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尾孢菌素的仿生光降解污染物和光抑制致病菌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医药废水排入水体中,并导致大量耐药菌的形成,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为解决水体中的药物及致病菌污染,开发多功能的降解技术,实现多种药物及致病菌的高效、快速去除迫在眉睫。光催化降解技术以其低能耗与高效率的优点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策略。光催化降解技术的核心是光催化剂,因此开发光催化活性高、光稳定性好且具有多功能性的光催化剂是目前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研究重点。尾孢菌素(Cercosporin,CP)作为一种苝醌类天然产物,具有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从而破坏植物细胞的功能,为此,本论文仿生利用CP天然的光敏性,以构建多功能复合光催化剂为策略,以聚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methyl acrylate,PMMA)为负载材料,在温和条件下仿生制备了新型多功能复合光催化剂CP/PMMA,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水中多种药物和致病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的光降解,展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稳定性、多功能性以及工业可行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CP的天然光敏性,实现了新型复合型光催化剂CP/PMMA的仿生制备。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培养尾孢菌Cercospora sp.JNU001,实现了 CP的大量制备。以CP为有机光催化剂和PMMA负载材料为载体,利用PMMA孔径大、比表面积大和吸附能力强的优点,在温和条件下构建复合光催化体系CP/PMMA,以实现对CP光催化活性、光稳定性、可回收性及多功能性的提升。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倒置荧光显微镜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化学状态、分子结构、化学键、官能团及荧光特性等进行研究,确认了复合光催化剂CP/PMMA的成功制备。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气体吸附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电化学阻抗谱及瞬态光电流响应等方法对其形貌、光物理及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光吸收能力、光子利用率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及迁移效率,表明复合光催化剂CP/PMMA的光催化活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具有在可见光下实现水中污染物降解的潜力。2.利用复合光催化剂的多功能光降解活性,实现了多种药物的快速与高效降解。以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为模式抗生素,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稳定性及可回收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复合光催化剂CP/PMMA中CP负载率、光催化剂的添加量、CIP初始浓度、反应溶液初始pH值、光源以及光源强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光降解条件,发现在15 W荧光灯下照射3 h,可基本实现对CIP的完全去除。接着对CIP光降解反应进行放大实验,研究其工业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以太阳光为光源进行照射,在1 h内可实现500 mL反应体系中99%CIP的去除,显示其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从光催化剂三次循环重复使用效率、溶液中CP泄漏情况及循环后光催化剂结构表征等三方面对复合光催化剂CP/PMMA的稳定性及可回收性进行研究,确认了复合光催化剂良好的可循环性。以司帕沙星、甲氧苄啶、恩诺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磷酸氯喹和加替沙星等多种药物为降解对象,利用对降解底物多样性及混合药物降解活性的研究,确认了复合光催化剂CP/PMMA的多功能性。结合检测中间产物及活性物种,对复合光催化剂CP/PMMA光降解CIP的降解途径和降解机制进行研究。根据对降解中间体的检测及结构确认,推测了 CIP光降解的路径;结合捕捉实验及电子自旋共振对光活性物种进行研究,确认了 h+、·O2-和1O2在光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并解析了复合光催化剂CP/PMMA光降解CIP的机理。3.利用复合光催化剂的光抑菌活性,实现了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效去除。以S.aureus为模式菌体,对复合光催化剂CP/PMMA-4的光抑菌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光催化剂添加量及光照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确认了复合光催化剂CP/PMMA-4对S.aureus光抑菌实验的最佳条件,发现添加5 mg复合光催化剂,以15 W的荧光灯为光源照射30min,即可实现S.aureus的完全去除。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及1O2生成能力的检测,对CP和CP/PMMA-4的抑菌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CP对S.aureus的抑制效果包括细胞毒性和光催化两种机制。CP不仅能够通过直接渗透作用进入到S.aureus的细胞内显示出细胞毒性,还能够在光照条件下产生ROS对S.aureus产生光抑制活性。相较于CP,CP/PMMA-4由于粒径的增大而不能进入到S.aureus胞内,其细胞毒性降低,主要通过光催化机制实现抑菌活性。在光照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CP/PMMA-4产生ROS,破坏S.aureus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并进一步破坏胞内的蛋白质、RNA与DNA等,最终导致S.aureus的死亡。
