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氢枞基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松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每年松香的产量超过40万吨。设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松香基衍生物,是松香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脱氢枞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松香基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和松香基-3,4-二氢嘧啶酮等松香基含氮化合物,研究了相关化合物抑制HSV-1病毒活性、细胞毒性和对流感病毒H1N1和H3N2的抑制活性,建立了松香基二氢嘧啶酮抗H1N1病毒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以歧化松香中分离提纯的脱氢枞酸为原料,经过化学改性,引入氨基、氨基硫脲等反应活性基团,进一步设计合成了12个脱氢枞基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1a~1l)和17个全新的松香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3a~3q)。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ESI-MS等手段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脱氢枞基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脱氢枞基α-氨基膦酸酯抑制HSV-1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布在12.3~22.1μmol/m L之间,与未引入α-氨基膦酸酯结构的脱氢枞酸(IC50 24.7μmol/m L)相比,引入α-氨基膦酸酯结构的脱氢枞酸衍生物抗病毒活性有所增加,但是比市售抗病毒药物西多福韦(IC50 1.9μmol/m L)差很多。测试了松香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细胞毒性与对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的抑制活性。通过计算药物的选择指数(SI,SI=TC50/IC50),可以发现,化合物3j具有较好的抑制HSV-1病毒的活性(SI 12.18),达到了与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相近的水平(SI 12.6),其余化合物具有较弱的抗病毒活性。研究了松香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和不含松香结构的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对流感病毒(H1N1)和(H3N2)的抑制活性。对比发现,引入松香结构的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明显增加,松香基-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中,化合物3a、3k、3m和3o比市售抗病毒药物帕拉米韦对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活性更高,对流感病毒H3N2也有良好的抑制活性。通过启发式回归方法研究了松香基二氢嘧啶酮衍生物的结构与抑制流感病毒(H1N1)活性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构效关系模型。利用留一法和三重内部检验对最佳QSAR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最佳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最佳QSAR模型中含有4个与抗流感病毒活性密切相关的分子描述符,通过分析可知,松香基衍生物分子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以及氢键相关的原子和电荷分布情况与其抗病毒活性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具有抑制流感病毒(H1N1)活性的松香衍生物的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支付系统为账户间的资金流动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账务系统作为电子支付系统的核心承载了所有核心转账业务、所有账户资金及流水的维护功能,几乎所有的支付能力均建立在账务系统之上。由于支付过程中的资金流存在多方流转,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因为网络或系统原因等存在资金记录出错的情况,从而导致账务系统的账单计算结果有误,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为了尽可能在账务系统中及时捕捉到上述异常情况,本文设计了e Bay分布式账务
光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作为光子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生物传感应用领域受到了极大关注。以光纤为传输基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其机理是通过光束在纤芯-包层界面产生全反射衰减,激发光纤表面金属内部自由电子,使之产生有规律的振荡运动,即表面等离子体波;表面等离子体波沿金属界面具有波长范围的传输距离,当光纤表面附着生物介质时,周围环境改变将会影响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输信息。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
为进一步了解兴城地区常州沟组-串岭沟组沉积环境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在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粒度分析以及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确定了常州沟组-串岭沟组的沉积环境,归纳了兴城地区常州沟组-串岭沟组沉积物源特征,进而研究分析其构造背景。常州沟组地层与下伏的太古代绥中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岩石学研究表明,常州沟组下部主要为粗粒及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可见粒序层理、板状
在重力作用下,沿垂直细丝纤维向下流动的覆膜流动是一种不稳定的开式薄膜流动。流体薄膜流动过程涉及多种现象,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和行为,这些现象及其发展方式之间的平衡将极大地影响覆膜工艺的质量。对于流体薄膜流动特性的研究极具工程应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本文以普通流体和自浸润流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流体薄膜流动的流动特性。在长波近似理论的框架下,建立了流体薄膜界面的演化方程,研究了热毛细效应对绝对对流不稳
木质素是一种储量丰富且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对其实现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论文以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出不同结
船舶、港机、航空、桥梁等大型构件由于其尺寸巨大,通常需要多个工件进行拼装、焊接,大型构件的焊接过程主要是通过人工焊接的法进行加工,既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多种危害,又会面临效率低下,生产质量以及工期无法保证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机器人等成套的自动化焊接设备来取代人工。在焊接生产时,焊接接头的质量是评判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焊接的工艺参数的选择又决定了接头质量的好坏。为了提升大型构件的焊接质量,
近些年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增长,道路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交通事故数量也呈增长趋势。研究显示交通事故受害者中行人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开发一款可以规避行人的辅助驾驶系统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人物检测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针对人物检测中使用单一特征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数据降维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检测准确率和优化检测速度。本文首先对图像进行了预处理,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归一化了
异相Fenton反应具有氧化能力强、矿化效率高、催化剂便于分离和回收等优点,成为水体保护和治理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该方法面临催化剂pH适用范围窄、Fe3+向Fe2+转换速率慢、活性较低、污泥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报道了二维碳材料可用作Fenton反应催化剂,该类型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导电性能好、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显示较好的催化性能。其中,g-C3N4不含金属元素,避免了Fenton反应过程中金属
本文主要是为了开发设计出一款具有实时采集、缓存管理现场生产数据,支持不同设备间数据互联互通等功能的嵌入式工业通信网关服务器,同时基于OPC规范,实现工业通信网关的采集数据接口技术和对外服务接口技术,实现OPC服务器和客户端应用高度集成,以此大大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效率和通信可靠性。本文梳理了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阐明了课题研究意义;详细论述了OPC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在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服务平台的相继推出,导致我们处于信息爆炸增长的时代。人们要想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变得愈加困难。因此,推荐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找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给用户推荐他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来帮助用户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如今,推荐系统已经在电影和视频推荐、音乐电台、社交网络、个性化阅读等各大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目前,出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