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校园足球工作自启动以来,在顶层设计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校园足球开展初期,其发展比较依赖政策支持,主要强调学生参与的规模与数量,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缺少主动性和持续性;现阶段,校园足球正处于从“规模化”发展的“1.0时代”迈向“内涵式”发展的“2.0时代”,从“有”到“强”是改革的重点。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全国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体教融合”新态势下的校园足球将会成为扩大足球人口和充实足球后备人才力量的重要举措,保障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纵览以往研究,大多是从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改革、文化等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针对青少年个体心理变化的研究较少涉及。外因的变化最终是要体现在内因的变化上,因此,只研究校园足球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不够全面的,青少年作为校园足球参与主体的个体行为以及外部因素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机制问题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阐释了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ISM法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ISM模型的有效性和研究假设,并运用纵向追踪调查的方法比较了持续参与者和运动中断者在持续参与行为上的差异,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识别出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5个主范畴和13个概念范畴,主范畴包括:外部环境、明星效应、人际支持、心理需求和情感倾向;概念范畴分别为:偶像崇拜、舆论氛围、校园环境、教练支持、父母支持、同伴支持、教师支持、能力需求、关系需求、发展需求、运动认同、运动乐趣和持续意愿。2.构建了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解释结构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阐明了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各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和作用机理,即明星效应、外部环境、人际支持→心理需求→运动认同和运动乐趣→持续意愿→持续参与行为,在层级关系中,明星效应和人际支持正向影响心理需求,心理需求通过运动认同和运动乐趣间接影响持续意愿。3.揭示了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在偶像崇拜、校园环境、人际支持(教练、父母、同伴)、能力需求、发展需求、运动乐趣、持续意愿等变量的感知得分均高于女生;初中生对偶像崇拜、舆论氛围、校园环境、人际支持(教练、父母、同伴、教师)、心理需求(能力需求、发展需求、关系需求)、运动乐趣和运动意愿的感知得分高于高中生。持续参与者比运动中断者感知到更高的明星效应、外部环境、教练支持,并具有更高的心理需求满足感、运动认同感、运动乐趣和和持续意愿;明星效应、教练支持、能力需求、发展需求、关系需求、运动乐趣和持续意愿可以共同预测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4.针对研究问题和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提出了以下促进策略:未来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并强化校长的领导作用,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健全竞赛体系,打通青少年成才通道。本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宏观研究,而以参与者自身为研究视角,立足青少年的主观感知,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策略,为青少年持续参与校园足球行为的研究理清了方向,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能量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大流行趋势,安全有效的控重减脂方式仍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间歇性低氧训练能够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糖脂代谢紊乱状态,但是低氧暴露的浓度和形式仍不统一。现已发现AMPK/PGC-1α信号途径在细胞能量代谢中发挥核心调控作用,其不仅能够调节骨骼肌的糖脂代谢和线粒体发生,而且促使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发生。低氧训练是AMPK/PGC-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颗粒物(PM)在我国的排放负荷巨大,是城市大气复合污染中的重要前体物和组成部分,二者通过持续在大气中的反应和传输,恶化空气质量,影响气候变化,并危害人体健康。西北地区由于沙尘量高且湿度低,大气环境具有特殊性,且近年来二次污染程度不断加剧。以往的研究较少涉及这一环境下的VOCs和PM,也缺乏对沙尘环境VOCs生成二次污染机制的科学认识。本文针对西北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
离散介质的坍塌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地球物理及工程实际中,这类由数量巨大、形状各异的固体粒子组成的大尺度复杂系统,在重力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和扰动下会屈服并发生流动,并在下游形成长距离和大范围的扩散堆积。真实的质量流通常具有典型的高迁移性和大体积量等特征,其流动过程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对流经路径上的不同类型介质产生剧烈的冲击作用。这种破坏性的流动和堆积过程会对周围环境、工程设施和人员安全带来巨
研究目的尽管传统的非侵入性经颅电刺激,已被证明可调节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实现治疗运动障碍、增强运动能力如增加肌肉力量、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以及促进运动技能学习等作用。但由于传统的经颅电刺激属于泛刺激,很难精准刺激到负责运动执行与调控的大脑特定区域以及深部核团。为此,兼具无创和聚焦深部脑区的相位干涉电场(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fields,TI)刺激,自20
目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在本次冬残奥会比赛中,我国冬残奥高山滑雪运动员表现优异。然而在备战之初,我国冬残奥高山滑雪队却面临诸多挑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还不能很好的满足项目需求,与他国竞争选手相比力量素质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残疾运动员的特点及项目特征,使技术训练时间大幅增加。特别是在赛季,参赛、转训和技术训练占用大量时间,体能训练时间随之减少。根据国家队的参赛计划,在长达5个月的赛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是以骨密度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进展,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带来的医疗、照护和经济负担逐渐增加,骨质疏松已逐步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的临床公共卫生问题。适当强度的运动训练,能够改善骨强度、跌倒风险、跌倒冲击等所有可被改变的骨折风险因素,已成为目前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热点,但对于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仍在不断探索中。长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为全球SOC库的2.5%,但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0.3%,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关键区,其中风化程度较低的矿质土壤对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潜在反应。植物和微生物残体是SOC的主要来源,SOC周转时间可以有效表征SOC的稳定性,是预测土壤碳库变化的关键参数。然而,目前高寒草地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陆上加速阶段和最大速度阶段推橇下肢技术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图的生物力学特征以及冰上推橇全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尝试对我国不同推橇水平运动员的下肢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为完善钢架雪车运动项目理论体系、科学指导钢架雪车运动员体能训练和推橇技术训练提供依据,为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钢架雪车项目实现预期目标提供科学保障。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我国18名国家钢架雪车队运动员(10
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AP)复合体是一类由四个亚基(适配蛋白)组成的异源四聚体。已知真核细胞共有5类AP复合体(AP-1至AP-5),在膜蛋白囊泡运输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拟南芥AP-1和AP-2分别在反式高尔基体网络(trans-Golgi network,TGN)和质膜(plasma membrane,PM)起始的囊泡运输过程中帮助网格蛋白招募货物蛋白,
研究目的:高中阶段是形成运动技能的黄金期,是实施运动专项化教育的重要阶段。本研究针对高中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体育技能掌握较少、慢性疾病年轻化等现实问题,旨在探究基于体育素养的高中生人群分类、个性化科学指导方案制定和运动状态监测反馈与优化的运动健康促进科学指导系统,为高中生运动健康促进的个性化、智能化探索新途径,以提升运动指导的综合效能,实现学生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行为的全方位提升。研究方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