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通俗小说中的悖论——《达·芬奇密码》的文本和文化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芬奇密码》广为全球读者熟知,它的销量甚至超过《教父》和《廊桥遗梦》。本论文从《达·芬奇密码》的后现代性和通俗性两方面对其文学性进行研究。文本中的宇谜游戏贯穿始终,这些精心设计的宇谜往往指向于缺失的所指。寻找圣杯就是一个解谜的过程,但其最终的谜底却是开放的,不确定的,没有传统侦探小说的封闭的结局:同时《达·芬奇密码》与《圣血与圣杯》、《福音书》等文本通过指涉、引用、戏仿、移位的方式构成互文的关系。而文本的通俗性则从丹·布朗所言的言简意膜的小说语言,融历时与共时于一体的叙事模式和悬案情节三个方面来论证。
  《达·芬奇密码》在世界范围内的畅销还在于小说所引发的文化论战:丹·布朗的王牌在于他宣称基督教历史上最大的秘密是耶稣与抹大拉的马利亚的婚姻,他们甚至有血脉成为法国的墨洛温王朝的统治者。这种对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公开挑衅为基督教各教派所不容。不过福音书中有十二次之多地提及抹大拉的马利亚,特别是约翰19:25-27,足以表明耶稣与抹大拉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而丹·布朗试图用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画,伪福音书作为论据来佐证他的观点,本文证实这些论据是不可靠的。
  在小说的文本和文化研究中,作者揭示研究的文本与收集材料中存在的相互抵梧的悖论之处。本文侧重于对这些悖论的阐释:论证了后现代性与通俗性合流的创造模式的合理性;历史题材小说中真实与虚构情节并存的现实性以及文化研究的复杂性。《达·芬奇密码》是部精彩的小说,但如果认同小说中对基督教早期历史改写的可行性,则是忽略了小说与基本史实的区别。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税种较多且金额巨大,在税务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非常大的税务风险,这就对商业银行的税务风险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基于此,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探讨了商业银行涉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涉税务风险内控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文学史是当今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下辖诸多子课题,文学史的分期问题研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编撰的英国文学史(通史)著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著作中分期实践的类别和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与归纳,从中挖掘中国学者对英国文学史进行分期时所遵循的标准和指导他们进行分期的理论观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学者在英国文学史的分期上有自己的标准、观念和方法,他们已成功地构建了中国模式的英国文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文化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它开始影响我国的翻译研究,在它的推动下,我国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文化转向”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努蒂从文化层面上提出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他认为,以往的西方翻译传统是以种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在翻译弱势文化时往往不顾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采
学位
交际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成为了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从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交际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解读人们在经济全球化的交际行为并促进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和沟通。文章选取了温州和硅谷这两个城市作为比较对象,以它们各自的创业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创业文化中的社会交际模式的比较,为这两种区域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交际有着很深的哲学根源。交际和理性密切相关。逻各斯是西方理
学位
为了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实现立法目的,准确性历来是法律语言的灵魂与生命。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法律条文以及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语的现象俯拾皆是。因为立法者不可能预测到法律活动中所有会发生的事情,只能运用模糊词语来增强法律语言的自由度从而扩大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法律语言中模糊性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维护了法律的稳定,不仅为辨证推理的使用、创立新的法
学位
本文运用Lakoff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语篇分析。Lakoff和Johnson创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认知语言学界已有很大影响,运用这一理论进行语篇分析已有一些学者(冯晓虎2004;廖美珍2006;任绍曾2006;张昂、张德禄2007)在尝试和探索.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从隐喻概念到语言表达是一个连贯的系统。概念隐喻是人们的思维模式,语言形式是它实现的一种手段。文学语篇是作家从概念思维到语言实现的集中表现,尤
学位
本文是一项在《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上运用学习策略训练的行动研究,讨论了学习策略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本文试图回答以下4个问题:  (1)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上应进行哪些学习策略的训练?  (2)学习策略训练如何促进大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  (3)学习策略训练如何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4)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地实施学习策略训练?  
学位
本文从意识形态角度探索19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下的梁启超翻译思想,通过分析其代表译作《十五小豪杰)),从而论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作用。本文借鉴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通过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使其符合译者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译者本人的意识形态,以达到译作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  勒氏理论通过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入
学位
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出发探讨诗歌翻译。通过阐释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翻译批评中检验其适用性,本文作者认为:功能派翻译可以也应该适用于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活动。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同,功能派翻译注重动态的翻译过程,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对等观”的“合适度”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多数传统翻译方法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现象和活动,而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行为理论出发,视翻译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学位
谁是翻译的主体?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困惑已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以前,译者始终处在边缘位置,得不到关注和重视。"文化转向"以后,人们逐渐认可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然而,对译者主体性的看法不能走向极端。比如,有些解构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认为,译者应该超越原文作者,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意愿来翻译。对此,本文认为人们在重视译者地位的同时,要避免产生这种极端的看法。  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