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合成孕激素在水—土界面的迁移—好氧生物转化耦合机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孕激素引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现象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大量毒理学研究指出,极低浓度水平(ng/L水平)的孕激素可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能力、基因转录、性腺发育和内源激素分泌水平。孕激素广泛用于人类医药、避孕和畜禽生长促进等方面,在市政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地表水甚至地下水中均有检出报道。相较于雌激素和雄激素,孕激素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大多集中在其生态毒理学方面。目前,关于孕激素的环境行为鲜有报道,尤其在农田土壤的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研究了国内农业主产区农田土壤中天然及合成性激素(孕、雌和雄激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选择生物活性较强的孕激素,研究其在农田水-土体系中的吸附-解吸机制以及同步迁移-转化机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采集了国内农业主产区8个省市(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广东省及天津市)的农田土壤(n=430),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土壤中34种性激素(雌、雄和孕激素)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主产区农田土壤中普遍含有4-9种性激素,其中雌酮(78.1%)、雄烯二酮(87.2%)和孕酮(69.1%)的检出率最高;温室土壤和露天土壤性激素的检出率高度正相关(R~2=0.90,p<0.001),说明棚内外性激素来源相似。国内及各个省市农田土壤中雄激素含量占比最大,其次是孕激素和雌激素。但由于各地区的土壤肥力、耕作方式、灌溉方式、施肥频率和气温不同,导致单个性激素的含量占比差异较大。各省市的家禽出栏量(鸡鸭鹅)与性激素平均浓度显著正相关(R~2=0.90,p<0.01),猪的出栏量与孕激素平均浓度显著正相关(R~2=0.76,p<0.05),说明农田土壤中的性激素主要来源于家禽和猪的排泄物。农田中孕激素的含量与各省市女性人口数量显著相关(R~2=0.63,p<0.05),这可能由于女性群体是孕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主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性激素含量显著正相关(R~2=0.21-0.60,p<0.01),表明有机质是造成农田土壤中性激素累积的重要原因。(2)本文选取了七种代表性合成孕激素(依托孕烯、孕二烯酮、甲羟孕酮、甲基炔诺酮、醋酸环丙氯地孕酮、地诺孕素和左炔诺孕酮),研究了其在5种不同性质的农田土壤中的静态吸附-解吸机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所有激素均在10小时内达到吸附平衡。七种合成孕激素的吸附热力学曲线均符合线性吸附模型(R~2=0.98-0.99)。孕激素的线性吸附系数(log Kd)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显著正相关(R~2=0.72-0.86,p<0.05),色谱保留时间与有机碳标准化分配系数(log Koc)显著正相关(R~2=0.52-077,p<0.05),而且Kd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也高度相关(R~2=0.84-0.98,p<0.05),表明疏水性分配作用是孕激素的主要吸附机制。在0.5 mo L/L尿素条件下,孕激素的单点Kd值下降了约3-19%,说明氢键作用是孕激素的吸附机制之一。另外,孕激素的Kd值与土壤孔体积显著正相关(R~2=0.68-0.93,p<0.05),说明孔填充也是孕激素的吸附机制。大部分孕激素吸附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范围为-8.78±0.05至-0.51±0.37,表明其吸附过程是物理吸附,这和研究推测的疏水性分配、氢键作用以及孔填充作用是一致的。孕激素的解吸磁滞因子HIb(0.52-1.35)接近于1,HIa(-1.75至-0.06)小于0,说明孕激素在土壤中不存在明显的解吸磁滞效应,容易发生解吸过程。(3)本文选取孕酮、去氢孕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炔诺酮、醋酸环丙氯地孕酮和炔诺酮,研究了其在模拟土柱中的同步迁移-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孕激素的的Kd与log Kow显著正相关(R~2=0.78,p<0.05),说明极性越强的孕激素吸附能力越弱;孕激素在模拟土柱中的滞留因子R与log Kow显著性正相关(R~2=0.76,p<0.01),说明极性更强的孕激素迁移潜势更大,这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一致。孕酮和去氢孕酮在迁移过程中发生了生物转化作用,经产物鉴定分析可知,孕酮生成了1,4-雄烯二酮、雄烯二酮、睾酮、17β-勃地酮等10种转化产物,去氢孕酮生成了9,11-脱氢黄体酮等10种产物。在同步迁移转化过程的0-22孔体积阶段,孕酮及其产物的滞留因子Rsol与其色谱保留时间显著负相关(R~2=0.88,p<0.01),而在22-108孔体积阶段为显著性正相关(R~2=0.67,p<0.05),表明孕激素及其产物的迁移潜势受转化动力学因素影响(产物的生成速率)。虽然传统理论认为物质的疏水性越强,迁移潜势越弱,但本研究表明,同步迁移-转化条件下,产物的生成速率也是决定激素迁移潜势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木材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由于木材优良物理、力学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人民日常生活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木质材料被大量用于建筑、装修装饰材料中。同时,因木材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极易燃烧,大量应用无疑增强了火灾风险。近几年,氢氧化铝被认为是环保、高效、低毒的阻燃剂,然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氢氧化铝作为填料与纤维或板材混合使用,使得氢氧化铝与纤维之间无
