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打”的语义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cap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多意义复杂的单音节动词,动词“打”就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动词“打”的义项高达24个,是所有单音节动词中义项最多的一个。历史上有很多语言学家都曾对单音节动词“打”作过研究分析,最早关于“打”的记载是东汉的王延寿著的《梦赋》:“撞纵目,打三颜”,而关于“打”的研究最早的是宋代的欧阳修的《归田录》,随后还有宋代刘昌诗的《卢浦游记》等,如此之多的关于动词“打”的研究,正是基于它的特殊性。本文在追寻着前辈语言学家的脚步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我国在全球开展的汉语国际推广,针对单音节动词“打”进行分析探讨。文章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选题的价值及意义;历来关于动词“打”的研究论述;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就“打”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分析论证。第三章针对动词“打”的语义历时的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尝试归结出动词“打”的语义是怎么从本意(用手或者器具击打某物)一步一步的演化为一个义项多达24个构词能力特别强的单音节动词的。随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打”进行语义整理。第四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打”的语义进行探讨分析。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针对单音节动词“打”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不仅从外在的方面分析动词“打”的语言形式,还要从动词“打”的内在的文化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五章结合首先针对动词“打”的偏误进行分析,以得出二语学习者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随后结合以上针对动词“打”的分析,提出针对单音节动词“打”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总体的概括本文要讲清和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能够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更好的教授单音节动词“打”的方法,让他们不仅掌握了动词“打”的外在语言形式还掌握了浩瀚的中国文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汉语这个目的语。
其他文献
此设计基于传统脱粒机的结构,主要分析及设计玉米脱粒机的机械结构,电动机的选择。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针对农业发展的需要,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玉米脱
计算机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全面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实现最成功的社会交际,人们已经不再将对语篇的研究限制在文本这一单一的模态,因此自20
语气词在汉俄语的日常口语中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语言学的研究渐渐深入,对于语气词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本文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方法,从汉俄语气词的定义和分类
对于集约化养猪生产来说,猪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猪打架常导致受伤,从而导致残猪、病猪出现,严重者还会导致猪发生死亡,影响经济效益。引起猪打架的原因很多,现主要从饲养管理
<正>经营水产的人员长期期待鱼介类被捕捉到后仍可按当时鲜度送到消费者手里。现在,一般对水产物都采用直接吹风(冰点以下的冷风)冻结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冻结的时间长,
在戊戌变法史这一研究领域,从来不乏批判性观点,但在批判性反思之后,发掘新史料(特别是康、梁一派以外的材料)、重建新史实者,洵不易觏。茅海建新著《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
议论文是当下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但结构不清晰、逻辑不严谨是该文体写作的主要弊端。议论文以阐述事理为主,结构安排方式尽管不尽相同,但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规论证结构是很有
背景:已有大量的临床和体外实验研究表明,低温热解各向同性碳具有优良的生物学性能,但作为人工关节假体涂层,置入髋关节内的研究还鲜见报道,其在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中的生
<正>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在当时是用来装饰墓室和祠堂的材料,多见于墓内四壁、门楣、门扉、藻井、梁柱上。据史料记载,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发展至东汉时期最为鼎盛,是我国
隐喻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语言现象,是提高语言修辞效果的一种手段。隐喻是一种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隐喻让我们系统思考许多概念和行为。隐喻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