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式MEMS微波驻波计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微波通讯和雷达技术飞速发展,然而驻波的存在对微波通讯和雷达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危害,不仅增大传输线的损耗,降低了能量的传输效率,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还会损坏系统中的元器件。因此需要采用驻波计来检测微波通讯和雷达系统是否实现阻抗匹配。随着微波雷达和通讯等系统的快速发展,微波收发组件等模块的集成度在不断提高,对其自检测的测试将更加重要和频繁。而现有微波驻波计一般具有体积大、功耗高、集成度低等缺点,所以为了满足微波高密度集成微系统和微波雷达等系统的自检测需求,设计满足微型化、低功耗、集成化、低成本和工作状态可控等要求的微波驻波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和需求,本论文提出了在线式MEMS微波驻波计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在结构方面,提出了在线式MEMS微波驻波计的基本结构。首先,MEMS微波驻波计中采用MEMS微波定向耦合器提取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到耦合端和隔离端;研究了三种MEMS微波定向耦合器,其中采用MEMS空气桥代替键合线以实现互连;然后,在MEMS微波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和隔离端分别设计基于静电驱动的MEMS微波开关,使得当MEMS微波驻波计处于非检测状态时,MEMS微波定向耦合器中几乎不把微波功率耦合到耦合端和隔离端,从而将绝大部分微波功率传输到输出端,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最后,在其耦合端和隔离端的末端分别设计基于热电堆的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当MEMS微波驻波计处于检测状态时,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将传输到耦合端和隔离端的微波功率分别转换为直流输出热电势,通过测量和分析输出热电势进而可得驻波比。在模型方面,构建包含集总S参数、微波功率-热-电转换机制和电-力-电磁波耦合机制的MEMS微波驻波计的微波系统级模型,探明传感和控制机理,分析关键参数(主副传输线间距和耦合线长度等)对驻波计的S参数性能的影响规律。在仿真方面,基于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关键结构参数,通过ANSYS等仿真软件优化了MEMS微波开关的力学性能和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热学性能,从而确定MEMS微波开关和MEMS微波功率传感器的最优参数;通过HFSS等仿真软件优化了MEMS微波定向耦合器和MEMS微波驻波计的电磁分布和微波性能,以实现其低反射损耗、低插入损耗、高隔离度和较稳定耦合输出的性能。在工艺方面,开发了一种与Ga As MMIC工艺兼容的MEMS微波驻波计的制备流程;其中,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干法刻蚀衬底背面,形成MEMS微波驻波计的衬底膜结构,使得热阻增大,进而提高其灵敏度;采用氧气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工艺去除光敏聚酰亚胺牺牲层,形成高质量的MEMS双端固支梁。在实验方面,设计在线式MEMS微波驻波计的测试方法并搭建测试平台,对制备的芯片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实验可得,当MEMS微波驻波计处于检测状态时,在Ka波段内反射损耗S11≤-18.9 d B,其中在31.7 GHz处出现最小值,其为-40.6d B,而插入损耗S21在-0.8~-1.5 d B范围内;当MEMS微波驻波计处于非检测状态时,在Ka波段内测量反射损耗S11≤-18.5 d B,其中在32.2 GHz处出现最小值,其为-59.9 d B,而插入损耗S21在-0.7~-1.4 d B范围内;当MEMS微波驻波计从检测状态转换为非检测状态时,在Ka波段内反射损耗变化不大而插入损耗的绝对值变小,表明该MEMS微波驻波计实现了状态转换功能和在线式检测;当输入微波功率在0~500 m W范围内时,在MEMS微波驻波计的耦合端和隔离端处测量的输出热电势与输入微波功率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了该MEMS微波驻波计能够在较高功率下正常工作;当MEMS微波驻波计的输出端连接驻波比分别为1.2和3.0的微波负载时,在其耦合端和隔离端处测量的灵敏度均随驻波比的增大而增大,从而验证了该MEMS微波驻波计的设计有效性。因此,本论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在线式MEMS微波驻波计的设计理论和实现方法,能够满足当前微波通讯和雷达系统的在线自检测需求,并为其它MEMS微波器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针对水泥生产流程工业的经营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愈发重视并将流程工业系统的控制与优化作为改革方向。但由于常见的水泥系统具有强耦合、大时滞以及非线性等特点,传统的控制方法无法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智能优化控制思想应用于水泥生产系统,设计一种基于递归多维泰勒网的动态实时优化与模型预测控制集成的双层优化控制方案,在双层结构的上层优化层利用递归多维泰勒网能够拟合系统动态特性的优点,
