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足底贴治疗偏头痛缓解期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13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观察温肾足底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偏头痛缓解期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研究类型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通过网络广告及门诊招募,对招募的5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入组后对患者进行足底贴或安慰剂进行治疗,每周使用药物3次,疗程为4周,停药4周后随访1次。研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4例脱落,最终有48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本研究主要疗效观察指标: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次要疗效观察指标: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及减半率、头痛发作程度、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RO量表)等。结果:综合主要疗效指标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在ITT和PPS中的结果,认为在治疗4周时,两组间头痛发作次数减半人数存在差异,提示温肾足底贴治疗有效。次要疗效指标:①发作次数:在治疗4周及随访时,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②头痛发作程度为VAS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ITT和PPS中头痛发作次数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治疗4周及随访时,治疗组头痛发作程度(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③头痛发作天数及减半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在ITT和PPS中进行比较,在治疗4周及随访时,治疗组头痛发作天数较对照组减少;④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4周及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可进行比较(P<0.05),故而结论为在治疗4周及随访时,治疗组头痛发作天数较对照组减少。通过分析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PRO量表),可证实温肾足底贴可降低患者的部分症状情况,对偏头痛患者病情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PRO量表可分为头痛情况、躯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及功能状态各项目,可以将自我感觉评价引入到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临床中常常运用于评价患者主观感受。本研究通过PRO量表对患者的偏头痛情况进行评价,较明显的改善从治疗4周开始出现,主要疗效指标及次要疗效指标均有改善,温肾足底贴可降低PRO量表的评分,对于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有明显疗效。结论:1.依据“上病下治”理论,温肾足底贴敷可改善偏头痛的头痛发作情况,丰富了头痛外治法的临床应用意义;2.温肾足底贴在改善偏头痛临床表现及停药后改善偏头痛发作情况上具有明显疗效;3.同时根据试验中患者的反馈和数据收集,温肾足底贴敷在偏头痛的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简、便、廉、易的特点。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和意义:(1)梳理及分析《黄帝内经》的时间相关病势思想。时间相关病势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思想的梳理,有助于厘清时间相关病势思想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理解《伤寒杂病论》及后世著作中的相关思想。(2)梳理及分析《伤寒杂病论》的时间相关病势思想。《伤寒杂病论》中的时间相关病势思想最为贴合临床实际,值得直接借鉴。(3)明确《伤寒杂病论》对《黄帝内经》的时间相关病势思想的继
学位
目的通过以高血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献县中医医院脑病科2020年09月至2022年08月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合并疾病、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按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将其分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参照《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判断患者中
学位
研究目的 通过对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气滞证及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证候研究,及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原因、HP感染等因素的观察与数据分析,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的诊断规律。研究方法前期研读了大量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200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经胃镜和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根据相关的中医诊
学位
目的:总结并研究娄锡恩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及诊疗经验,结合跟师心得及对娄锡恩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访谈,进一步梳理其辨治思路,并深入探讨其学术思想,以期对临床中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由娄锡恩教授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并予辨证用药,且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的患者病例。将病例数据进行整理、规
学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名医危北海教授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总结出核心药物组,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核心药物组中药治疗CAG的作用机制,以期为CAG的临床治疗或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危北海教授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疗CAG病例共计272例,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基于统计分布、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危北海教授诊疗CAG的临床经验及潜在的用
学位
研究目的: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金银花作为“中药抗生素”,在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研究甚广。因此,金银花提取物的干预可能会提高CAR-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降低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 S)反应的发生,调节CAR-T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CAR-T细胞的增殖,并促
学位
该文概述了同情疲劳的概念、构成和表现,介绍了同情疲劳的评估工具、同情疲劳发生率及对儿科护士的影响,并分别从个体、组织层面提出儿科护士同情疲劳的干预措施,旨在引起儿科护士对同情疲劳的重视,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草药,用途广泛。甘草酸,甘草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同时也是甘草质量评价的标准之一。本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测序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3-羟化酶(Beta-Carotene 3-hydroxylase,CRTZ)、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3-O-methyltransferase,COMT)和类黄酮 3’-单加氧酶(Flavonoid 3’
学位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严重代谢性疾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我国是世界上T2DM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T2DM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其高发病率以及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巨大威胁。中医将糖尿病列为消瘅、消渴之列,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众多治疗糖尿病的宝贵经验。甘草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大宗药材之一,素有“国老”的美誉。
学位
中医认为“血瘀”贯穿“消渴病”始终。临床观察发现,已出现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存在血瘀证候,其并发症也多表现为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等,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改变。由此拟探讨TAT、PIC、TM、tPAI·C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来自于2020年4月~2021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