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孕穗期剑叶及幼苗叶绿体干旱应答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水稻孕穗期剑叶干旱应答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本研究以干旱敏感型水稻品种珍汕97B和耐早品种IRAT109为材料,在水分敏感的孕穗期进行缺水干旱处理,观测其生长变化,并对其剑叶蛋白质组开展了差异显示研究。   当水稻在孕穗期停止灌水20天后,叶片明显的卷曲,呈现典型的干旱胁迫症状,其籽粒饱满数、株高、根重(0-30 cm)都比对照低,而叶片叶绿素含量、根下扎深度、最大根长、分蘖数等比对照高。缺水后水稻珍汕97B比IRAT109敏感,减产和下降的程度更大,后者显现出对干旱的较强耐性。   比较两个品种剑叶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干旱处理20天后,水稻珍汕97B至少有17个蛋白表达量发生变化,包括2个上调蛋白和15个下调蛋白质;水稻IRAT109至少有20个差异蛋白点,其中上调变化14个,下调变化6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是与光合作用、光呼吸、能量代谢相关和抗氧化胁迫等生理过程相关等。耐旱品种IRAT109在响应干旱过程中在较珍汕97B启动了更多的保护机制,从而利于其在逆境条件下从土壤中获得更多水分,保持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的较高活性并清除活性氧造成的伤害。   Ⅱ.水稻幼苗叶绿体干旱应答差异蛋白质组学解析   众多研究表明,环境胁迫主要造成植物光合作用的伤害。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其蛋白质组的响应成为研究环境胁迫应答分子机制的关注焦点。本研究通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水稻10天的幼苗,提取完整叶绿体,进行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阐述了水稻叶绿体功能蛋白和代谢水平对干旱胁迫的可能响应途径。   水稻幼苗叶绿体干旱胁迫0 h、24 h、48 h后,至少有153个蛋白发生差异表达。被鉴定的105个蛋白中可将其分为12个功能类群。主要变化的蛋白类群中有27个蛋白直接和光合磷酸化和暗反应(Calvin循环)相关,在干旱处理的过程中,暗反应最早被干旱所抑制,类囊体膜上电子传递链偶联的光合磷酸化相关蛋白普遍有上调表达,为短期干旱条件下维持叶绿体基本功能提供更多的质子势,这与ATP合酶等能量相关蛋白上调和ATP依赖的蛋白酶上调表达结果吻合。基本代谢活动包括蛋白的转录和翻译、氨基酸代谢、叶绿素合成等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同时,水稻叶绿体为了应对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的也启动了相关的抗逆机制,如抗逆蛋白的表达、RuBisCO的激活、部分分子伴侣和蛋白酶等。这些代谢活动的改变有利于逆境条件下叶绿体功能的维持。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一种大功率全桥谐振式脉冲激光电源。介绍一种以串联谐振变换器为充电电路的高压脉冲电源充电技术,着重以全桥串联谐振变换器为例,对逆变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数学分析,推导出储能元件上的瞬态电压与充电回路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关键点的实测波形和电路设计方法。电源控制部分采用CPLD技术,配合Philips的单片机P89C664,实现激光电源的计算机控制。实验表明,基于CPLD的全桥谐振式激光电源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作为一种典型的超抗原具有极强的T细胞激活能力。本实验室在这一方面的前期研究已经有十多年的积累,获得了大量研究结果。前期研究证明,SEC2及其
随着电子系统集成到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片上系统的优势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这给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设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系统软件的设计必须考虑芯片的硬件结构。对于片上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激光通信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与我们日常生活更为贴近的无线大气激光通信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本文的第一章首先概述无线大气
数字电视是未来大众传媒的主流发展方向,条件接收技术是数字电视的核心技术之一。条件接收技术使得数字电视的内容得以加密传送,从而提高了信号的安全性。而在节目的接收端,已付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和穿透力强等特点,因此,SAR在军事方面和民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SAR系统是微波相
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分支,它是利用分布在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传感器组成的阵列,对空间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阵列信号处理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波达方向估计和自适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通过对连续波进行频率调制来获取被测目标距离与速度信息。由于其具有无测距盲区、测距测速精度高、发射信号时宽带宽积大、接收灵敏度高、结构简
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为之一。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主要为磺酰脲类(sulfonylureas)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直接抑制质膜上的KATP通道从而
学位
本文给出了分接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和仿真波形,给出了芯片的在芯片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所设计的1:4分接器采用的基本单元电路的触发器为SCFL(源极耦合FET逻辑)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