CoCrFeNi高熵合金具有高的强塑性以及韧性,且适用温度区间宽,有望作为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但其耐磨性能有待提升。本研究采用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CoCrFeNi高熵合金以及碳掺杂的CoCrFeNi基高熵合金,并进行了均匀化热处理、锻造以及锻造+退火处理,改变合金微观组织。选定合理的试验参数后,探究了显微组织对CoCrFeNi高熵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碳化物含量、形貌对碳掺杂CoCrFeNi基高
学位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将持续从化石能源向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转型,而天然气在其中承担着桥梁作用。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热水器在继“西气东输”、“煤改气”等工程后又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燃气热水器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加热时间慢和水温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大大影响使用舒适度,而使用舒适度是目前燃气热水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温度控制作为燃气热水器使用舒适度的关键,如何提高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正在逐年上升,已发展成为了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以其简单、快捷、无创等特点开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特别是CTA技术在颈部血管成像方面的应用,在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等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案。然而,常规CTA检查产生的高电离辐射及碘对
随着清洁能源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世界各地均在大规模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组件的质量、运维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隐裂作为一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缺陷类型,其检测算法不仅对生产场景、还包括运维场景,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尤其是针对多晶光伏组件的隐裂检测,由于其背景具有复杂的絮状物,易对隐裂检测产生干扰。本文基于合作单位提供的光伏组件图像数据,对隐裂检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
西林瓶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包装粉末状药剂的容器,在西林瓶的灌装生产流程中,易发生磕碰现象导致裂纹,斑点等缺陷,影响西林瓶内药品的品质。现阶段,国内拥有灌装西林瓶生产线的厂家,绝大多数还在使用人工检查的方法检测缺陷。因此西林瓶表面缺陷研究对于提高生产力和药品包装质量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围绕生产线灌装西林瓶的缺陷检测和分类展开,基于图像处理算法对西林瓶表面区域进行缺陷特征的提取和分类,研究主要的创新点和工作
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方便、快速的测量与疾病相关的生物分析物,在个性化医疗和临床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作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柔性电极的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一种简单并且低成本的方法加工柔性电极,并将其与自主设计的恒电位电路集成在一起构建了用于监测汗液中抗坏血酸含量的集成柔性传感平台。该平台成功实现了对溶液中抗坏血酸的监测,并且具有很好的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具有较强的异形结构成型能力以及较高的材料利用率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金属增材制造成形过程比较复杂,在材料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会对试件晶粒形态以及尺寸产生影响,而增材制件的晶粒尺寸直接影响制件的性能。通常,金属晶粒尺寸的检测大多采用破坏性的金相法,需要在断面上多个视场进行测量,检测周期较长,因此开发一种准确、高效、无损的检测手段具有重
以黑磷、硅烯为代表的四、五族单元素二维材料(即X-烯)因具有介于石墨烯和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之间的可调节带隙,愈发受到二维材料及器件研究者的关注。铋,作为第五主族最后一个元素,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巨磁阻效应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等独特的物理性质。理论预测,当铋的厚度小于30 nm(即二维铋)时会发生半金属向半导体的转变;同时,比表面积的增大将提高对表面电荷电位感应的灵敏度。因此,二维铋有望应用于场效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