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家园中的村民集体行动分析——以SG市QJ区三个受灾农村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了特大洪灾之后,受灾村庄的村民们开始了重建家园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一些公共问题上,有些村的村民找到了解决办法,采取了有效合作的集体行动,使得事情顺利完成;而有些村的村民则由于没有找到合作办法,处于分散状态,导致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基于对这些差异的思考,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在传统道德规范缺失、学界普遍认为农民合作难的情境下,一些村的村民为何还能够合作起来?其合作机制是什么?不同的合作成功案例背后是否具备相同的条件?  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为受灾后开展家园重建工作的三个村庄,它们各自都发生过有关村民集体行动的故事,其中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把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试图向读者揭示出其中的差异和原因。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在分析了各种解决当前我国农民集体行动困境的途径之后,笔者把思考方向定位于: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民的集体行动困境是否只能依托传统宗族文化的恢复和维系?换句话说,在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的例子中,有没有成功出现过类似于奥斯特洛姆的自主治理模式呢?如果有,则我们是否可以用这种更为进步的思路去寻求当前以及将来我国村民集体行动的合作机制呢?  接着,本文分别对三个村庄的村民集体行动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发现在村民合作成功的案例中具备了自主治理模式的某些特征。这些村民所遵循的不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村社准则,而是以人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经历为基础、具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规定的现代社区准则。而在村民合作失败的案例中,群体内既缺乏传统村社准则,又缺乏现代社区准则。  最后,笔者从村民合作成功的例子中获得启发,尝试着把成功的经验运用于其他合作失败的场景中。并得出结论:单个农民的行动逻辑变了,集体的行动逻辑也应跟着转变。在利益原则日渐成为人与人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维系和恢复传统宗族文化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把一些道德规范转化为利益规定以促成集体合作,是农民们顺应社会发展而实现的自我调节。农民并不缺乏智慧和创造力,如果给予他们改变和试错的机会,他们会有很强的动机去尽可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案;因此应该对村民自主设计和实施规则的过程给予支持和鼓励。
其他文献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束,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各国内外环境带来巨大变化。与此有关,蒙古国对政治、经济及外交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1990年开始
在中华民族百年奥运圆梦之年,迎来了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旅集团)成立10周年。首旅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监管的大型现代旅游服务企业,1998年2月28日成立。10年来,集
该文从印巴发展核武器的由来入手,通过对其背景、动因的分析,揭示核时代条件下的世界安全结构和安全环境,进而说明印巴核试验对世界安全的影响,并对该问题的将来发展作了一些
伴随着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业主委员会、住宅社区等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房产证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目前城市普通市民最重要的私产之一,房屋也是大多数普通百姓一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你真漂亮!你的衣服真好看……诸如此类的善意的谎言当然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一些恶意谎言也在滋生蔓延,他们往往打破诚信规则,掩盖事实
本篇论文是以《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效应与启示》为题,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效应为研究对象,并从对斯大林模式的历史效应的挖掘中找到斯大林模式之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
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经历风风雨雨,如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和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大量资料文献的阅读和整理,首先深入剖析了形象、国家形象、大国形象的概念与含义,综合分析了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形象,以及国家形象与大
平行外交是指由次国家政府、地区、地方或非中央政府自行对外展开国家关系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促进自身利益。其特性是伴随着全球化的整体进展而显现的。本论文旨在试图引入平行
勿庸置疑,随着经济的超加速发展,能源的价值稀缺性正在日益强烈的彰显,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能源大国而言,能源外交的权重意义自是日益深刻。同时,俄罗斯民族又是一个心理能量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