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的传播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健康传播新媒体的代表,丁香医生依靠丁香园强大的内容资源、人才队伍,长期占领健康领域新媒体的榜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2017年丁香医生开始创作微视频,进行健康传播。
  从传播特征来看,丁香医生的健康类微视频的内容、形式和叙事都呈现与其他健康类微视频的不同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容特征方面,高度原创性和强专业性,议题侧重健身美容与养生,辟谣内容颠覆传统认知。形式特征方面,字幕与素材动态拼贴;镜头语言方面,利用扶眼镜标志性动作,实现反转化转场;视听语言多为科普主体的毒舌式调侃、说“土味情话”分享健康建议;剪辑上,“稳中带皮”的风格特征明显。叙事特征方面,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塑造人格化IP网红医生采用内外视角相结合的叙事视角,直接切入议题重点,反转收尾,形成兼具理性、感性和恐惧的叙事基调。
  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主要分发于抖音、微信、微博、bilibili等平台,形成“一对多”辐射传播、“强关系”人际传播和“弱关系”多中心裂变传播方式,呈现传播路径社交化、互动仪式常规化、传播格局立体化的传播特点。
  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受用户喜爱,用户对实用性视频的转发意愿大,评论互动参与性强,多正面评论。用户层面,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用户提升健康认知,促进健康态度转变,在生活践行健康知识。但也存在一些负面传播效果:团队与用户的“深互动”不足,各平台互动情况差异明显,部分用户质疑辟谣视频的可信度。
  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在进行健康传播时仍面临问题:需求挖掘不足导致内容针对性较弱,选题随机性导致信息系统性欠缺,论证方式有失严谨引发辟谣争议,单一拍摄手法导致审美疲劳,“深互动”导致用户黏性较弱。因此,提升丁香医生健康类微视频的传播效果,需要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整合选题资源、优化视频制作方式、严谨辟谣论证与培养垂直粉丝社群等方面着手。
其他文献
摘 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适用存在扩大化趋势。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殊罪名规制所有的非法集资活动违反了刑法适用的逻辑,并且不利于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规范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规制的是间接融资模式的非法集资行为,其去罪化并不可取,而应继续适用。目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司法适用应及时回归到规制非法银行类业务活动的范畴,并且在定罪的过程中应明确开展资金业务的应有本质。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期刊
因现在房地产开发多为分期开发和期房销售,开发商多存在着建设周期较长和资金回笼需周转的问题。具体到开发过程中,开发商因为未完全遵循土地使用规划和建筑工程设计规划建设施工,或者因资金周转问题导致税收和土地出让金未足额缴清、无法办理土地分割等问题,导致无法向购房人如期交付房屋和办理产权证明的情形屡有发生。当因开发商上述情形违约(即本文中的第三人违约)致使购房人对后手的购买人违约而承担违约责任,如何向开发
期刊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权威主流媒体,对重大主题事件进行组织、策划及报道是其强化舆论导向,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本研究结合当下“融媒体”技术环境,将人民日报报纸、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和人民日报手机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人民日报针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事件的系列报道,探讨人民日报对重大主题事件的报道框架以及其框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期为主流媒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升公信力、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如此严峻的形式决定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走一条积极老龄化之路,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活力。因此,在当下,构建正面积极地老年人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006年-2018年间的网络涉老新闻报道进行梳理时发现:老年群体的网络媒介形象存在污名化的特征,以2006年南京“彭宇案”为开端,此后“扶老人被讹”事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涉老负面新闻报道集中爆发于2013-2015年,这期间负面议题被进一步扩大,老年人的负面媒介形象被不断的强化和巩固,引发了广泛的舆论
“低级红”与“高级黑”是近些年在网络中兴起的词语,最早用于娱乐圈,如今多用于政治领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低级红”“高级黑”多指那些出于积极目的却引发了负面舆情的正面宣传。与其他宣传报道不同的是,它以明褒实贬的叙事方式,引发了群众对于党和政府的负面情绪,给我国舆论生态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以网络舆论场中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简要归纳了该现象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分析了其表现手法和所呈现出的特点。同时从社会整体环境、传播主体和媒介三个方面探析其成因,并对其传播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及其未来的治理策略
摘 要:法院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独具法院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以历下法院文化建设为视角,在对法院文化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当下我国法院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而立足于理论研究和现实考量,提出改进法院文化建设的一些对策与思路,以期为新形势下法院文化建设带来些许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法院;法官;法院文化  随着司法现代化和法官职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法院文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合同纠纷案一直以来都是各界审判实践之中的难点所在,由于居间合同其本身的法律特性,以及在长期实践之中各界并未对此达成统一的认识,导致了导致了房地产居间合同纠纷中执法不统一的问题。当前,各界对房地产居间合同纠纷中"跳中介"现象如何定义,怎样处理的方式争议较大,这必将直接影响整个房地产中介市场的兴旺和稳健发展。本文以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诉陶德华案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跳中介
期刊
摘 要: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对程序正义和法治的彰显无需赘言,这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了该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规定。但与实践对照,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例如:脱离出一定要将录音录像归为何种证据类型的藩篱而把它定位为侦查机关证明讯问过程合法性的材料;单独的录音或者单独的录像在特定情况下具有证明价值;法
期刊
摘 要:市民社会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放眼当下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论述启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征程中,辩证地看待配置调和法律、道德与信仰这一市民社会的三个重要维度,是相当必要和必须的。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 更加清晰表述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的宏观背景下,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动摇,正确处理衔接好制度、伦理与精神三要素的对立统一关
期刊
摘 要: 在本案中,民意干涉了法院的判决,民意成了司法的灯塔。而笔者认为民意是立法的灯塔。在文中,之所以说"民意这位女士闯进了司法的男厕所",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错位的事实,以及笔者对其负面的价值判断。把民意比作上厕所的女士而非男士,是因为在许多公共场所,与男厕相比,女厕通常是不够用,这一点从女厕外长长的队伍可以看出。此外,在这里把司法比作男厕,原因有三: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男权或男子主义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