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基于Kano模型的胃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问卷,了解胃癌术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进行属性分类及优先级排序,为优化胃癌术后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文献分析法:以支持性照护需求理论为依据,分析国内外消化道肿瘤护理、胃癌术后护理相关文献,初步构建胃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问卷。2.半结构访谈法:在专家指导下构建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与胃癌术后患者面对面访谈,并提炼相关主题,补充问卷内容,小组讨论后形成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3.Delphi法:邀请19位长期从事外科护理学、消化道肿瘤及胃癌护理相关工作的高校教师、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和主任医师为函询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胃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问卷。4.问卷编制法:基于Kano模型理论,对胃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问卷中每一项设置正反提问,即“提供该服务/没有提供该服务”,备选包括喜欢-不喜欢5个等级,形成Kano属性问卷,并检验问卷信效度。5.横断面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10位住院的胃癌术后患者,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Kano属性问卷、现有的SCNSSF34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影响因素、需求得分、归类需求为魅力、期望等属性,通过四象限矩阵对需求重要性排序。6.统计方法:数据使用Excel19.0、SPSS21.0软件处理。专家积极性、权威性、一致性采用离散和聚合指数表示。一般资料、需求水平等描述性数据选择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Kano属性归类采用“最大频数法”,运用重要性矩阵进行优化分析。结果1.文献分析法:文献回顾,初步提取出5个维度,50个条目,生理需求12个、信息需求15个、心理需求13个、社会需求7个、日常生活需求3个。2.半结构访谈法:访谈15位患者,采用Colaizzi7步法提取文本主题,补充生理需求4个,信息需求4个,心理需求2个,社会需求2个,日常生活需求3个,汇总后共5个维度,65个条目。3.Delphi法: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0.45%、100%;权威程度系数为0.85、0.88;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维度为0.20、0.21,P<0.05;条目为0.18、0.21,P<0.05。最终问卷调整为5个维度、41个条目。4.问卷编制法:设置正反问题82个,条目效度(I-CVI)为0.83;量表效度(SCVI)为0.995;问卷整体、正向、反向问题Cronbach’sα效度系数分别为0.822、0.741、0.783。5.横断面调查结果:(1)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KPS得分、癌症分期、治疗方式、术后病程在需求上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癌症分期在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SCNS-SF34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胃癌术后患者各维度需求得分为:身体和日常生活需求(18.9±6.89)、心理需求(36.26±9.94)、性需求(3.9±1.96)、患者护理和支持需求(16.79±5.31)、卫生系统和信息需求(37.54±11.55)。患者支持性照护整体存在中度以上的未满足水平,其中信息需求最高。(3)Kano属性分类:魅力需求占19.51%;期望需求占7.32%;必备需求占24.39%;无差异需求占48.76%。21项需求对胃癌术后患者满意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作用,20项需求对满意度变化影响不大,未出现逆向及可疑结果。(4)重要性-满意度分析:基于胃癌术后患者支持性需求优化后,第一象限9个(21.95%),第二象限11个(26.83%),第三象限11个(26.83%),第四象限10个(24.39%)。结论1.胃癌术后患者不同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未满足需求,性别、癌症分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2.护理服务需根据Kano属性及重要性-满意度结果,稳步提供必备性需求,积极回应期望需求,积极开发魅力需求,灵活分配护理资源,重视患者就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