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twytp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评价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并择期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68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即刻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冲击量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硫酸氯吡格雷300mg,此后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1次/日),氯吡格雷75mg(1次/日),于服药后3-10天行PCI术。   于入院即刻、PCI术后24小时,分别化验血小板聚集率。入院测得血小板聚集率为基线值,PCI术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与基线值比较,依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标准分为无反应组(阿司匹林抵抗和/或氯吡格雷抵抗者)和有反应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敏感者)。   血小板聚集试验:   方法:比浊法:仪器:上海通用机电技术研究所,型号:YXN-91智能血液凝集仪;诱导剂采用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和1mmol/L花生四烯酸(AA);抗凝剂采用3.2%的柠檬酸钠,抽血量与抗凝剂应为9:1;富血小板血浆取出:离心机速度800转/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贫血小板血浆取出:离心机速度3000转/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判定标准:   阿司匹林抵抗:   (1)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功能及不能抑制血栓烷合成者,即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2)临床上使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仍再发血栓事件。两者之一为阿司匹林抵抗。   氯吡格雷抵抗:   以基线水平与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的绝对差值≤10%。   分析ACS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产生的影响因素,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   影响因素: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合并用药: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他汀类调脂药;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临床病情严重程度:(1)ACS危险分层:低危、中危及高危(根据2002年ACC/AHA指南对ACS行危险分层);(2)冠脉病变: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3)植入支架数目:1枚、2枚以上。所有支架均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和亚急性血栓、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出血以及死亡等不良事件。   结果:(1)根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标准分为有反应组51例,占75%,无反应组17例,占25%;   (2)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中体重指数无反应组高于有反应组(31.3±3.7 kg/㎡对24.3±2.2k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5);   (3) ACS危险程度影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效的反应:无反应组ACS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高于有反应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6),表明危险程度越高、病情越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减弱   (4)无反应组PCI术一次性植入2枚及2枚以上支架的比例明显高于有反应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3):   (5)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合并用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造影结果病变数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68例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无反应组有3例(17.5%)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2例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经造影证实,且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例行再次PCI术,血管远端仍无血流,死于心源性休克;另1例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成功救治,恢复期复查造影示支架无狭窄及血栓影,血管远端血流正常(TIMI3级);第3例术后1月患脑梗塞;无出血并发症。有反应组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体重指数、ACS危险程度、PCI术中冠脉病变弥漫一次性植入了多枚支架可能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影响因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术后6月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增加。
其他文献
时昭红教授运用“平调寒热”法调畅中焦气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经验.时教授认为,功能性胃肠病属中医的脾胃病范畴,其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素体脾胃虚弱等,本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具有极强顽固性、高致残率的特点,近现代医家多整体以“风湿热痰瘀”为理论论述该病,然,施杞教授以其几十余载中医思维诊治RA的立论非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是一种慢性、对称性、远端多神经病变,其主要表现为手足欠温,肢体麻木、疼痛,手套样感,蚁行感,间歇性跛行,肢端溃疡等,严
络病学说隶属于经络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汉代,鼎盛于清代.一直以来,络病学说对我国历代医家的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在临床疾病中的广
目的:银屑病(psoraisis)主要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炎症细胞聚集和真皮乳头血管扩张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认为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笔者基于明代医家方约治崩之“塞流、澄源、复旧”法,结合其病机,认为可将ANVUGIB分为“急性出血期”、“急性出
练功疗法又叫功能锻炼,古称“导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主要治疗方法 之一,它是通过肢体运动的方法 来防治某些损伤性疾病,促进肢体功能加速恢复的一种外治法.然而导引一词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疾病.张仕年主任运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丰富,他认为“骨盆不正”是致病关键,经络不通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治疗以“骨盆牵正”手法为主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特点是手术后容易复发,部分病例复发后,其肿瘤的浸润、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有恶化的趋势。细胞凋亡受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e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理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数量减少所引发的,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异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