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在华经营五十年研究(1864-1914)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nx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全球化在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像一场大考,考验了各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引发人们对于银行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如何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在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前提下,明显地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言,这一问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也是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重大事件。其次,解决这一问题,是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的客观要求。商业银行是国内金融机构的主体,在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增长和金融业稳定发展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保护和扶植中国商业银行,使其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与中国的长期利益高度一致。因此,应当从商业银行内部出发,学习和借鉴其他银行的先进经验,切实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才能应对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从而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  汇丰银行便是一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绩优银行,尤其是在1864-1914年这段时间里,它先后经历了创业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将其经营特色和成就无所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这五十年构成了汇丰银行经营历史中最有特色、最为辉煌的篇章。  首先,汇丰银行在这五十年里实现了华丽的转型。创立之初,汇丰立足于贸易汇兑,敏锐地抓住各国对华商品输出所产生的汇兑需求,围绕中国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分支,并凭借英国对华贸易之优势,顺利起步。准确的定位,使汇丰银行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逐渐确立了其在外汇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扎稳脚跟之后,汇丰银行随即将手伸向了贷款业务。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因筹措战争军费和战败赔款,大量举借外债,汇丰银行便趁势出击,大肆向清政府提供贷款,其贷款业务因此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与汇兑业务并驾齐驱,综合经营的雏形羽翼渐丰,并因此一举确立该行在中国银行业中的领袖地位。但汇丰银行并未满足,而是马不停蹄地拓展了存款业务,尤其是以“一角钱储蓄”吸收小额存款的做法,不仅为它赢得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使其建立了平衡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了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从而免受世界金银比价波动之苦。由此可见,汇丰银行以在华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地创新产品和业务,大力推动经营转型,最终赢得了生机与活力。那么,汇丰能够准确抓住在华需求的秘密是什么呢?其创新的动力又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在汇丰银行长期坚持的本土化战略中找到答案。  其次,汇丰银行在这五十年里实现了巨大的超越。华丽的转型使汇丰走上了一条综合经营的道路,其资金和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并在业务和资产规模等方面一举超过了其他老牌外汇银行,如丽如、汇隆、呵加喇、有利等。麦加利银行虽奋力追赶,只因转型稍慢一步,也被汇丰甩在身后,新兴国家的银行(如俄国华俄道胜、日本横滨正金)更是无力撼动汇丰的领袖地位。至1914年,与创立之初相比,其实收资本增加了6倍,资本收益率高达39%,存款及发钞增加了105倍,资产总额增加了32倍,其中贴现及贷款增加了45倍,发展之迅速、成绩之卓著令人惊叹。  由此可见,高度的本土化和灵活的多元化,使汇丰银行能够始终迎合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当然也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汇丰银行经营的历史研究,将为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转型,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提供良好的素材。  本文立足于梳理汇丰银行在1864-1914年这五十年的经营历史,综合研究其经营的内外环境,总结归纳其经营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发掘其经营方面的特色,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能力、促进国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首先回顾了汇丰银行筹建时的背景、过程,这部分侧重于外部环境分析。然后描述和分析了汇丰银行的在华经营体制,这部分侧重于内部环境分析。在完成上面两个步骤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汇丰银行(1864-1914年)在每个时期的业务重点、经营状况、发展原因以及相应的机制、策略等。最后归纳出汇丰银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提炼出其核心经营理念、原则和方法。为此,全文的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本章将对全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对象与目标、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等进行具体说明。  第二章,汇丰银行在华设立以及早期经营的外部环境。这一时期的汇丰银行主要受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和对华商品输出的影响。对这一时期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该行以贸易汇兑起家的外部原因,而且能够对其内部原因,即围绕中国需求所形成的本土化经营特点形成初步认识。此外,本章还将对汇丰五十年的经营业绩做概括性归纳,以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第三章,汇丰银行在华的经营体制。为了谋求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满足眼前贸易汇兑业务的需要,汇丰不仅在总行选址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考虑,而且在增资扩股、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方面等进行了细致的安排。这些安排既体现了汇丰银行的本土化思想,也反映了其在经营方面的一些特点,比如国际化的股东背景、分散的股权结构、集权的董事院、谨慎的分支布局、并行的管理模式等,这些将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汇丰银行的对华汇兑业务。正如前面两章反映得那样,贸易汇兑是汇丰银行最初的主要业务,因此本章将对这一业务进行重点分析。具体内容涉及该业务的发展状况、变化特点、原因及影响。其中汇丰银行在开展这项业务时的经营思想、方法和原则是本章研究的重心。除此之外,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为了使内容更加完善,本章还将介绍该行的其他汇兑业务,如华侨汇款、金银交易等。  第五章,汇丰银行的对华贷款业务。如果说贸易汇兑使汇丰银行在中国得以立足,那么政治贷款则是汇丰银行经营规模迅速膨胀的主要原因。