学位
为有效解决木材在应用中的易燃隐患,同时缓解化石原料日益枯竭带来的资源压力,提升材料的安全及环境效益,本研究以生物质原料和氮磷阻燃剂为主体,先后构建热固化生物基阻燃环氧树脂交联体系和光固化水性生物基阻燃不饱和树脂交联体系,并分别在木材表面制备生物基阻燃涂层,表征与分析涂层的固化行为、物理性能、热降解性、阻燃性,并初步揭示相应阻燃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香草醛和六氯环三磷腈为主要原料制备
学位
随着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研究者聚焦到生物质基相变储能材料研究方向,尝试制备得到具有原料环境友好、热学性能良好以及热稳定性优良等特点的定型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故本文以癸酸-肉豆蔻酸-硬脂酸为相变材料,以柚子皮为中间体,采用简单的制备方法得到癸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并对它们主要的热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通过这一方法,实现了主要原材料来源的可再生
学位
随着家禽养殖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模式发展,利用信息监测技术取代传统依靠人工巡视监测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生理特征、行为活动的研究越来越受家禽养殖行业和农业工程研究者的重视。家禽的叫声包含大量的信息,通过挖掘家禽叫声中包含的信息可以了解家禽的部分生理状态和行为活动。为此,本文立足于音频分析技术开展了患禽流感鸡群叫声和鸡群采食叫声识别方法的研究。基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动物养殖房的资源,养殖了两组无特定病
学位
橡胶木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纹理清晰,密度适中,在国外被广泛用作家具材料。竹材是一种生长速度快、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的木质材料,属于第二大森林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两者共同特点是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淀粉、蛋白质等,在潮湿环境下易受霉菌和腐朽菌的侵害,造成霉变和腐朽等问题,这显著降低木竹材及其产品的使用寿命。其次木竹材具有干缩湿涨、易光降解的特性,对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这些缺陷
学位
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缩写为WPC)是以木质纤维与热塑性聚合物为基本原料,偶联剂、润滑剂等为主要助剂,经挤出、模压、注射成型等加工工艺,生产出的型材或板材。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依据,成为如何高效地生产质优价廉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杨木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要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偶联剂,采用熔融挤
学位
油茶果壳木质素含量丰富,并具有独特的物理结构,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材料。本文分别采用H3PO4和KOH为活化剂,化学活化法制备了油茶果壳活性炭,并研究了所制备的油茶果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同时研究了该油茶果壳活性炭的再生性能。在较低的炭化温度下,以NaOH为活化剂制备了具有更高比表面积,更强吸附性能的油茶果壳活性炭。较低的炭化温度可有效降低能耗,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油茶果壳制备活性
学位
随着木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各国对木材出口的限制,硬木资源供不应求,速生材可作为理想替代品,但由于其材质疏松、力学性能差、尺寸不稳定和易燃性,大大限制了速生材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木材单侧表层密实塑合和原位矿化阻燃改性方案。木材单侧表层密实塑合可以提高木材的力学性能,以水性树脂固定压缩变形,形成高硬度免漆表面,并保留木材的调温调湿特性;硼酸锌原位矿化阻燃改性可以实现木材的深度浸渍,具有不吸
学位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型高分子,并且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活性官能团。通过羟基发生化学交联反应或物理作用可构建各种功能型PVA水凝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水凝胶电解质基能源器件、电子皮肤传感器、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等。然而,传统的单网络PVA水凝胶力学性能差,极大限制了PVA水凝胶在上述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利用双交联(Double Crosslinking)策
学位
南方城市河道水体黑臭现象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底泥中的硫化物、亚铁和氨氮等致黑臭物质使水体呈现黑臭现象。通过在底泥中投加硝酸钙原位氧化黑臭污染物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硝酸钙的投加剂量和氧化效果上,对工程应用上硝酸钙在底泥中的具体投加方式和迁移扩散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南方城市河道黑臭底泥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确定硝酸钙最佳投加量的基础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