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性缺锌土壤上不同施锌方式对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北方居民的主食,其集中种植区分布在我国的缺锌土壤地带。由于人体不能合成锌,所以只能通过膳食摄取,然而小麦籽粒中的锌含量较低,不能满足人体需求。通过农艺措施,如土施锌肥和叶面喷锌是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快速有效措施。然而,前人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极度缺锌的土壤上,而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的研究不多。因此,在潜在性缺锌的石灰性土壤上,通过土施锌肥和叶面喷锌的大田试验和砂培试验来探讨,这两种农艺措施对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提高效果以及小麦对外源锌吸收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其他文献
狼尾草株型优美,观赏价值极高,是一种新兴观赏草,近年来在国内外应用较多,应用前景广阔。研究狼尾草的繁殖方式,对实际生产起指导作用。本文研究了狼尾草的种子繁殖及分株繁殖两种方式对狼尾草的影响。以多年生的狼尾草所产生的种子为研究对象,探讨狼尾草种子在不同发芽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比较各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出最适合狼尾草种子萌发、生长的条件,指导狼尾草种子生产、繁殖;以多年生狼尾草的母株分
学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荞麦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而发挥这种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是荞麦中的酚类化合物,在荞麦最重要的两个栽培品种,即苦荞和甜荞中,苦荞中的酚含量大大高于甜荞,但人们对甜、苦荞多酚物质的存在形式、组成差异以及加工品在消化中特点等还缺乏了解。为此本文研究了两种荞麦麸、粉中多酚存在形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建立荞麦麸皮多酚物质的高效试验室制备工艺;对甜、苦荞麸皮多酚的含量、
学位
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环境下红茴香和朱砂根的形态和生理响应。遮荫试验设5个处理,相对光强分别为100%(对照)、52%、33%、15%和6%,测定了不同处理及处理时间植物的形态与生理指标,分析了其形态、物质分配和光合特性的可塑性,从而深入了解植物对遮荫环境下的响应和适应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形态变化:各遮荫处理对红茴香和朱砂根苗高和地径无显著影响,但显著促进两种植物叶长和叶宽增长。2.生物量变化:各遮
学位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条锈病是一种气传性大区流行病害,对我国小麦生产危害严重。甘肃陇南地区是中国小麦条锈菌核心越夏区,不仅在每年秋季和翌年春季向我国东部麦区传播大量的菌源,而且,该地区也是我国小麦条锈菌新毒性小种最重要的策源地。越夏区小麦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群体结构影响着病原菌的毒性
学位
小麦野生近缘种属植物中蕴藏着多种栽培品种所不具备的优良基因,野生近缘种属优良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和利用,对丰富小麦育种基础和拓宽遗传改良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是小麦重要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种,具有早熟、矮杆、抗病、抗逆等优良特点。本研究以华山新麦草与普通小麦7182杂交获得的109株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为材料,
学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水分及土壤肥力较低一直限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实现作物高产和高效用水的研究已经成为该地区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研究热点。作物产量不仅与物质的生产有关,还取决于其向籽粒高效运转和分配。因此深入探索小麦物质转运调控机理将为旱地小麦高产栽培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依据。本论文选用小麦品种长武134和长旱5
学位
针对西北地区干旱、土壤瘠薄的生态条件,以增强品种适应环境能力(耐密、耐旱、耐瘠薄、耐病,抗倒伏)和玉米高产高效为目标,开展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利用。2006年从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引进X群种质,在90000株/hm2的高密度下,以单株生产力和出籽率作为定向选择指标,通过不同密度(60000株/ hm2、90000株/hm2、120000株/hm2)的配合力分析筛选优异自交系,通过多环境的组合
学位
本文以主要分布区毛梾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毛梾的形态变异特点,提出了优树选择方法和栽培区划方案,为今后毛梾油料能源林的发展及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在野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毛梾的形态性状地理变异规律,并运用主成分指数法和综合评分法制定了毛梾优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最终根据不同地区毛
学位
关中西部地区是陕西省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之一,夏玉米-冬小麦轮作是这一地区主要的种植方式。近些年来,这一地区与全国其他地方类似,为了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大量施用化肥,农田土壤肥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化肥用量的增长,过量施肥现象,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问题已较为普遍。这不仅造成肥料资源的大量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造成环境的污染,给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在
学位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特别是在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陕、甘、宁、青和新等地区,面食是居民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提高小麦籽粒矿质营养元素品质对黄土高原缺素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夏休闲-小麦为对照,研究了翻压不同豆科作物(绿豆、大豆、秋豆)和不同氮肥水平(0、108、135、162 kg/hm2)对小麦产量和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通过分析豆科作物和小麦不同生长时期0-40cm土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