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7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在常规孕产保健服务中的产前诊断和筛查服务,是出生缺陷防治的第二道防线,这类服务具有公共卫生属性、依托卫生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风险,且涉及人的基本权力。如何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不受损害,推动技术的发展使之惠及全体人民,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政府规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研究目的:  以《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为核心案例规制,本论文旨在描述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发现或确定有效规制的核心要素,分析规制活动的结果,提出改善规制的策略与建议。  研究内容和方法:  1.以政府规制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分析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及服务所具有的特点,归纳规制的必要性和规制应当关注的关键环节;  2.运用个人深入访谈和政策文本回溯、文献评阅等方法,回顾我国自本世纪初至2013年间,关于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制订和实施过程。重点关注不同时期的宏观环境下,选用的规制手段、规制活动的参与者和各方的作用;  3.基于既往研究积累、现场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及二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及其改善程度为指标,衡量规制的结果;  4.从规制内容、规制手段、参与者功能发挥等维度,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  1.关于规制的必要性及关键环节  卫生系统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使得卫生系统中市场失灵的情况较之其他系统更为多见,提示在卫生系统开展规制十分必要。  对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卫生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利中的普遍责任及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定位,以及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特点和当前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  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包括推动技术发展、提升服务可及性及保障需方权利三个方面。  2.关于规制文本的制订和规制活动推行的过程  《母婴保健法》出台后,为完善规制体系,针对全国范围内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提供存在的问题,在专家团队的倡导下,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启动了规制文本制订活动。依托有关决策咨询机构的支持,《管理办法》于2002年以卫生部部门规章形式发布,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  《管理办法》出台后,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关实施细则,指导本地规制活动的开展。部分省级行政区结合规制实践的结果,适时对规制文本进行了调整和修订。  国家层面和各省级行政区层面规制活动运用的规制手段包括6大类,其中以指令与控制类手段的运用最为广泛,基于市场的治理与控制、行业自律的规制手段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在规制文本制订和规制推行的过程中,多类参与者参与进来,通过各种途径发挥作用,其权力与能力从其影响规制活动的效应中充分反映出来。  3.关于规制活动的结果和规制目标的达成情况  在规制文本出台之前,我国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比例有待提升;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相关技术准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技术准入缺乏统一的标准;从事产前诊断相关服务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培训教育和个人发展有待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的进步和服务的拓展缺乏支持;服务提供尚不能满足需求;服务质量的保证和改善尚停留在机构层面;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服务的质量监控和改善,缺乏有力的抓手;筛查服务与诊断服务的衔接不畅,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风险防范意识仍待建立;服务的经济可及和可接受问题尚未得到广泛关注。  2006-2007年间,伴随规制活动的展开,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全国6省12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的利用率为35.8%,供方和需方报告的结果接近;筛查服务假阳性率偏高,在该时间阶段比较普遍;侵入性诊断服务由于提供仍不普遍,服务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及其家庭)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分娩的机构类别不同,其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的利用情况不同。服务利用的弱势人群是农村、经济发生水平落后、收入有限、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引入接产机构进行多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考虑了接产机构因素的情况下,来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级行政区、省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市,(教育、收入、城乡归属)综合指数高、健康风险大(高龄)、具有出生缺陷防治有关知识的需方服务利用程度较高。  2009年以后,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引领下,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规制不断深化。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未出台与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规制有关的省级规章制度,其余各省级行政区共出台了相关规制文本84项,包括上海市在内的部分省市已经结合技术的发展、服务需求的变化等,对规制文本作了修订。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西藏自治区外,均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了本省内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准入。30个省级行政区共设立产前诊断机构204家。与2001年的基线情况相比,服务的地理可及性和可获得性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有关产前诊断中心报告的数据,筛查服务的质量不断改善,诊断服务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内技术标准的规定。国内也有多项大样本量筛查服务结果报告,在筛查的假阳性率和随访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诊断服务方面,文献报告的服务量逐年增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多在国内标准的低限值以下,提示技术的不断成熟,质量的不断优化。  随着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并在全国铺开,山东、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级行政区先后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台了针对特定疾病、特定人群的干预项目,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由政府买单或由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以提升服务的经济可及性。  随着社会对于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了解和防治出生缺陷意识的增强,运用二级预防手段,识别出生缺陷的风险,并通过明确诊断,采取终止妊娠的手段来避免严重出生缺陷患儿降生的理念,已经得到需方的广泛认同。但筛查假阳性率过高,侵入性采样操作的流产风险不可避免,制约了筛查阳性者侵入性诊断服务的利用。  研究结论:  鉴于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特点,政府在该领域应当发挥积极的规制作用。  总体来看,规制文本的出台有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规制文本的制订包含了很多循证决策亮点,规制在各地的推行有本地的特色和探索,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当然,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规制实施10年来,其预期目标部分实现,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规制目标是否实现,不仅是规制文本的内容及其具体推行过程的结果,也受到规制手段的应用、规制活动中众多参与者的权力和能力,以及宏观环境的重要影响。  服务体系健全、质量保证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可持续、健康宣教深入普及、部门合作高效、信息统计科学是规制结果改善的重要途径。对于卫生系统而言,顶层设计的完善,借力于宏观环境、注重部门合作是改善规制效果的重要途径。  政策建议:  1.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结合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特点,创新规制实践,不断优化规制效果。  2.建立健全规制过程的全程监管机制。  3.强化部门合作,协同推进规制结果的改善。
其他文献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当然,就物理学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一、初中
期刊
为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介绍了进行配电线路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分析了红外辅助决策系统在配电线路状态检修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究了红外辅助决策系统在配电线路
校园安全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牵挂着亿万民众的心。近年来,虽然校园安全管理得到了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措施更加有力,程序更加科学规范,手段也更加先进。但是,由于校园安全涉及面广,突发性大,一些安全教育问题并未引起一些中小学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致令人痛心疾首的校园伤害事件接连见诸报端。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相对薄弱,使这些学校成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学生管理,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通过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有爱、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以确保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更是学校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所重视的。本文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入手,从学生所处的三种社会环境视角来探讨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的管理问题。     一、概念  (一)学生   教育学家叶澜对“学生”的定义是:凡在教育活动中充当学的责任的人即是学生。
期刊
为明确55%吡酰·异丙隆SC对江苏省张家港市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技术和防除效果,进行了该药剂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研究.结果 表明,55%吡酰·异丙隆SC对冬小麦田单、双子叶杂草
观察能力就是指通过观察,全面深入准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它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人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是智力的窗口。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 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首先要积极创造观察条件,如:建立学校生物园、生物角,提供试验、实习基地,或利用学校附近的农田、树林,以其较好的生态环境、生
为政之道,首在得人。公务员制度是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其他各项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但是随着我国政治形态、
兴趣是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吸取知识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真正学习起来时已是轻松万分,此时他们就像在知识的天空中任意翱翔,乐此不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
研究性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高中化学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的纰漏。因此,需要我们在探索中加以改进,进而逐步完善,以便最大限度地发出其应有的效用。  一、研究学习的特点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教育理念、办学理念、课题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