秉着在中国“开展一切有利可图的业务”之原则,汇丰银行灵活地抓住了清政府的借款需求,大肆开展对华政治贷款业务,并从中获取暴利,从而客观促使它由经营贸易汇兑的单一银行,蜕变成同时涉足国际和国内两大业务的综合性银行。这次变化反映了汇丰银行的经营转型,帮助该行确立了在外资银行中的领先地位,因此本章将重点研究这次经营转型的状况、原因及影响。除此之外,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为了使内容更加完善,本章还将介绍该行的其他资产业务,如铁路贷款、企业贷款、股票投机和房地产投资等。  第六章,汇丰银行的在华存款和发钞业务。汇丰银行历来重视在华的存款和发钞业务,把这两项业务的增长看做其在华信誉提升的重要指标。但是直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该行的这两项业务才出现巨量增长,不仅及时地为汇丰银行补充了发展资金,而且使其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和均衡化。这次变化可以被视为汇丰银行经营历史上的再次调整,因此本章将重点研究这两项业务的发展情况、变化特点、原因及影响。  第七章,汇丰银行应对风险的三次案例。任何一家机构在经营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汇丰银行也不例外。风险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它不仅能造成经营的损失,而且还能带来发展的机遇,能否将不利变为有利、把握机遇和化减损失则是考验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准。在1864-1914年的这段时间里,汇丰银行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经营风险,但每次都被其转化成了改革和发展的机遇,比如1874年的危机,加速了汇丰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其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又如世界银价波动,动摇了丽如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统治,为汇丰银行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章将把这三次危机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并重点研究汇丰银行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章将总结汇丰银行五十年发展史中的经营理念、特点、原则和方式,并为中国银行业经营以及金融业开放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从全球的角度,综合地考察了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外部环境。第二,从整体出发,动态地研究了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发展路径。第三,从个案入手,突出地体现了汇丰银行在华经营的思想、特点、原则和方法。  汇丰银行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首先,它坚持了本土化经营的核心理念。其次,它的经营体现了坚守信用、重视创新和防范风险的特点。再次,它在经营中一直秉持以下原则:“以有利于中国贸易为原则设置分支”,“以有利可图为原则开展业务”,“以均衡性、广泛性、代表性为原则筹措资金”,“以预防风险为原则强化信贷管理”。最后,汇丰特设了监察委员会,以强化分支监管;实行了双层管理体制,以保证监督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  理论研究应当以服务现实为目的,本文的成果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以及金融业的开放产生如下启示:首先,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而言:(1)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领袖银行的核心灵魂;(2)推进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重要方法;(3)任人唯贤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4)重视风险管理是保障商业银行安全的生命线;(5)满足客户需求是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不竭动力;(6)实施本土化战略是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取胜之道;(7)加强海外分支监管是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必修课;(8)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重要保障。其次,对于中国金融开放来说:(1)掌握主动权是金融市场开放的根本前提;(2)推动金融开放是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3)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年报新规  以严格信息披露为基础、加强投资者保护的监管导向日渐明晰。年报披露新准则2013年正式实施,这或将成为市场环境完善的催化剂,投资者的政策新红利,以及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高效的推动力。  中国资本市场诞生20多年,仍处于幼年期,存在各种不足。这些问题在经济和市场繁荣时期,解决的迫切性不高。在经济低谷时段,容易成为矛盾焦点。市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市场化发行制度和政府干预,二
为防止新鲜风流通过下隅角进入采空区和瓦斯在上隅角集聚,对工作面流场进行理论分析验证在上下端头采用充气气垛进行封闭的可行性,详细论述了丁集矿1222(1)工作面实施过程,通
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贸易国及第二大进口贸易国。然而,中国的主权货币人民币却没有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地位,人民币还不是世界货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简要论述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伪定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设备进行研究和改进,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针对平面薄板的实际结构工程有限元分析,通常采用civil、ansys等软件进行分析,为使分析更加精细化,可以采用ansys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来分析平面薄板结构应力应变问题,而针对
当前住宅问题成为关乎国民生计的首要问题,住宅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住宅质量良莠不齐,发生损失后消费者常常索赔无门的情况,我国引
水文系统的最基层的机构是水文测站.在当今的防洪灾害中,水文测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防止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水文测站受水工程影响提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对技术进步的推动。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保证中国经济在速度换挡中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的蚕食,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人口红利消退—劳动价格上涨—资本替代劳动”的倒逼机制。依靠低劳动成本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分别研究了金融深化与
该文围绕"如何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中国未来人口与经济状况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对国际上现行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比较研究,并联系中国
自2000年以来,网络化、 信息化在全球蔓延开来,正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各大院校的图书馆也随之建立了各自院校的网络系统,也就是网络图书馆.但是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