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发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66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虽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是在此之后才开始兴起,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建设就是什么“天外飞仙”和“不速之客”,实际上在90多年党的建设史上,不管是处于“台前”显性发展,还是居于“幕后”隐性发展,它始终没有缺席,始终“在场”,并发挥着关键作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长和发展逻辑。研究党的政治建设史,即是要对这一逻辑进行梳理和剖析。本选题研究主要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阐释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本选题研究的价值,一是理论层面有助于深化对习近平党建思想科学体系的认识;二是实践层面有助于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三是学术层面有助于带动“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的发展。本文结合对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内涵的解析和界定,对现有研究状况的概括,以及对存在不足的评析(“精细化”不够、“精准度”不高、不够“接地气”),尝试以对象、思路和方法为“经”,以重点难点为“纬”,建构起适恰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是第一章,主要探讨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包括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进行界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进行梳理,对党的政治建设价值和功能进行考量和审思。第一,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基于对党建话语中“政治”一词的解析,尝试从三个角度进行界定。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主要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第三,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有利于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其三,是对90多年党的政治建设史进行归纳、概括和分析,这是主体部分。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政治建设实践为纵坐标,绘制党的政治建设路线图,可以发现90多年党的政治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1)从1921到1949年,党的政治建设开始起步,并得到初步发展。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围绕制定和完善党的纲领、加强中央对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与党内错误倾向和思想作斗争展开等问题展开,呈现出重心不断赓移、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正确和失误并存三大阶段性特征。(2)从1949到1978年,这一时期面对全面执政提出的保持政治本色、巩固执政地位这两道“政治考题”,党尝试从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整顿党的思想和作风、纯洁党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作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一段时间内,在党的政治建设实践中,正确和错误两种倾向是彼此交织、相互竞争的,但直到“文革”开始后,错误的倾向终于完全战胜正确的倾向,致使出现了全盘失误。(3)从1978到2012年,改革开放后,能否在拨乱反正基础上,确立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坚守正确的政治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清廉政治本色,是新时期对党的政治建设提出的新命题。就此,围绕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武装全党,制定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政治建设重新找到了正确的航向,并开始快速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特征是,内容层面注重以制度固化和推进;形式层面呈现出一种“潜隐式”发展态势;方法层面注重抓关键少数,特别是抓主要领导干部。(4)从2012年至今,新时代,面对愈加凸显的不讲政治问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政治建设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几年来,围绕抓住首要任务,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筑牢政治灵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加强制度保障,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夯实现实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价值引领,弘扬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政治建设开始全面向前发展,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丰富的建设实践赋予了党的政治建设以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有把政治建设置于了前所未有的关键位置,将政治建设视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着重强调抓牢抓好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注重推动政治建设向基层和党员个体延伸。其四,聚焦于经验和启示分析。90多年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指导理论;始终围绕和服务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始终坚持把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合理确定不同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重点面向;正确处理政治建设实践中的几对关系;不断完善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法规制度。以历史烛照现实,启示我们抓好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工作,需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统一认识,凝聚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最广泛的共识;二是采取有效举措,在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取得实效;三是打通政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向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延伸;四是扣准扣好扣实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五是扎紧制度的笼子,继续夯实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渎职犯罪是“97刑法”第九章中单独设置的与职权职务密切关联的一种犯罪,检察机关通过20年的实践,有力的打击了这类犯罪活动,充分彰显了刑法的价值和权威。对保护国家公权力的正确运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过司法实践也暴露了围绕渎职犯罪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立法方面的不足,也有司法方面的疑难,主要表现为渎职犯罪的概念不明晰、渎职犯罪主体界定模糊、渎职犯罪法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交锋愈发激烈,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既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加剧渗透的压力,也面临网络信息化、主体信仰能力缺失和多元思潮冲击的新风险。对此,我们必须要从机制体制上手,努力构建集风险研判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阻断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于一体的动态防控机制,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共产党作为植根于人民,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高度重视自身与群众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切胜利都可以归功于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客观规律,增强党在新时代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本文在考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理论源流、历史基础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系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约6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人类减贫事业和世界城镇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和工业化共同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并向“强起来”的伟大转变,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历史发展进程。但我们也看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粮食安全成为了全球各个国家关心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其生长过程中的长势监测和产量的准确估计一直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水稻全生育期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过程进行监测,有助于农技人员判断水稻长势,实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水稻处于最佳生长状态,也能为农技人员精确估产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实时、便捷、无损观测
3D电影给用户带来了逼真的视频刺激,虚拟现实意图为用户带来真实的感受,然而,音频定位与视觉上的位置感知不一致,无法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般的享受。MPEG启动的3D音频标准化工作,极大的刺激了 3D音频的研究与发展。三维音频回放系统可以为听音者带来水平、高度和距离三个维度的感知,以及三维空间音效的包围感和沉浸感,是虚拟现实和多媒体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标准化
芳香族碘代消毒副产物(DBPs)是一类在饮用水中普遍存在的新型DBPs。目前检测到的芳香族碘代DBPs按其结构主要分为四类:碘代苯酚、碘代硝基苯酚、碘代羟基苯甲醛和碘代羟基苯甲酸。毒理学研究表明芳香族碘代DBPs的毒性通常高于其同结构的芳香族氯代和溴代DBPs,同时也高于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等常见脂肪族卤代DBPs,因此它们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在氯胺化消毒中生成的某
图形化GaN、AlN或蓝宝石衬底,已被业内证明是提高薄膜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激光作为单步制备微/纳米结构的一种新方法已应用于很多领域。飞秒激光可以高精度、高效率地直接在材料上刻蚀形成小尺度的微纳图形;也可以诱导薄膜产生周期性微纳结构,实现快速无材料去除的高效图形化。另外退火是薄膜生长提高薄膜质量的常用手段,激光退火工艺在单晶硅制备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探索利用激光对GaN类薄膜退火,实现提高薄膜质量的目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但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潜在地质灾害诱发风险不容忽视。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探数据、全面掌握工程场地关键设计参数信息对于评估工程潜在地质灾害风险、拟定工程防治措施与应急预案具有重要意义。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实际工程中关键设计参数如水力参数(渗透系数等)、变形参数(弹性模量等)、强度参数(不排水抗剪强度等)的直接勘探数据极为有限,这为工程安全
卷云在地气系统的辐射传输以及大气水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天气及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自主研制的多视场偏振拉曼激光雷达,结合武汉大学偏振激光雷达、无线电探空仪等仪器数据,详细研究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武汉地区(30.5°N,114.4°E)的卷云性质。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成功研制了一台多视场偏振拉曼激光雷达。该激光雷达系统共有三个回波信号接收通道:弹性平行光通道,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