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排式新-旧组合桩板墙协同受力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桩板墙已广泛应用于铁路边坡支挡工程中,当新建线路近接既有路堤桩板墙敷设时,由于受地形限制,需在既有桩板墙范围内设置新的桩板墙收坡,两者并排布置,共同承担新增荷载。本文针对实际工程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引入兰州枢纽配套工程,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新增荷载后新旧组合桩板墙的协同受力以及变形机理,并对既有路基在新增荷载后的服役状态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可为基于既有线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首先通过试验测定路基填料物理力学参数,选择里程DK7+831.76~DK8+498.30的并排式新-旧组合桩板墙106#锚固桩作为研究试验桩,开展现场单桩水平载荷试验,获取地基土的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通过分级加荷测定试验桩水平位移,将现场测得水平位移与弹性支点法理论计算的水平位移进行对比,使实测桩身变形与理论计算变形的差的平方和最小,得出地层的m值。(2)选取并排式新-旧组合桩板墙新建锚固桩106#、110#为试验桩,通过在桩背侧及桩身埋设测试元件(土压力盒、钢筋计、测斜管),研究新旧组合桩板墙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和土压力分布。(3)依托实际工程,采用三维数值软件Midas GTS-NX,对新建路堤桩板式挡土墙的新桩桩孔开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桩孔开挖应力释放效应对既有支护结构及路基结构变形的影响。(4)建立并排式新-旧路堤组合桩板墙和既有桩板墙增加冠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拆除既有货线、路基帮宽分层回填和新增客线荷载等一系列施工流程中,新旧组合支挡结构的协同受力、既有桩的内力发展规律和既有路基结构的变形及土压力分布。(5)建立评估模型,对并排式新-旧组合桩板墙和既有桩板墙增加冠梁两种新旧组合支挡结构中的既有桩板墙,在新增荷载条件下的服役状态进行评估,保证既有桩板墙不会发生破坏。
其他文献
建设川藏铁路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对推动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11月8日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最大的雅林段开工,标志着川藏铁路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川藏铁路隧道相比于其他线路有高海拔、大坡度、特长超长隧道等特点,隧道气动效应明显,对于列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川藏铁路雅林段隧道特点,选
多式联运融合了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形成了连续、综合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链。因其充分发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独特优势,使其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社会物流运作成本。因此,多式联运已成为运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提高社会整体物流效率的必然趋势。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运输形式,这一组合构成的系统本身就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一运输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内,其运输需求也存在着波动。此外,全球气候的日趋变暖以及逐年
定制公交是一种新的交通方式,是对目前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和补充。定制公交以乘客需求为基础,借助高效的网络环境,将具备相同或相似特点的乘客出行需求收集起来,经过优化处理,提供舒适、便捷、高效的出行方案,从而很好的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因此,为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定制公交特有的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定制公交线路优化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定制公交为研究对象,以线路优化为研究重点,将定制公交线路多目标优化问题分为
由于黄土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渗透性强、多具湿陷性等特点,因此导致黄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围岩变形量大、拱脚稳定性差、地表沉陷大、周围围岩裂缝较大等问题,这给隧道建设者们带来了极大困扰,也是学者们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以渑淅高速公路可乐湾黄土隧道为研究背景,主要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下穿石油管道浅埋黄土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得到最优施工参数,为今后类似工程
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着盐湖和盐碱地,盐渍土中的易溶盐在含水率较低时析出,充当骨架作用,当含水率升高,易溶盐溶解后会造成土体结构的破坏,由于盐渍土的特殊工程性质,会引起路基冻胀、沉陷以及翻浆等病害。采用土凝岩作为改良剂,为了明确改良盐渍土的力学性能以及改良盐渍土填筑的路基边坡稳定性,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对现场钻孔采集的两个土样进行含盐量测定试验、筛分试验、液塑限试验和击实试验,得到了土样的含
对企业或单位来说,内部控制是不可忽视的,而在展开内部控制时则要将预期经营目标作为出发点,选择切实可行的管控方式来保证现有资产可以更为充分地利用,并使得资产安全有大幅提升。将内部管理予以有效落实可以使得企业或单位能够顺利展开日常经营互动,而且其经济性、效率性也会有明显提高,经营成果也可得到保证。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来说,应该要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此可以确保既定的目标顺利达成,而且效益也会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具有运输能力强、城市空间利用率高、运营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显著优点,因而在现代化城市中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造成的杂散电流等问题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隐患。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回流系统中杂散电流的防治已然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不例外。但是在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和交通碳排放也成为了我们需要去解决的棘手问题,节能减排已然是大势所趋,它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中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并系统仿真后,对我国的节能减排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本文首先经过文献研究及相关理论学习,将交通运输系统与社会、环境、能源、经济等结合起来考虑
我国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并将其置于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应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转变。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的关键目标。然而我国传统英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列车逐步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出行的重要选择。因此高速列车的准点到达和安全行驶就成了重中之重。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是使列车尽量恢复按图运行的重要手段,是铁路运输效率的保证,也是列车以良好秩序运行的前提。列车牵引控制通过把控列车速度和位置,目标是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时性。由于两者共同决定了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对晚点的恢复和对列车运行的保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