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波段罗特曼透镜多波束天线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便捷化日益增长的需求,让多波束天线在5G通信、汽车自动驾驶、遥感等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罗特曼透镜是一种常用的多波束成型网络,拥有多个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由于其设计基于等光程原理,故罗特曼透镜多波束天线有着宽频带、波束指向不会随频率变化而改变等优点,且由于制作成本低廉、设计方便,目前已被应用在通信、电子侦察等领域和多种类型的雷达中。首先,本文详细地阐述了罗特曼透镜的基本原理,并且对其设计方程进行了解析,给出了罗特曼透镜的设计方法以及分析了实际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实际的设计做出了铺垫。其次,本文以微带形式的罗特曼透镜多波束天线为例,从变量的分析与确定开始,逐步进行建模和相应的仿真。最终实现了中心频率为15GHz,具有7波束端口、8阵列端口,最大扫描角度为32°的微带罗特曼透镜多波束成型网络,仿真结果显示阵列端口的幅度起伏范围在±2.5d B内,相位递增(递减)量的平均值分别约为101°、69°、36°和0°,且实物测试的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高。紧接着采用了矩形微带天线阵列与微带罗特曼透镜多波束成型网络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显示波束指向分别为±31.4°、±21.2°、±10.4°、0°,波束增益在12d Bi左右。随后,针对上一部分设计所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基片集成波导(SIW)罗特曼透镜多波束天线的设计。其中还利用SIW的原理以及特性,完成了锥形微带线-SIW转换结构、不等宽SIW移相器、4缝SIW缝隙天线阵列的设计。并且提出了一种利用脚本程序对不规则SIW结构进行建模的方法,简化了建模过程。最终实现的SIW罗特曼透镜多波束天线中心工作频率为15GHz,拥有9个波束端口、10个阵列端口、8个虚拟吸收端口,仿真结果显示波束的指向分别为±35.0°、±25.9°、±17.3°、±8.8°、0°,波束增益约为20d Bi,并采用多探头球面近场天线测试系统对实物进行了测试,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较为吻合。此后还对多端口同时馈电的低副瓣实现方式进行了简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后,总结了在两种形式的罗特曼透镜的设计、分析、建模等方面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意义,并对后续的改进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雷达系统识别人体目标的研究工作已经在多个领域广泛展开,包括国防、医疗以及体育应用。为了识别和分类目标,研究目标的各种运动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是关键。在早期研究阶段,多依赖于应用专业领域知识设计出分类的特征,这限制了算法的可扩展性。因此,考虑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来克服这种局限性。本文使用毫米波雷达探测运动人体,收集反射回波,运用时频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微多普勒特征,将深度学习算法直接应用于微多普勒
阵列信号处理在军用和民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声纳、电子对抗和地震勘探等领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问题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DOA估计方法大多基于信号子空间进行计算,这些方法对信噪比及快拍数有较高要求。因此,为了克服传统DOA估计方法的缺陷,同时突破Nyquist采样定理的限制,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理
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无线通信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导致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传统无线频谱资源分配方式采取静态频谱分配策略,无法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为了克服这一弊端,研究者基于动态频谱共享理念提出了能够大幅提高频谱利用率的认知无线电系统,而频谱感知技术就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基础技术之一。现有的窄带频谱感知方法大多有着成熟的技术,然而带宽的差异使其无法直接应用于宽带频谱感知问题中。不断
Drinfeld-Sokolov方程簇在可积系统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构造把无穷维李代数的理论和可积系统领域联系在了一起,并进一步地和其它许多数学研究分支产生了联系.简单地说,对任意一个给定的仿射型李代数和其Dynkin图上的一个固定的顶点,都可以给出一个相应的可积方程簇.这些方程簇都是哈密顿系统,其中大部分还可以表示成标量Lax方程的形式.对于非扭的仿射李代数来说,其对应的Drinfeld-
扩频信号因其具有有低截获率、抗干扰和码分多址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通信、民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不同领域。由于扩频信号在多领域的应用,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所经历的信道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合作通信场景,扩频序列对接收端是已知的。所以可以利用扩频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解扩,从而得到发送信息。但对于盲解扩场景,扩频序列未知加上信道环境的复杂性,使得获取传输信息难度变大。因此,研究在复杂信道环境下的扩频信
射频发射机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对通信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今迈入5G通信时代,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期望,需要使用各类高效频谱调制技术,这使得射频发射机系统的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双输入Doherty发射机是近年来各类效率增强技术中的一位新星,得益于其带宽大、效率高、电路复杂度低等优势,有望成为高效率、高性能的射频发射机架构。然而该发射机系统的输出线性度很差,阻碍了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与
为了满足无线通信中数据速率爆炸式的增长需求,未来的5G基站所支持的信号带宽将达到数百MHz。对于宽带零中频发射机来说,I/Q不平衡和功放非线性是影响其发射性能的两个主要失真来源。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测试仪器,本文搭建了一个可用于宽带信号的功放非线性特征测试平台,并基于该平台研究了发射机中I/Q不平衡和功放非线性相关的数字校正技术。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介绍了本文搭建的功放非线性特征
信号波达方向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始终是雷达系统目标探测、目标追踪、轨迹合成等的一个重要测量参数。DOA估计算法也一直都是阵列信号处理的热门方向,基于不同理论的测角技术层出不穷,而其中绝大多数的算法都是建立在理想阵列模型下。但在实际工程中落地实现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阵列非理想因素,这些阵列误差的存在使得算法模型失配,DOA估计精度降低。为了进一步的工程实用化,本文对阵
近年来,雾霾天气下的交通事故率占总交通事故率的比重逐年上升,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使得人们的出行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特别地,低能见度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汽车前方的雾霾能见度检测方法做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雾霾能见度检测设备或方法难以实现实时动态检测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阈带分割的公路雾霾能见度动态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获
随着电子信息对抗与干扰技术的发展,干扰信号的抑制对电磁战场中的有效信息传递,敌方目标的探测识别有重要意义,甚至能成为电磁战场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论文结合某所实际项目需求,研究了干扰认知及认知情况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其中重点研究了基于接收信号的干扰认知方法以及干扰认知的硬件实现。结合干扰认知的硬件处理流程,研究了基于CORDIC的数字下变频,多相滤波器的信道化以及基于能量检测的干扰检测和参数测量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