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乳β-Lg与κ-CN热诱导聚合作用及对酸凝乳特性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处理后的乳蛋白具有很多有意义的功能特性,从而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加工工业中。近几年来,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处理过程中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给乳制品的加工品质带来的影响。本研究以牦牛乳为原料,采用RP-HPLC分析了其蛋白组成,利用分子筛排阻色谱(SEC)对κ-酪蛋白(κ-CN)/β-乳球蛋白(β-Lg)热诱导聚合物进行了分离,同时采用RP-HPLC分析了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蛋白组成。通过体外模拟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探讨了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途径。最后研究了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对牦牛乳酸凝乳凝胶特性的影响,为我国牦牛乳酸奶的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通过RP-HPLC分析牦牛乳的蛋白组成,实验结果发现牦牛乳中κ-CN、αs2-CN、β-CN和β-Lg的含量显著高于牛乳中各蛋白的含量。在p H<6.8时热处理牦牛乳,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作用主要发生在酪蛋白胶束表面;当p H>6.8时,κ-CN与β-Lg的热诱导聚合主要以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存在于乳清中,利用RP-HPLC对不同p H值下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发现,随着p H的增加,κ-CN在热诱导聚合物的比例逐渐减少,而β-Lg的比例逐渐增加。κ-CN与β-Lg热诱导聚合的质量比大约是1:2。通过将分离的牦牛乳κ-CN、酪蛋白胶束分别与乳清蛋白进行混合并进行热处理,体外模拟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热诱导聚合作用,利用SEC分离其乳清相中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探讨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途径。实验结果发现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形成是变性的β-Lg首先与酪蛋白胶束表面的κ-CN热诱导聚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解聚进入乳清中。通过向未加热的酪蛋白胶束添加含有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乳清以及向未加热的乳清中添加含β-Lg/酪蛋白胶束热诱导聚合物的酪蛋白胶束,分析两种不同混合物及不同p H热处理牦牛乳其酸凝乳凝胶的流变学特性、凝乳时间,p H、硬度、持水性及缩水性。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酸凝乳凝胶的微结构。实验结果发现:两种热诱导聚合物都能显著增加酸凝乳凝胶的弹性模量(G′),缩短酸凝乳的时间,增加酸凝乳凝胶的硬度,持水性和减少缩水性。但含有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的牦牛乳其酸凝乳凝胶在增加酸凝乳的G′、硬度及持水性及减少缩水性方面更具优势。而在p H7.0时热处理牦牛乳,其酸凝乳凝胶在增加酸凝乳的G′、硬度及持水性及减少缩水性方面较p H 6.6和7.4热处理牦牛乳酸凝乳凝胶要高。SEM观察结果发现:含可溶性κ-CN/β-Lg热诱导聚合物较高的牦牛乳其酸凝胶网孔较小,网孔分布更均匀和致密。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棉织物为印花底物并选用活性染料进行干热转移印花,主要研究棉织物活性染料干热转移印花的印制性能。首先,探讨棉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用增稠剂海藻酸钠(SA)的流变性及印
碱回收白泥是造纸行业的一种重要大宗固体废弃物,其高值化利用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将有利于防止填埋或直接外排所带来的二次污染。在碱回收白泥的资源化利用技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化生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感染是多因素的,包括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基因调控、环境因素和
海蜇资源丰富,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及爽脆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传统“三矾二盐”加工工艺为海蜇主要的加工方式,但此工艺易残留大量的铝元素,有安全性隐患且食用不方便。
在中国的历史上,谈及游牧民族必然会于联想到欧亚草原,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上生活着,欧亚草原连接欧洲与亚洲板块,同时与两河流域密切相连的地形使得这里的少数民族有着富饶的
有机热载体锅炉具有压力低、温度高、安全可靠、节约能源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有机热载体炉检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在使用中应注
本课题以四种碾磨方式制备的豌豆粉与小麦粉为原料,利用Mixolab混合仪、快速粘度仪、NG型稠度吹泡仪、色差仪、BVM-L镭射仪等仪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豌豆粉在南
<正>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该标准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尤其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阐释,颇有精到之处。历史学科
本文查阅泻白散在古代医书中的记载和现代文献中的描述,分析古代医家对该方的看法,了解其现代临床应用,探讨处方组成、药味炮制、处方制备、入药方式的现代意义,分析文献中有
父亲的使命 196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日子,周(恩来)办公室来电说我父亲即将到来,要怀和我一起到澳门去接,然后陪他一起飞返北京。1956年以来,我们和父亲还没有见过面。 怀和我都搞不清楚他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