体资格、矿业外资比例、矿业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和反垄断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评析两国各自特点,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最后,在前几部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和南非在矿业投资上的相互启示,为加深两国投资合作交流,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本文除序言和结语部分外,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国和南非法中的矿业外国投资企业形式”主要阐述了中国和南非法中关于矿业外资企业的设立形式,指出了两国在矿业外资企业形式上存在着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中国设立矿业外资企业应根据我国《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合伙企业;在南非应根据《公司法》和《封闭型公司法》可以设立营利性性质的公司:股份公开公司、私人公司、私人有限公司或封闭型私人有限公司。并且,本部分从两国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分析了两国外资企业设立形式不同的原因,为我国在南非进行矿业投资指明了企业设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部分“中国和南非法中的矿业外国投资主体资格”主要从两国对矿业外国投资的主体条件和资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法律规定的梳理,得出了南非对主体资格的要求是在矿业权申请的制度框架下,结合行业其它配套单行法规,对矿业外国投资者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而中国则是通过矿业行业不同方面进行资格审查。第三部分“中国和南非法中的矿业外资比例”主要阐述了中国和南非法中对矿业外资比例的要求,指出了两国对矿业外资比例的不同要求,即中国对矿业外资比例没有明确要求,而南非则需在矿业企业成立后,根据BEE制度将不少于30%的股权转让给南非“历史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南非人”,并对两国不同的矿业外资比例的规定,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第四部分“中国和南非法中的矿业外国投资国家安全与反垄断”主要阐述了中国与南非在矿业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和反垄断上的相关规定,指出了中国和南非矿产资源禁入领域上,中国禁止进入的几个矿产领域,而南非则没有限制,更具开放态度;在矿业环境安全上,指出了两国同样对矿业环境安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对矿业环境安全同样重视的态度;在国家安全审查上,指出了中国对矿业外国投资的安全审查制度存在的审查主体不明、审查标准模糊的问题,而南非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对矿业外国投资进行审查的;在反垄断方面,中国对企业之间的合并、通过取得股份或资产以及通过合同的方式来取得对相应的控制权进行审查,而南非除企业合并外,对股权、资产、权益的购买、出租、联营和合营等方式也要进行审查,得出了南非反垄断范围更广的结论。第五部分“中国南非法对中国在南非矿业投资的启示”中,结合前面几部分对中国和南非矿业外资准入实体条件法律制度分析的成果,从中国立法和中国投资者两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企业自身实力,增强企业环保自律性,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和矿业领域投资前的法律风险意识,处理好矿企与当地员工的劳资关系,在多边公约的前提下,对矿业投资进行投保等相关建议,为赢得南非方面对我国矿业企业的信心指明了道路。
其他文献
莫高窟龛楣图案作为敦煌图案的一个重要类别,不仅是我国古代的装饰艺术遗产,也是莫高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出现在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代窟室中,初唐少量遗存,之后逐渐消失。作为一种装饰图案,其在构图组织和造型组合上都呈现出独特的巧妙性和协调性,不仅可以装饰石窟建筑、雕塑和壁画,还可以借鉴与应用于现代家纺设计的图案之中。在家纺设计中,龛楣图案作为一种传统的新兴元素,其应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审美
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与探索的百年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新趋势、国情新变化、党情新特点,就党的政治建设多次发表了重要讲话,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重要时期之一。当时,中国共产党从事关生死存亡的战略发展高度看待党的政治建设,针对党内政治存在的种种问题和
棉织物穿着舒适、透气性良好、机械性能出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其对细菌的良好吸收会造成疾病传播、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目前的抗菌整理剂中,卤胺抗菌剂因结构独特、可高效快速杀死细菌受到广泛研究,但严重受紫外线影响,抗菌性能不够持久;席夫碱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抗菌剂,且发挥抗菌功效不受紫外线影响。在卤胺制备中引入席夫碱,合成新型复
黔西北地区位于我国乌蒙山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使得分散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黔西北各少数民族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其传统纺织机具与技艺也因此得以延续至今。原始社会使用植物纤维的绳索和纺纱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自“不织不衣”“而衣皮苇”至“妇织而衣”,传统织机因生产生活需求而产生,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更加丰满。本研究以黔
蚕丝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天然材料,在传统纺织领域应用历史悠久,在现代材料、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弥补蚕丝固有的缺陷、赋予蚕丝新的性能,拓展蚕丝应用领域,研究者不断探索着对蚕丝进行改性。常见的改性手段有直接针对蚕丝的物理、化学方法,有针对蚕体的生物工程方法和养蚕添食法等。其中生物工程方法以导入外源基因或敲除固有基因的方式,从源头上改变蚕和蚕丝的特性,有望实现一劳永逸,低成本、高效率生产
植食性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寄主植物形成了特定的相互作用模式。昆虫利用化学感受系统对外界环境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进而对趋性反应、觅食、取食行为进行指导。目前开展的比较多的是对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对于昆虫味觉受体的研究相对较少。昆虫的味觉受体参与到昆虫的多项生理活动,例如在昆虫的取食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位于昆虫味觉神经元中的味觉受体可以识别植物汁液中的可溶性化学成分,再通过味觉受体神经将这些信息
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领域的变革都催生了不同的历史任务,但无论其内涵和形式如何改变,服务于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都是推动教育事业进步的终极目标,也是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永恒追求。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其核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在两者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经验及成果的总和。其特点主要包括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等。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也正是因为上述特点,得以
由柑橘褪绿矮缩病毒(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引起的柑橘褪绿矮缩病是一种重要的病毒性病害。该病主要通过嫁接和苗木传播,可侵染大部分柑橘品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土耳其东地中海区域首次发现柑橘褪绿矮缩病以来,目前在泰国也有该病的发生报道。虽然前期研究显示,CCDaV仅在中国云南瑞丽的尤力克柠檬(Citrus limon)上零星发生。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3 nt的调控性小分子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在生物生长发育、分化和疾病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真菌内发现了类似miRNA的真菌小RNA(MicroRNA-likeRNA,milRNAs)。milRNAs可通过调控病原菌与寄主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在真菌的发育、致病和宿主的免疫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
新中国成立前后是打破旧秩序和建立新秩序的大变动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了城市,此时城市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由于西南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条件,西南城市的问题更为复杂和严峻。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主政西南。邓小平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西南地区党的建设,从各方面推动城市治理民主化,将城市经济问题的治理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