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各组分单宁含量及盐度对根单宁生产的效应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418004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秋季采集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秋茄(Kandelia.candel),测定秋茄幼叶、成熟叶、老叶、茎皮、茎材、幼根皮、幼根材、老根皮、老根材等九个组分的总酚、可溶性缩合单宁、结合态缩合单宁、总缩合单宁含量;对不同盐度(0‰-40‰)培养下秋茄根生长发育指标和各种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不同盐度下单宁细胞在根中的分布。探讨单宁对红树植物生态适应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1)秋茄以单宁酸为标准和以纯化单宁为标准测定的总酚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纯化单宁为标准的总酚含量大约是以单宁酸为标准的总酚含量的两倍。 (2)秋茄各组分总酚含量在102.64±1.42~365.72±50.45 mg·g-1之间波动,其中茎皮总酚含量最高,茎材总酚含量最低,幼根皮总酚含量高于幼根材总酚含量。皮比材总酚含量高可能是由于皮比材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高总酚含量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老根皮与老根材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老叶总酚含量高于成熟叶和幼叶。总缩合单宁与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结合态缩合单宁。 (3)不同盐度下培养60~135d,秋茄根生长表现出低盐促进高盐抑制。 (4)不同盐度下培养60~135d,总酚含量在同一盐度条件下随培养时间增加先波动,而后有升高的趋势,其中总酚最高含量出现在高盐度,说明一定的高盐度胁迫可以促进总酚的合成;总缩合单宁与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结合态缩合单宁。在15‰盐度培养75~135d,秋茄根不同部位的总酚、可溶性缩合单宁、结合态缩合单宁和总缩合单宁含量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由根尖往远离根尖的部位呈下降趋势。 (5)15‰盐度下培养15~135d,秋茄根总酚含量在培养15~90d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198.71±12.60~37.42±1.13 mg·g-1),培养90-135d呈上升趋势(56.47±2.76~75.23±5.65 mg·g-1)。总缩合单宁与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显著高于结合态缩合单宁。 (6)对不同盐度培养下秋茄根做纵向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盐度下单宁细胞在根中的分布有相似的规律:富含单宁的区域主要在根的表层细胞,越靠近根尖单宁细胞分布范围越广,秋茄根单宁细胞在根尖处分布范围于高盐度(20‰以上)下比低盐度下更广。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的调节与水源涵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超载放牧等影响的加剧,其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植被状况
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1受体(CRF1R)是一个B类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它介导应激反应(response to stress)并且是治疗抑郁症等疾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在 CRF1R晶体结构的基
内罗病毒属( Nairovirus)是一类以蜱虫作为传播媒介的布尼亚病毒(Bunyaviridae),可以在人和动物中引发多种烈性感染性疾病。ERVE病毒(ERVEV)是在法国西北部的 Erve河谷中首次被分离
本研究对自由基氧化作用与疾病以及其与食品氧化腐败的关系做了简要综述,对天然抗氧化产物方面的研究以及目前鸢尾属和喜碱鸢尾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都做了总结。 喜碱鸢尾根
目的胚胎的成功着床是活性胚泡和接受态子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啮齿动物中子宫处于接受态的时间很短,而且它的及时到来对胚胎着床至关重要,蜕膜化的过程和维持对于着床更
登革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登革热,出血性登革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黄病毒,其在世界范围内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引起了全球的担忧和恐慌。  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3是一种多功能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是一类7次跨膜蛋白受体,在信号传导有着的重要的作用,这决定了 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作为很好的药物靶标。GPCR(G-protein Couple
自1992年引进我国以来,大菱鲆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沿海的一种重要经济养殖鱼类。但由于在苗种引进时受欧洲等苗种供应商的限制,及我国苗种生产过程中缺乏适当的育种规划,近交
摘要: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多人都抱怨地理很难。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呢?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知识衔接;学科渗透;丰富阅历;媒体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06
植物中维生素C(L-ascorbic acid,AsA)不仅对于植物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光合保护以及调节生长发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更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而方便的维生素C源。通过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