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公共建筑评价体系研究——以浙江松阳县三个案例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语境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乡村建造成为当下中国建筑界的热点与话题。建筑师取代乡村建筑工匠,逐渐成为乡村建造的主要角色;乡村公共建筑作为乡村社会的“活力点”,其种类和形式也随着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我国各地出现了很多主要满足村民使用,同时兼顾乡村发展的乡村公共建筑案例。有的项目给乡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受到了乡民的欢迎,而还有些项目与乡村环境的结合度不够,在实际使用中没有达到应用的设计作用。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究竟该从哪些维度出发,如何以合理科学的角度定量评判这类项目的成功与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公共建筑的演变和松阳县三个实际较为成功案例的研究,得出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公共建筑的评价因子,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成为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既是对建筑实践项目的总结,也为未来实践提供了设计参考,更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系统量化的参考模型。
其他文献
城市化进程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重、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程度加深,催生了社区邻里服务空间的大量需求,既有的社区邻里设施多为闲置或旧有建筑的重新利用,多数质量不佳有待更新改造,对其建筑更新和空间优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邻里设施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管理学和社会学领域,虽然对其空间属性方面的研究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对于既有设施的建筑更新改造方面仍然是较新的议题,缺乏现实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论证
学位
在城市内涝频发的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应对暴雨带来的城市灾害,由于是在初步阶段,多数研究和实践是关于暴雨雨水管理,并且围绕宏观尺度的海绵城市规划和微观尺度的海绵城市设施、构造展开,对于中观尺度的城市空间设计利用相对较少。  借鉴西方先发国家的经验,单一的雨水管理目标会逐渐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扩展,海绵城市设施将集约复合更多的城市服务功能。如何整合利用海绵城市技术对高密度城市空间进行塑造
学位
城市街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而街道安全是公共生活可以发生的基本条件,街道空间的安全性关乎城市各方面活动的良性健康发展。长久以来,针对安全工作,我国重在“治”而非“防”,常忽略在心理层面上,城市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迈进新的时期,研究如何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环境设计减少犯罪,创造安全宜人的街道空间等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主要研究问题展开了三个研究实验
学位
近年来小汽车的保有量在快速增长,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也为城市中心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以及环境问题。在TOD理论的影响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受到了许多城市广泛的推行,为了提高城市外围区轨道交通站点的辐射范围,P+R停车换乘的理念应运而生。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停车换乘,即诱导小汽车使用者换乘使用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了新兴的低碳出行方式受到重视。P+R停车换乘的推行和实践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具有较
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资源环境与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城市更新也一直成为各界热烈探讨的话题。城市更新在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土地,提升城市功能,激发都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环境,增强城市魅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在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的“底线思维”、“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要求下,城市更新也在逐步转变理念和方法,从有机更新的规划、政策、管理和行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一
都市生活压力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影响至关重要: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甚至为个体身心健康带来疗愈效果,提升公众健康水平。为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避免带给人们消极影响的城市空间出现,需要城市、建筑与室内设计等相关工作者对城市多样的人居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因此,对于人居环境中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物质因素及背后的疗愈
学位
云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山川纵横,虽然贸易交通路径曲折但却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而交通的产生和持续性的作用给云南带来了不同文化的频繁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沿线的村落兴衰和建筑活动。那么商道沿线的风土建筑特殊的类型和要素是什么?他们是否具有突破民族界限的意义?这些特殊的建筑是否构成一个以商业文化为内核的群体?这个群体又与远离商道的风土建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都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  
自1843年开埠以来,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上海被分割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三个部分,这种特殊的政治格局史称“一市三制”。三个行政系统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政治权力机构,相继形成了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的三套警务机构。这三套警务机构大相径庭,自成一体,在城市中同时运作。  “巡捕”是近代上海租界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警察的中文译名,“巡捕房”即当时租界的“警察局”。巡捕房作为近代上海租界地区的警务机构
学位
随着存量更新时代的到来,第一批福利住房制度下建设起来的老公房逐渐成为了城市中心的社会价值洼地,面对不断演变的城市更新策略,老公房却一直受复杂人口结构、混合居住类型的多方影响,社区改造进程迟缓,逐渐成为了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低收入居民的聚居地,各类非正规的、具有自发性的空间实践行为不断发生。  本文是上港小区城市空间研究的一部分,以“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自组织理论与自发性建筑
学位
城市高密度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走高密度的发展道路。同时,城市更新的过程也会要求城市密度的进一步提高。生活圈模式作为我国住区今后的规划方式,必须适应我国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要求。为了增强生活圈模式在高密度城市背景下的适应性,就有必要对生活圈的形态和合理密度水平进行研究。  本研究中,重点关注生活圈模式与城市高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城市高密度背景下生活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