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哪些因素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等问题也随即走进人们的视线。众所周知,和谐社会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因而其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自古以来,耻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政治制度,经济活动,文化发展,法制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和谐社会建设同样需要发挥耻感文化的功能作用。本文尝试将人的耻感意识作为切入点,讨论耻感文化对人的德育功能,进而拓展到社会发展领域,分析耻感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进而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丰富和谐社会的建设理论。在此思路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从科学界定耻感文化概念入手,梳理中华传统耻感文化,阐述耻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功能,并通过对当前国人耻感淡化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耻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阐释了重塑国人耻感意识的途径,尝试创新耻感理念,推进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现代转换。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耻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协同性、统一性和依互性。最后,笔者从以耻感文化促进人的发展,以耻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以耻感文化营造和谐氛围,以耻感文化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以行动推动耻感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互动共进等五个方面论证了耻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途径。本文力求通过这样一种创新型思路,为缓和与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提供有效途径,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伦理道德基础与和谐的文化精神氛围,从而发挥耻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