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液态Ag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伴随着化石能源的燃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开发热电材料为解决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的浪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热电材料能直接将废热转化为电能,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热电材料可制备成可穿戴柔性热电器件,它们工作在300-500 K的温度范围内;另一方面热电材料可制备成热电发电机,工作在500-700 K温度范围内,有效的利用了工业和汽车领域中产生的废热。因此开发中低温热电材料相比于高温热电材料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市场。在各种热电材料中,类液态热电材料因其固有的、极低的晶格热导率,可调的电学性能和不错的热电性能而受到研究人员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中低温类液态材料的热电性能依然远低于高温类液态材料的热电性能。而且中低温区类液态材料多为Ag基热电材料,所以需要进一步优化Ag基材料的热电性能。因此本文以低温Ag2S和中温Ag Cu Te为研究对象,从热电性能、热稳定性、机械性能这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通过掺杂、合金化和复合碳化物等手段,协同地提升它们多方面的性质。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一、合金化工程协同优化Ag2S的热稳定性和热电性能。通过合金化不同的元素和化合物来改变Ag2S的相变温度,避免其在应用温度范围内出现相变,以此来进一步提高Ag2S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只有Cu-Se共合金化Ag2S样品的热吸热峰消失,这表示Cu-Se共合金化成功地抑制了Ag2S的相变。因为相变得到抑制,所以Ag1.8Cu0.2S0.5Se0.5样品在300-500 K的温度范围内未出现性能的突变。此外,正电子湮没实验结果表明,Ag1.8Cu0.2S0.5Se0.5样品中Ag/Cu空位浓度增加,载流子浓度从1014 cm-3提升到1019 cm-3,这大幅度优化了其电学性能。样品中Cu的二次相和大量游离的Ag/Cu离子增加了对声子的散射作用,这使得在整个温度区间内Ag1.8Cu0.2S0.5Se0.5的晶格热导率大幅度降低。最终,Cu-Se共合金化工程将Ag2S的ZT从0.03提升到了0.27,同时还抑制了相变显著地优化了其热稳定性。二、多层次纳米结构的构建对Ag Cu Te热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掺杂Cu2Se在Ag Cu Te基体中构建多层次纳米结构,从而最大化了声子的散射效率,极大地降低了晶格热导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掺杂Cu2Se后,样品中形成了额外的相界、多条莫尔条纹和规则的纳米相。Cu2Se和Ag Cu Te之间的晶格干涉在基体中产生了莫尔条纹,进而引入了高密度的位错和强的应力场,这些缺陷能强烈地散射中高频声子。另外不同尺度的纳米Cu2Se相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中,同样对中高频声子起到强的散射作用。在600-800 K的温度下少量的Cu2Se溶解后使得Se进入Te位置,增强了Ag Cu Te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溶解后产生的Cu+离子参与了电输运,这优化了电学性能。最后,在723 K时,Ag Cu Te-1%Cu2Se样品的热导率达到最低值为~0.45 Wm-1K-1,这远低于已发表的Ag Cu Te基热电材料热导率的平均水平。同时,在523-723 K之间,Ag Cu Te-1%Cu2Se样品的平均ZT达到了1.13。这个工作为进一步降低Ag Cu Te基热电材料的热导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三、复合纳米Si C协同优化Ag Cu Te的机械性能和热电性能。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的Ag Cu Te/Si C复合热电材料。样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Si C后显著提升了Ag Cu Te的机械强度和热电性能。纳米Si C不仅细化了Ag Cu Te的晶粒,而且还促进了Ag2Te二次相的非均匀形核,这使得基体中产生了大角度晶界缺陷。高分辨透射电镜显示了纳米Si C均匀的排列在晶界上,它们像衣服上的纽扣一样紧紧地扣在两个不同的晶界之间。这种纳米Si C的钉扎作用增强了晶界之间的作用力,显著提升了Ag Cu Te的机械强度。此外,纳米Si C在Ag Cu Te基体上产生了大量的刃型位错和强的应力场。强应力场会导致样品的缺陷畸变能增加,这为Ag Cu Te中Ag/Cu原子逃离晶格位置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从而导致Ag/Cu空位数目增多,电学性能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基体中存在的刃型位错、强的应力场和Ag/Cu空位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能显著地抑制热声子的传输,极大的降低了Ag Cu Te的晶格热导率。最终,由于Si C的钉扎作用和晶粒的细化,使得Ag Cu Te/0.2%Si C样品的维氏强度提升了~20%。Ag Cu Te/0.2%Si C样品的ZT值提升了~40%,在723 K时它的ZT值达到了1.32。
其他文献
全无机铅卤钙钛矿CsPbX3(X=Cl,Br,I)量子点(PQDs)作为一种新型的量子点材料,具有一系列优异的光学性能,如吸收截面宽、发射谱线窄、发光量子效率高、发光峰位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任意调节,以及结构相对稳定,便于制备等优点。在照明与显示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青睐,逐渐成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但是,铅卤钙钛矿PQDs遇水、氧和热的稳定性不好,尤其以
学位
