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wert II、III型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模式与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of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根治术后具体复发转移部位及规律,为术后辅助放疗靶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证实明确有复发或转移患者共157例。其中SiewertII型66例,SiewertIII型91例。术后病理分期IIA期10例、IIB期51例、IIIA期85例、IIIB期11例。腹腔淋巴结分区参照日本胃癌协会制定的胃癌淋巴结分组标准。纵隔淋巴结的分组参照Mountain-Dresler的AJCC/UICC版淋巴结分区标准。患者淋巴结具体复发位置由放疗科2位副主任医师和1名影像科医师共同进行确认,对根治术后具体复发规律、患者生存状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别;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法,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术后复发转移情况
  区域淋巴结(52.2%)复发为最常见失败模式,其次为腹腔外转移(22.3%)及腹腔内实质脏器复发率(14.0%)。而吻合口及残胃复发率较低,分别为7.6%及5.7%。区域淋巴结患者中以腹腔淋巴结复发率最高(42.7%),其次为纵隔淋巴结(9.6%)。腹腔内实质脏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肝脏(10.8%)。腹腔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腹膜(12.7%)。
  2腹腔及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转移率与术后复发率的比较
  (1)腹腔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为79.0%。其中7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79.6%),其次为1组/2组淋巴结转移(75.2%),3组(38.5%)。术后腹腔淋巴结常见的复发部位依次为:16a2组(52.2%)、16b1组(37.3%)、9组(23.9%)、16b2组(16.4%)、16a1组(14.9%)、12组(7.5%)、13组(7.5%)、14组(7.5%)、8组(6.0%)、10组(6.0%),其余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均<5.0%。
  (2)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3.7%。其中以7区转移率最高(25%)。术后常见的复发部位依次为:2区(53.3%)、4区(38.5%)、1区(20%)、3(13.3%)、5区(13.3%)、8区(6.7%)、7区(6.7%)。
  3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复发失败高发部位分析
  3.1影响局部区域复发的预后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区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主要是N分期(χ2=8.948,P=0.003)、阳性淋巴结数(χ2=6.481,P=0.011)、有无脉管瘤栓(χ2=4.867,P=0.027)。影响腹腔淋巴结复发的主要因素为手术路径(χ2=8.990,P=0.003)、阳性淋巴结数(χ2=7.233,P=0.007)、肿瘤最大径(χ2=4.466,P=0.035)、有无脉管瘤栓(χ2=5.170,P=0.023)及化疗周期数(χ2=8.392,P=0.004)。影响纵隔淋巴结复发主要因素为手术路径(χ2=12.349,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脉管瘤栓为局部区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5.830,P=0.016)。有无脉管瘤栓及术后阳性淋巴结数是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Wald=8.097,P=0.004;Wald=5.907,P=0.015)。
  3.2影响远处转移的预后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总转移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为性别(χ2=10.020,P=0.042)及术后阳性淋巴结数(χ2=4.508,P=0.034)。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阳性淋巴结数是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Wald=6.201,P=0.013)。
  4腹腔淋巴结复发率比较
  (1)N0-1期患者各组腹腔淋巴结的复发率依次为16a2(21.5%)、16b1(11.1%)、9组(9.4%)、16a1(6.8%),其余淋巴结复发率低于5.0%。N2-3期患者常见复发部位为16b1(30%)、16a2(25%)、16b2(22.5%)、9组(12.5%)。其中N2-3期患者16b1、16b2区复发率明显高于N0-1期(P=0.005,P<0.001)。
  (2)SiewertII型出现腹腔淋巴结复发率为40.9%,SiewertIII型为42.9%。SiewertII型腹腔淋巴结复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6a2(22.7%)、16b1(18.2%)、9组(7.6%)、16b2(6.1%),其余区域淋巴结复发率低于5.0%,SiewertIII型腹腔淋巴结复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6a2(22.0%)、16b1(14.3%)、9组(12.1%)、16b2(7.7%),其余区域淋巴结复发率低于5.0%,SiewertII与III型患者淋巴结复发率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98~1.000)。
  (3)D0/D1淋巴结清扫术腹腔淋巴结复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6a2(22.6%)、16b1(15.1%)、9组(10.8%)、16b2(6.5%)、16a1(5.4%),其余区域淋巴结复发率低于5.0%。D2淋巴结清扫术的腹腔淋巴结复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6a2(21.9%)、16b1(17.2%)、9组(9.4%)、16b2(7.8%)、16a1(7.8%)。D0/D1与D2淋巴结清扫术各组淋巴结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514~1.000)。
  5总生存期分析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及1、2、3、5生存率分别为32.3个月及96.2%,72.0%,40.8%,13.4%。单因素分析显示OS与N分期、有无脉管瘤栓、术后阳性淋巴结数、有无辅助化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有无脉管瘤栓、N分期及有无辅助化疗是OS独立预后因素(P=0.015,P=0.046,P=0.015)。
  结论:
  1.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最常见的是区域淋巴结的复发,以腹腔淋巴结复发为主,吻合口及残胃复发少见;
  2.有脉管瘤栓的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较高,且术后阳性淋巴结≥2枚及有脉管瘤栓患者腹腔淋巴结复发率较高;
  3.术后阳性淋巴结≥2枚的患者远处转移风险较高;
  4.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部位主要为9组、12组、13组、14组、16组,因此相较于目前NCCN指南勾画标准,建议AEG术后高危淋巴结引流区的照射范围可能应适当缩小;
  5.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常见于淋巴结清扫术野外的区域,与术后病理提示的高危淋巴结转移区不同,照射野设计建议参考术后复发高危区;
  6.N2-3期患者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风险较高,复发位置较低,提示N2-3期患者应注意包括16b1、16b2区淋巴结;
  7.有无脉管瘤栓、N分期及有无辅助化疗是总生存独立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l、研究体内三维(three-dimensional,3D)重构外泌汗腺中明细胞、暗细胞、肌上皮细胞、导管部内层细胞和外层细胞分化时间过程的差异,探讨与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汗腺细胞分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探索体内3D重构外泌汗腺的血管营养和神经支配情况,并与人体外泌汗腺的血管营养、神经支配进行比较;3、通过抑脂质子密度加权MRI序列技术检测体内3D重构外泌汗腺液体分泌功能。  方法:1、将获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会议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