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聚碳酸酯自修复形状记忆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niao1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难以察觉的裂纹损伤,导致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并会产生隐患。本征型自修复材料能利用结构中的动态交联键实现自修复。因可实现受损后的多次修复,该类型的修复材料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聚合物的自修复主要依赖分子水平的物理或化学作用以及两者共同的作用来实现。在聚合单体中引入特别的功能基团(如巯基、氨基、羧基等)可以为材料提供动态的化学交联键,使聚合物具有自修复性能,但通常此类反应存在反应条件苛刻,产物质量不稳定且常需要外界的高温或光、磁辐射来实现自修复的缺点。此外,内部具有交联网点/结点和可逆的分子转换片段的聚合物常具有形状记忆性能。脂肪族聚碳酸酯是性能优异的生物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该类聚合物如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通常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室温下呈现出柔性和一定的弹性特性。由于合成此类聚碳酸酯的环碳酸酯单体具有可功能化及能与多种单体共聚的优点,使得利用其功能化的单体合成具有多种功能的聚合物材料成为可能。本文第二章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作用下,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113)为引发链段引发功能化三亚甲基碳酸酯5-甲基-5-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MBC)与D,L-丙交酯(DLLA)本体熔融开环聚合。通过控制两种单体的投料比等条件,制备了一系列m PEG113-b-P(MBC-DLLA)n聚碳酸酯弹性体。通过红外光谱确定弹性体符合分子设计,且在红外谱图中发现了氢键吸收峰。弹性体在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的只溶胀不溶解,在平板硫化仪模具中200 oC下长时间加热未融化现象表明合成的弹性体具有稳定的交联结构。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测试研究了弹性体的热性能。其中,弹性体的TGA曲线上只观察到一个热分解区间,DSC曲线上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这表明合成的弹性体为无定型聚合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弹性体截面形貌观测表明弹性体具有较规整均匀的结构,没有出现缺陷、气泡、相分离等现象。小角X衍射衍射实验(SAXS)未发现材料存在明显的相分离导致的衍射峰,这表明聚合单体在聚合时进行了无规共聚。单轴拉伸实验表明DLLA组分的引入导致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了1443%。此外,弹性体的划伤在室温下2.5 h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研究发现MBC组分在提高弹性体的凝胶分数、力学强度和形状记忆性能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三章,在保持共聚物分子设计中MBC单体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向材料中引入不同单体比例的DLLA与TMC的成分,在第二章选定的合成条件下制备了一批m PEG113-b-P(MBC-(DLLA-TMC))n弹性体。溶胀实验表明弹性体具有较高的凝胶分数。DSC测试表明合成的弹性体为无定型聚合物。TGA测试表明TMC组分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SEM测试表明弹性体具有较规整的内部结构。形状记忆实验表明在引入TMC组分后弹性体的形状记忆性能得到大大提升,可在12 s内恢复至原始形状。自修复测试表明,在室温下修复4 h可使得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恢复67.3%。经研究聚合物分子链间是通过氢键、π-π堆积、及较大分子链间相互缠绕形成了一种交联结构的弹性体。本节研究表明可通过调整共聚单体的组成与比例调控合成的弹性体的性能,为制备多功能生物医用材料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人工富硒甘薯为原料,探究了影响富硒甘薯多糖得率的单因素实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工艺提取超声硒多糖(USe P)、水提硒多糖(WSe P)、水提多糖(WP)和超声多糖(UP)的结构差异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大小。基于传统热水提取方法结合超声法进行提取,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多糖得率优化,最终富硒甘薯多糖得率为3.02%。超声辅助提取和热水提取得到的超声硒多糖(USe P)、水提硒多糖(WSe P)、水提
学位
随着近年国际形势紧张,海上军事力量显得尤为重要,舰船因其具有强大的打击能力且不易被发现在军事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快速准确的发现舰船目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舰船航行时会对海面温度和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的尾迹目标不易隐藏、持续时间长且可间接暴露潜艇航行信息,所以对舰船尾迹的模拟仿真和检测识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根据舰船热尾流的浮升特性和Kelvin尾迹模型
学位
近年来,具有寿命长、效率高、材料制备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和分子设计灵活等优点的纯有机室温磷光(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RTP)材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延长有机磷光材料的磷光寿命和/或提高磷光量子产率,采用主-客体掺杂策略的有机-有机和有机-聚合物RTP材料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论文选择1,8-萘酰亚胺(1,8-Naphthalimide,NI)作为
学位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已成为工业应用中新型溶剂、电解质的重要候选者。ILs作为新型溶剂的主要缺点是其粘度较高,将ILs和极性相近的乙醇混合可以显著降低粘度。ILs/乙醇混合物已在催化反应、有机合成等领域显示出不同于传统溶剂的优良特性。当ILs电解质应用于超级电容器时,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和优良化学特性的新型电极材料,使ILs/石墨烯成
学位
面对当前环境压力,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针对当前清洁能源发电的需求,自主设计适合IGCC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微混单喷嘴,依托微混燃烧技术以等体积比的CO和H2为燃料,利用Williams简化机理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通过研究不同的喷嘴结构在喷嘴出口处的掺混特性和掺混距离,对喷嘴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适合热态实验的喷嘴结构。随后展开热态计算,通过分析单喷嘴热态的温度和组分分布,定性和定
学位
相变储能作为一种潜热储存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储热/供热温度恒定、循环利用等明显优势,在能量的吸收、存储和释放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成本低廉、腐蚀性小和性能稳定的有机-固液相变材料(SLPCMs)成为近年来使用最广泛的潜热储存材料。然而,SLPCMs在相变过程中形状不稳定,容易泄漏,限制了其在能量储存中的实际应用。为了克服这一关键问题,需要为相变材料构筑一定的支撑结构。多孔氧化铝陶瓷作
学位
造纸废渣是再生纸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对造纸废渣的处理方式主要为焚烧,虽然工艺简单有效,但是伴随燃烧会产生烟尘、二噁英等有害物质,且会影响系统运行经济性。近年来,环保部门已开始逐步限制新建造纸废渣焚烧项目,造纸行业要求探索更环保、附加值更高的造纸废渣处理技术,努力实现其资源化利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水蒸气气化工艺处理造纸废渣。首先,使用管式炉试验台对气化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
学位
目前,全球温室效应严峻,各国已形成碳中和的共识,中国也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本文综合现有的氨法捕碳与废弃物稻壳利用的技术优势,基于新型氨法捕碳过程产物NH4HCO3的综合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稻壳的快速消纳制备出高值化炭-硅产品。利用稻壳制备稻壳源生物炭材料,并结合材料的理化结构分析揭示稻壳源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溶硅和活化机理;根据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实验考察该技术路线制备纳米白炭黑的可行性,并在反
学位
迄今,细菌感染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抗菌药物迫在眉睫。与传统抗生素不同,纳米酶有良好的膜通透性和生物相容性,不太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基于其丰富的表面金属原子比,几种贵金属基纳米酶(如金、银、铂和钯)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生物传感、癌症检测或治疗、神经保护、去除污染物和抗菌剂中。其中,钯纳米粒子(Pd-NPs)
学位
随着多喷嘴冲击式水轮机向高水头、大容量与大比转速方向发展,新型材料的使用导致水轮机刚度降低,由高速射流与旋转诱发的结构振动与共振、水斗表面损坏和水斗整体断裂失效十分常见,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对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学分析与模态分析上,针对瞬态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相对极少,且研究手段多为模型试验,因此如何在设计阶段根据机组实际运行工况有效预测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提高机组的运行稳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