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地域和季节变化对人体热适应的影响与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hh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热舒适现场研究表明,人体在特定的气候区和季节中形成了特有的适应性热舒适规律,当人群在不同气候区之间迁徙或长期生活在气候季节性冷热动态变化中时,这种特有规律如何变化,对室内热环境评价有哪些影响,是目前热舒适现场研究关注较少的问题。目前适应性热舒适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人工环境控制系统提供更合理的运行温度控制指标,二是与建筑气候分析相结合,判断各种被动式技术的调节范围。关于前者的研究已相当成熟,而对于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建筑设计部分的节能效果,尚无法科学准确地量化计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系统开展了热舒适现场调查和测试工作,分析气候的地域和季节变化对人体适应性热舒适以及对室内热环境评价的影响,依据建筑气候设计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建筑节能效果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以北方当地人、南方当地人和在北方长期生活的南方人为受试者,进行了大量的热舒适现场调研,发现在北方长期生活的南方人全身热感觉和中性温度不受气候地域变化影响,热可接受范围、湿感觉、行为调节和心理期望等方面的变化趋于北方当地人,建立的人体热适应模型与舒适区范围相较于南方当地人存在偏移或缩小现象,指出气候的地域变化会导致人体热适应规律产生变化,但也有所保留。
  其次,在四季分明的典型城市进行了各季节的热舒适现场调研,发现人体热感觉、热可接受度、湿感觉、行为调节、心理期望等方面都存在季节性差异,一方面与各季节的气候特点有关,一方面受气候的季节性冷热动态变化影响,体现为春季和秋季的中性温度、可接受温度范围、期望温度等指标受前一个季节影响较大。由此建立的季节性热适应模型和舒适区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气候的冷热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
  最后,分析了在气候的地域和季节变化下人体热适应规律对室内热环境评价的影响,指出评价时应合理筛选受试人员样本,并避免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评价。针对现有建筑节能效果评价方法无法独立评价建筑设计部分的节能效果的问题,通过构建新的能耗评价指标和计算原理,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适应性热舒适的评价建筑物自身节能效果的方法,分析指出其能够克服已有建筑节能评价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为充分解释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机理提供了支持,同时为适应性热舒适成果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新方向。
其他文献
在实际的生活应用与社会生产中,存在许多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当系统内部存在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时,该系统为耦合系统。耦合系统广泛地应用于众多领域中,包含航空技术、船舶发展、经济发展、工业制造以及农业生产等。然而子系统间的耦合联系令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十分复杂,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耦合系统,系统的解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二阶线性系统的解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其广泛应用于诸多学科当中,如力学、
学位
蒸汽动力装置具有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的优点,我国大型船舶多采用蒸汽动力装置,包括辽宁舰。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备繁多、系统参数耦合关系复杂,还具有非线性及时滞等特点,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多个稳定工况及动态转换过程,系统工况多变且负荷干扰频繁。为保证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稳定安全的运行,改善其控制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实际动作能力及设备间耦合关系,进
随着联合用药趋势的增长,药物相互作用诱发的药物不良事件成为了临床实践的一大挑战。受限于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时长和样本量,难免发生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未被发现的情况。因此,药物上市后的药物安全监测系统成为研究和发现药物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资源和凭仗。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SRS)和电子健康记录(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EHR
许多科学和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往往由偏微分方程所描述,而绝大多数的偏微分方程没有解析解,这为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的工程改造和工程控制设计等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便应运而生。此外,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中往往要求数值解具有高精度、保持原模型的一些性质如能量守恒性等以及在长时间模拟下数值误差不会太大,而高精度守恒的数值格式能够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本文使用变限积分法数值求解Klein-G
视觉传感器能够自动、非接触、实时的获取物体的距离、形状、位置、姿态、运动等丰富的外界环境几何信息,并且能对它们进行识别与理解。对于诸多视觉检测任务,大视场和高分辨率等多任务的需求越来越广,传统的同构视觉系统在包含自身优势的同时,在诸多应用领域中又凸显弊端,无法满足多任务需求。近些年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机器视觉算法的发展,使得多目立体视觉,甚至更复杂的多目混合立体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等能够完成上述
路径规划技术是提升水下机器人自主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优异的路径规划性能可产生力量倍增器的效果,使有人系统将注意力关注在更为复杂的任务上。路径规划系统的核心是在考虑自身机动能力的条件下,基于任务目标、环境条件、航行器剩余能量来自主决定预航行路线,同时保证水下机器人的安全性。本文以海流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技术为研究内容,以航行时间和能量消耗作为优化目标,以稳态海流场、时变海流场、不确定海流场的顺序层层深
空间机械臂在在轨维修、在轨装配、辅助加注、辅助对接等在轨操作任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阶段越来越复杂的在轨操作任务对空间机械臂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控制技术作为空间机械臂的核心技术更是直接决定着在轨操作任务的成败。而现有对空间机械臂位置和姿态分别控制、逐关节迭代计算的控制方法不能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控制需求。本文对空间机械臂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解决空间机械臂控制中机械臂位姿一体化建模问题、基于
学位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以其自主能力强、机动性好、可遂行复杂任务等特点,成为水下装备研究的热点。AUV和AUV编队已经成为捍卫海疆安全、维护海洋权益、感知海底环境等相关海洋活动的首选平台。针对多AUV开展任务规划、部署规划和航迹规划等研究,对于提升AUV综合效能、降低部署成本、提高自主程度、拓展任务空间、改善任务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AUV任务规划、部署规划和航迹规划的角度,以AUV运动学和动
学位
船舶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海上贸易的持续扩张,让船舶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关于船舶摇荡运动的研究备受瞩目。激烈的船舶摇荡运动会严重影响船员的舒适感和船舶的安全性,甚至可能导致翻船。这些安全隐患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对船舶摇荡姿态进行有效准确的估计和预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为了更加真实有效地描述船舶运动特性,对船舶运动数学模型、船
极光是发生在地球高纬度地区绚丽壮观的彩色发光现象,是由来自外层空间的电子和质子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激发而产生。极光被视为地球磁层中演绎着太阳活动和变化的投影屏,是监测和探索近地空间物理过程的重要方式。极光形态与磁层边界层动力学过程关系密切,且直接受太阳风参数影响。极光形态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及其内在机理,而且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物理依据,对于提高和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