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分析工具的城市步行空间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虹口/杨浦区轨道交通站域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与交通网络的日益扩张,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网络通达性和城市步行空间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新建建筑大量侵占土地资源,割裂了城市步行系统的延续性。而以机动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系统忽略了行人在城市中的活动特点,步行舒适性和方便程度大打折扣。在这种城市建成环境条件下,更需要了解轨交站点周边的步行网络品质,为如何提高站域步行网络的总体舒适性打好基础。
  国内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步行行为的空间载体、步行道路的基本条件、道路网络的结构特征等方面,但相互之间的关联研究不多,尤其以行人步行网络与步行舒适性之间的关联性作为研究切入点更为稀缺。
  研究聚焦城市核心区步行网络这一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为轨道交通站域范围,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实地调研、专家问卷、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网络展开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网络研究方法流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空间形态量化分析
  通过形态量化分析工具对步行网络进行拓扑计算,依据生成步行网络穿行度、整合度及其他相关参数的可视化图像,结合对上海虹口/杨浦区选取的研究案例所处城市环境属性的初步研究,探究现有城市步行空间网络的隐形使用逻辑,并总体评价各案例的优劣之处,从网络分析层面掌握各案例步行网络的基本情况。
  步行舒适性评价法的建立与评分
  以现有针对可步行性测度方法的研究所提出的测度要素进行整合与筛选,选取适用于上海城市环境的相关要素,介入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空间舒适性概念研究,并采用专家调查问卷的方式明确各评价要素的权重。结合实地调研和百度街景对研究范围内的各条路段进行评分,并通过ArcGIS软件生成评分可视化图像。
  轨道交通站域步行空间舒适性比较研究
  将形态量化分析和步行空间舒适性评分的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联性。最后,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和解读,对步行空间舒适性研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思路和启示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云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山川纵横,虽然贸易交通路径曲折但却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而交通的产生和持续性的作用给云南带来了不同文化的频繁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沿线的村落兴衰和建筑活动。那么商道沿线的风土建筑特殊的类型和要素是什么?他们是否具有突破民族界限的意义?这些特殊的建筑是否构成一个以商业文化为内核的群体?这个群体又与远离商道的风土建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自1843年开埠以来,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上海被分割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个部分,这种特殊的政治格局史称“一市三制”。三个行政系统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政治权力机构,相继形成了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的三套警务机构。这三套警务机构大相径庭,自成一体,在城市中同时运作。  “巡捕”是近代上海租界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警察的中文译名,“巡捕房”即当时租界的“警察局”。巡捕房作为近代上海租界地区的警务机构
学位
随着存量更新时代的到来,第一批福利住房制度下建设起来的老公房逐渐成为了城市中心的社会价值洼地,面对不断演变的城市更新策略,老公房却一直受复杂人口结构、混合居住类型的多方影响,社区改造进程迟缓,逐渐成为了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低收入居民的聚居地,各类非正规的、具有自发性的空间实践行为不断发生。  本文是上港小区城市空间研究的一部分,以“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自组织理论与自发性建筑
学位
城市高密度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高密度的发展道路。同时,城市更新的过程也会要求城市密度的进一步提高。生活圈模式作为我国住区今后的规划方式,必须适应我国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要求。为了增强生活圈模式在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的适应性,就有必要对生活圈的形态和合理密度水平进行研究。  本研究中,重点关注生活圈模式与城市高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城市高密度背景下生活圈可以
乡村语境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乡村建造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热点与话题。建筑师取代乡村建筑工匠,逐渐成为乡村建造的主要角色;乡村公共建筑作为乡村社会的“活力点”,其种类和形式也随着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我国各地出现了很多主要满足村民使用,同时兼顾乡村发展的乡村公共建筑案例。有的项目给乡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受到了乡民的欢迎,而还有些项目与乡村环境的结合度不够,在实际使用中
经济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危害。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诸多问题屡见报端,对健康的担忧成为困扰人们的重大难题,并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6年10月,我国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的五大建设指标,即:健康产业、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服务与保障,其中的健康生活和健康环境都与健康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纲要》不仅标志着建设“健
造自潞泽绸布商的洛阳潞泽会馆与晋东南(即潞泽地区)风土建筑有何种关联?“月梁式小额枋”是回答这一问题的重要线索。  洛阳潞泽会馆“月梁式小额枋”造型独特,其上的镂空透雕繁缛粗犷,运用了“八仙迎客”、“龙戏牡丹”、“麒麟玉书”、“衣锦还乡”等多种吉祥图案。不同于表观的方形边界,此种雕饰实际上由两块木——“立材”和“陪料”——分别施透雕再拼接而成。雕刻时上下部分严丝合缝,分层镂空,“立材雕花”底部需雕
学位
上海近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时期。西风东渐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语汇,它体现在社会的文化,生活行为,物质等各处。在建筑类型中,住宅建筑是人居住生活的外在体现,是生活行为与居住观念的实体化,住宅的研究不仅仅是探索建筑本身,更是深层次的探究住宅中人的居住行为,居住观念等。  在上海这个西方文化浸透最早最深刻的地方,文人群体在西风东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既是西方物质文明的早期接触者,也是西方精
学位
城市化进程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后,城市进入转型和向存量土地发展的阶段,中国城市急需更新以应对市场化社会经济的转型。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发展的开发运作矛盾日趋复杂:单幅土地中城市功能的多重混合、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如何有效融合、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界限等,城市设计实践所面对的挑战也变得更为广泛和多元。为有效解决转型期城市设计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城市开发管理方面提供一种协调
学位
城市土地价值、城市环境健康、城市空间安全,以及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城市的感知与城市形态的组合方式密不可分。街区尺度、建筑高度、建筑退界、建筑体量与细节等因素是城市形态最直观的外在表现,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这些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与城市建设法规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的生成和演变是在城市制度与法规的引导和控制下形成的。  在众多的建筑法规与技术管理规定中,退线(建筑退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