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燃料的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探索新型的、环境友好的能源材料已经成为当前迫切的事情。热电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材料,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直接的相互转换而无需移动部件或排放物,受到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然而,低的转换效率限制了热电材料的广泛应用,热电转换效率由无量纲热电优值(ZT)来衡量:ZT值越大,转换效率越高。近年来,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
学位
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简称MCP)是一种二维电子倍增元件,具备时间响应快、增益高、均匀性好等特点,可以探测电子、离子、X射线等荷电粒子和含能光子,被广泛应用在微光夜视仪、质谱仪、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以及空间粒子探测器等科学仪器中。目前MCP已经在国防科技、生物医疗以及天文物理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虑到中国空间站部署的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igh Energ
学位
具有优良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比如光调制器、饱和吸收体、光开关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光电器件的响应速度、工作带宽、非线性极化率等参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具有优异非线性光学性质的材料对光电器件的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常见的二维层状材料包括石墨烯、黑磷、过渡金属硫化物、钙钛矿等。石墨烯作为最典型的二维层
学位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这些治疗方式存在创伤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因此,寻求针对癌症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上述几种疗法的联合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其中,光热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热转换剂在合适波长光源激发下产生热量,使局部温度升高到一定阈值后,可导致肿瘤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学位
随着世界各国对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改革,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综合的、关键的能力和素养。论证探究式教学(Argument Driven Inquiry,简称ADI)是一种将科学论证与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以论证来驱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展开论证、撰写研究报告等八个环节,相关研究表明该模
学位
三维(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效率从3.8%上升到如今的25.7%,可见其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稳定性一直阻碍着三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的发展。准二维Ruddlesden–Popper(2D-RP)钙钛矿由于其优异的稳定性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2D-RP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同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相比仍相差较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制备高质量的2D-RP钙钛
学位
在团簇尺度下,掺杂金团簇呈现出许多与金块体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在材料科学、传感器件、生物技术、医学、催化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金-碳族元素掺杂团簇的理论研究对实验制备此类团簇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此前的研究结果表明AuSi4中具有与硅氢化合物同样强的共价键;Au2Si6具有显著的三维芳香性,并具有σ+π双键特性;金-炔基单元的催化剂中Au-C键的强度和键级之间成反比关系,显示出金-碳族元素
学位
显示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之窗、智慧之窗,而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s,TFTs)则被誉为现代显示技术的“粮食”。TFTs作为显示器像素的有源开关和驱动的核心组成部件,广泛应用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AMOLED)等平板显示器,而TFTs的迁移率和稳定性是决定显示技术面向产业化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高分辨率、高帧
学位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能源储备量的下降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主要障碍。而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与生产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案之一。研究表明,优秀的光催化剂应该具备以下几点:高效的光吸收效率、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以及转换效率等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单一组分的半导体很难同时达到以上几点的要求,于是,多元复合光催化剂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