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反射型编码超表面调控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heng0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赫兹波具有穿透性强、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等独特性质,在生物医学、天文观测、无线通信和成像系统等诸多研究和应用中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随着太赫兹技术发展,快速、高效的太赫兹调控器件需求越来越迫切。超表面克服了超材料存在的体积过大、损耗过多等缺点,在电磁波调控上表现出巨大潜力。自编码超材料概念提出后,编码超表面应运而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编码超表面不仅在控制电磁波上拥有出色的表现,而且随着编码超材料的发展,各种太赫兹编码超表面理论被提出,可以实现波束控制、低雷达散射截面等功能。
  传统反射型编码超表面一般由金属-介质组成,其功能由单元结构在超表面中的编码序列决定,一旦编码序列确定,相应功能就会固定不可改变。这种编码超表面具有不可调谐性,功能唯一,不能实现动态调控。因此,可调谐编码超表面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调谐超表面在传统反射型编码超表面基础上,引入一些功能材料,通过改变功能材料特性,实现不同的功能。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设计了三种传统反射型编码超表面,不仅省去实现多比特编码超表面时单元结构的复杂设计和优化过程,同时利用Pancharanam-Berry相位理论,简化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及优化过程,提高了设计效率,实现了对不同入射方式下对太赫兹波波束控制以及在不同入射角下降低目标RCS的性能;二是设计了三种可调谐反射型超表面,在传统反射型超表面基础上,通过在单元结构中引入一些二氧化钒、液晶功能材料,利用外界条件激发,改变功能材料特性,使原本具有唯一功能的编码超表面具有功能可调性,实现对太赫兹波不同控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提出了“S”形结构太赫兹反射型编码超表面。通过对“S”形不同周期编码序列的排布方式,实现对太赫兹波反射波2束和4束灵活调控,并利用随机编码序列设计太赫兹随机编码超表面,与等尺寸裸金属板相比,该结构太赫兹编码超表面在0.9THz~1.4THz和1.65THz~1.9THz范围内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缩减值均位于-10dB以下。
  提出了“M”形结构太赫兹反射型编码超表面。旋转“M”形金属图案获得八个编码粒子,采用规则或随机排列方法设计了各种编码超表面,实现了2束、4束和6束太赫兹反射波的灵活控制,有效减低RCS。与裸金属板相比,随机编码超表面在0.7THz~1.45THz频率范围内,RCS缩减-10dB以下。
  提出了开口谐振框结构太赫兹反射型编码超表面。设计了1-bit、2-bit和随机编码超表面,利用预先设计的编码序列,实现了太赫兹波分束控制及RCS缩减,最大缩减达-15dB。
  提出了嵌入二氧化钒(Vanadium Dioxide,VO2)金属结构太赫兹反射型编码超表面。在1.0THz频率下,实现了对反射太赫兹波束的动态可调,有效地降低后向散射能量。当VO2为金属态时,随着入射角增大,波束控制以及降低后向散射能量效果会逐渐变差;当VO2为绝缘态时,垂直入射下的太赫兹波束直接反射形成指向x-z平面中俯仰角0°的单波束。与等尺寸裸金属板对比,1-bit随机编码超表面在0.9THz~1.9THz范围内RCS缩减达到-10dB,斜入射角度会降低RCS缩减有效带宽范围。
  提出了VO2复合对称双L形融合结构太赫兹反射型编码超表面。利用VO2随温度变化的金属态-绝缘态特性,结合Pancharanam-Berry(PB)相位设计了1-bit、2-bit和3-bit编码超表面,实现了对反射太赫兹波束的灵活操控。VO2处于金属态时,由不同编码序列排布形成的编码超表面可实现对反射太赫兹波2束和4束操控;VO2为绝缘态时,太赫兹波束直接反射为指向x-z平面中俯仰角0°的单波束。
  提出了液晶(Liquid Crystal,LC)复合结构反射型编码超表面。将LC作为超表面单元介质层,利用施加偏置电压改变其介电常数,设计了可调谐LC编码超表面。通过实时变化编码序列,动态操控超表面相位分布,实现了反射波束角度的动态可调。
其他文献
该论文对PDP电路系统中的接口电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讨论了计算机信号的构成与显示模式,实现了对不同显示模式的自动识别和模数转换;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对计算机信号做进一步处理,以满足AC-PDP接口要求.介绍了射频信号与视频信号的构成与制式,实现了对射频信号的解调和自动搜索;完成了对视频信号制式的识别与解码,并对其幅形比进行变换,适应21英寸和42英寸AC-PDP的不同要求.此外
