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牙鲆鱼苗工厂化生产中白化病的防治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鲆鱼(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我国已开展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在牙鲆鱼苗育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出现高比例的白化病苗种,即有眼侧的局部或全部出现白化现象,而这种体色异常的鱼商品价值低,放流饲养易被敌害捕食。导致白化的因素很多,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饵料的营养构成。本研究对降低牙鲆鱼白化率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牙鲆仔鱼的活饵料——轮虫(Rotifer)和卤虫(Artemia)进行营养强化来达到抑制白化病发生的目的。实验组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中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鱼油强化的轮虫饲喂仔鱼,而后用鱼油强化的卤虫投喂,同时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D,对轮虫和卤虫进行二次强化,并调整育苗池中的小球藻浓度为70~90万个/ml,轮虫密度为10~11个/ml,卤虫密度为1~2个/ml,使饵料中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满足牙鲆仔稚鱼的需要。通过上述方法,牙鲆鱼苗的白化率可以控制在1~2‰以内,并得到了控制牙鲆鱼苗白化率的新生产工艺,其相关技术水平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本论文还从牙鲆鱼体表色素细胞的发生发展变化和鱼体氨基酸组成方面对牙鲆鱼白化病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其他文献
红香稻823是以自育红香稻恢复系SR33M为母本、自育中间材料F02-80-1为父本杂交,经多代连续选择于2006年秋育成。该组合全生育期118~128d,穗长20cm,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
1997年11月,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湛江举行海洋文化研讨会。大会发言休息期间,原广东省委书记、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任仲夷同志离开主席台,走近我的座位,随和地与我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晋西北、绥蒙一带活跃着一支革命文艺劲旅,它就是最初建立于1944春的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实验学校的五五剧社。五五剧社从一个业余文艺团体逐
该文首次较系统研究了胶州湾和青岛近海海水微表层粘度的水平分布、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测定了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中的若干物理-化学性质;对粘度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讨论
本文利用病毒与其宿主细胞上受体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原理,建立了用于研究WSSV与宿主细胞结合的荧光素标记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经济性等优点。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查明了在
为了进一步在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对嗜盐菌素的多样性进行研究,该文对22株极端嗜盐古菌进行了产嗜盐菌素的筛选.抑菌实验发现,在22株极端嗜盐古菌中,有21株可以产生嗜盐菌素
吉州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南宋时期达到鼎盛,而后逐渐衰落。所烧制的黑釉瓷木叶天目、剪纸贴花、釉下彩绘等在宋元陶瓷中独树一帜,成为我国陶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活跃基层民主生活,保障并扩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的权利,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
海带是我国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术期我国科研工作者就开展了海带遗传育种研究工作。通过连续自交、定向选择、杂交等常规方法,培育出一系列高产、高碘、耐
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的阅读量本来就少,加上受到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学生更是对阅读失去兴趣,没有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收效甚微。而提高学生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