其他文献
复杂网络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特征,由于其节点的动力学特性与耦合所传递的相互影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模型建立。同步作为复杂网络重要的集群行为,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无法自行通过耦合实现趋同行为的网络模型,控制输入被用以帮助实现同步,其中脉冲控制律因其高效性颇受瞩目。在此基础上,牵制脉冲策略与分布式策略通过减少节点控制数量与所需状态信息实现控制成本的降低。而在复杂网络同步课
学位
近年来,群决策在现代政府、管理、科技、军事等决策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偏好信息集结是多属性群决策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高效的偏好信息集结方法使群体意见最优,使群决策的结果更加科学有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偏好信息集结面临着新的技术与应用问题,例如偏好信息的异构性、决策目标的多重性、决策环境复杂多变等问题,使得现有的大多数偏好信息集结方法难以有效地对群
学位
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深度学习模型的确定比较困难,而且需要消耗较多的计算资源。另外,当样本量较少或同类样本的差异较大时,深度学习的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协同表示和字典学习方法在图像分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采集图像时环境的特殊性,图像分类领域仍然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如何有效提取原始样本的判别特征的问题、提升
学位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联合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患者各46例。两组患者均先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波长1 540 nm,频率0.5~1.0 Hz,脉宽10~15 ms,能量密度40~60 mJ/cm~2,光斑重叠率20%~50%。激光治疗后对照组外敷生理盐水面
期刊
脱氮效果不理想是低C/N比废水处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养反硝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生物脱氮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铁型反硝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廉价易得、反应产物无毒害作用等优点,倍受学者们的青睐,然而,还原态铁(Fe~0/Fe2+)易团聚和氧化,是成功实现铁型反硝化过程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绿色合成法制备负载型NZVI复合填料,研究并优化其处理低C/N比废水时的脱氮效
学位
生物炭广泛存在于水土环境中,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生物炭进入到水土环境后,由于生物或化学老化作用容易发生破碎化,甚至可能形成纳米尺寸的生物炭颗粒即纳米生物炭(nano-BC)。相比于大颗粒生物炭(bulk-BC),nano-BC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能够扩散至根际环境并附着在根表面,形成一个重要的根-生物炭-土界面,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然而关于nano-BC对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机制
学位
人工纳米材料(engineered nanomaterials,ENMs)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是环境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诸多研究已表明,ENMs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具有“低促高抑”的生物效应,这就为确保农业环境健康提供了可能。近期,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多篇关于ENMs在农业生态系统与作物相互作用的评论性文
学位
联合国报告预测,2050年全世界人口数量将接近98亿。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压力。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提高粮食产量往往需要施用大量化肥、农药。然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产生巨大负面影响。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些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在提高营养元素生物有效性、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品质、增强植物抗性等方面有良好表现。蚯蚓是
学位
中国传统固态酿造食醋采用未经灭菌的原料,在开放式多菌种混合体系中进行生产。镇江香醋生产过程大体包括淀粉质原料的糖化(SS)和酒精发酵(AF)、固态醋酸发酵(AAF)和厌氧封醅陈酿(SF)等4个主要步骤。其中,采用7天左右的成熟醋醅作为种醅启动下一轮醋酸发酵的“套醪接种”工艺,有利于醋酸酿造过程和食醋产品的批次稳定性。系统解析镇江香醋酿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鉴定其中的关键功能
学位
中国白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丰富复杂的风味物质赋予其独具魅力的香气及丰厚的味觉和口感体验。其中,刺激感是影响白酒感官质量的重要口感特征,也是影响白酒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白酒刺激感特征的表征及其风味化学本质的解析是实现白酒口感品质调控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白酒产品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白酒刺激感的研究几乎空白,构成白酒刺激感的化学本质尚不清晰。本研究应用食品感官科学对白酒刺激感的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