该论文研究了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石英(非晶态)基底上溅射制备TiO氧敏薄膜,分析了溅射过程中反应气体O流量的变化对TiO沉积速率的影响,以及溅射过程中不同电流条件下靶电压与氧分压的关系,分析了氧分压、基底温度和退火温度对成膜结构的影响,并在陶瓷(AlO)基底上溅射制备了TiO氧敏器件.研究中设计了TiO氧敏器件测试电路和TiO氧敏器件加热电路,采用模拟气体试验装置对制备的TiO氧敏器件性能进行了初
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固体激光器是当前国内外激光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而新型晶体Nd:GdVO的出现,出于其高的热导率、相对长的寿命、高重频下可获得短脉宽输出等优点,日渐成为激光工作物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LD泵浦Nd:GdVO固体激光器的实验中,我们讨论泵浦光与振荡光的最佳模式匹配问题.一方面计算了经透镜耦合后的泵浦光聚焦光斑的大小、发散角、焦点位
该论文回顾了国内外激光二极管泵浦的Cr:LiSAF激光器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激光二极管泵浦的Cr:LiSAF固体激光器的研究.该论文首先对新型近红外可调谐氟化物激光材料Cr:LiSAF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物理化学特性.基于空间速率方程分析,提出了一种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腔模尺寸的设计和优化标准,考虑腔中的单横模以及圆高斯分布
学位
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是自然界中物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入口部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系统的品质.因此,设计一个合乎要求的A/D转换器,对于系统整体性能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D转换器结构设计方案有多种,其中,流水线型A/D转换器中每级结构可由开关电容电路实现,结构简单,非常适于CMOS集成工艺制作,已经成为CMOS工艺高性能A/D转换器实现的常用方案.随着集成制作技术的发展,
模数变换器(ADC)作为模数混合信号处理的关键器件,被广泛应用于雷达、无线通信和软件无线电等领域。雷达和通信系统中使用的ADC的带宽和采样频率越来越高,且接口形式从并口转向高速串行口JESD204B和JESD204C发展,使得其性能测试、评估和验证的难度大大增加。传统ADC性能测试系统存在不支持高速串行口、数据存储容量不足以及数据传输速率低等缺点,难以满足最新ADC性能测试需求。为了满足高速ADC
索引调制技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由于正交频分复用索引调制(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Index Modulation,OFDM-IM)系统在发射端存在无效激活子载波方式(Subcarrier Activation Pattern,SAP)的情况,造成误码性能的降低。同样由于OFDM-IM系统特
学位
当前在生物磁信号探测,如脑磁信号、心磁信号这类微弱磁信号的探测目前都只能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而将磁致伸缩材料与压电材料复合而成的磁电复合材料,可以将能量在磁场和电场之间自由转换,因此可以用于微弱磁场传感器设计,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非常关注的热点。磁电复合结构的选用材料、结构构型、尺寸大小等不一样,制备而成的磁电传感器灵敏度也会不一样,一旦磁电复合结构制备成传感器,其灵敏度通常就固定了,不
新体制雷达发射时常采用脉内或脉间相干的信号,接收时又采用匹配滤波技术,这使得传统干扰技术很难对其产生有效的干扰。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技术的干扰信号能够和被干扰的雷达信号保持相参性,从而对其拥有良好的干扰效果。针对电子对抗的发展对高带宽和宽频段提出的新要求,本文探索结合DRFM技术与信道化接收技术的高性能多用途DRFM干扰机设计方法,采用多通道射频直采和超高速异构实时并行处理技术对大带宽信
学位
在雷达、移动通信领域,多通道收发信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MIMO雷达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通道数量、通道带宽、设备功耗、信号质量、多通道幅相一致性以及信号的处理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相较于现有的多通道收发信机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带宽更宽、功耗更低、通道数量更多、开发周期更短、集成度更高的通用多通道收发信机。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分析多通道收发信机在雷达、通信和电子对抗中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研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