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弹性CT评价及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123456l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由于升主动脉弹性的变化影响着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左心功能,其弹性功能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弹性的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行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患者,且一周内完成主动脉及冠脉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较好且无明显呼吸、心脏搏动伪影,根据有无冠脉狭窄分为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和冠状动脉狭窄阴性组,进一步将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3组。将主动脉CTA原始扫描数据间隔5%R-R间期进行多期相重建,测量并计算升主动脉的4个弹性指标:膨胀性(AoD)、顺应性(AoC)、僵硬度(AoSI)及相对直径变化率(%Ao),并依照Gensini标准行冠状动脉狭窄评分。[结 果]研究最终纳入56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19例,冠状动脉狭窄阳性者35例,冠状动脉狭窄阴性者21例。狭窄阳性组中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12例。1、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与狭窄阴性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标的比较: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与狭窄阴性组相比,4项评价升主动脉弹性指标分别为:AoD(狭窄阳性组:1.37±0.53,狭窄阴性组:2.55±1.41)、AoC(狭窄阳性组:1.37±0.58,狭窄阴性组:2.70±1.65)、AoSI(狭窄阳性组:14.12±8.63,狭窄阴性组:3.20±2.43)、%A0(狭窄阳性组:4.39±2.26,狭窄阴性组:6.74±3.41),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两组间僵硬度(AoSI)的差异最为显著(P<0.001)。2、不同狭窄程度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标:相对直径变化率(%AO)、膨胀性(AoD)、顺应性(AoC)三项指标随狭窄程度增加而降低,僵硬度(AoSI)随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3、不同狭窄程度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标的比较: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间除僵硬度(AoSI)外,其余各项弹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Gensini评分与狭窄阳性组各升主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与相对直径变化率(%A0)、膨胀性(AoD)、顺应性(AoC)呈显著负相关(P<0.01,r分别为-0.688、-0.723、-0.638),与僵硬度(AoSI)呈显著正相关(P<0.01,r值为0.965)。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间Gensini评分的比较:本研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Gensini评分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 论]运用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弹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随着升主动脉壁的僵硬度增加、膨胀性及形变能力降低而逐渐上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本课题所在心脏中心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短期疗效与手术安全性的临床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短期(术后一周以内)随访,对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各类并发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具体内容包括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 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和合并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Bundle Branch Block,BBB)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心功能指标、冠脉造影结果、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等相关指标
[目的]运用3.0T心脏磁共振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进行成像,获取心功能参数、心肌灌注参数,研究CS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对CSF患者进行病情及预后评估,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收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TIMI血流3级且心外膜下冠
[目 的]探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患者是否存在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 比值(apolipoprotein B/apolipoprotein A-Ⅰ ratio,ApoB/ApoA-Ⅰ)、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to-HDL-cholesterol ratio,MHR)异常,探讨心肌桥患者出现ApoB/ApoA-Ⅰ、MHR异常原因和二者与冠脉
[目 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患者与正常冠脉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资料,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血细胞成分等,探讨SCF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 mphocyte Ratio,NLR)与SCF的相关性,为SCF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一种新的简单易行的炎症指标物。[方 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斑块性质及斑块稳定程度。以及探讨血清炎症指标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临床确诊为NSTE-ACS患
[目 的]在全球范围内,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然有待改善。为了减少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索残余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 Lipoprotein Cholesterol,RLP-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以此建立一个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因胸闷胸痛至我院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
[目的]本研究在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图像建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后简称B型AD)形态模型的基础上,验证所建形态学模型的准确性。并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基于MRA图像进行个体化B型AD计算机仿真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收集10例B型AD患者的MRA图像数据,通过MRA图像建立B型AD的形态模型,并分别对原始MRA图像和形态模型进行形态学参数(主动脉窦、主动
[目的]通过对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探讨斑点追踪技术能否用于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方法]选取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筛选后81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各患者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参数(GLPS-Avg、GLPS-A2C、GLPS-LAX、GLPS-A4C、PSD)。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得到 Gensini评分。根据冠状动脉有无狭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早期预测诊断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VT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静脉内皮细胞激活、炎症反应以及凝血/抗凝系统失衡等诸多过程,其中静脉内皮细胞中Klfs、Mmps、IL、TF等基因调控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课题组前期通过RNA-seq检测正常组和DVT造模组小鼠下腔静脉组织,发现Mmp13在DVT组表达上调。另外尾静脉注射siRNA干扰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