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韧调质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泊链调质钢在海洋工程中主要起固定作用,是海洋工程设施系泊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大船级社认证的最高级R5系泊链调质钢虽然具有抗拉强度≥1000 MPa,-20℃冲击功≥58 J的优异性能,但还不能满足某些特殊深水工程的性能需求。研发新型的高强高韧系泊链调质钢已迫在眉睫,在深水石油开发和远洋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为此,针对深水钻井平台对高级系泊链调质钢的性能需求,本研究开展了抗拉强度≥1110 MPa,-20℃冲击功≥110 J的新型(R6级)调质钢的研究工作。本文在优化设计钢中合金元素Cr、Ni成分的基础上,对新成分系泊链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摸索。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开发出抗拉强度达1162 MPa,-20℃冲击功为138 J的新型系泊链调质钢,并对其工业化条件下试制的Φ90 mm棒材进行了强韧性测试。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设备对钢中马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的微观形态及内部精细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实验钢中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并对钢中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相变机制及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20℃×1 h+600℃×1.5 h,该热处理制度下,工业试制钢的抗拉强度Rm达1130 MPa,-20℃低温冲击功Akv达154 J,屈强比为0.904,实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2)实验钢经过调质处理后,棒状合金渗碳体、椭球状或球状的M23C6型碳化物弥散地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原板条界及α-Fe基体上。高温回火后,组织中板条界大量消失,但α-Fe仍以板条状为主,板条状内部存在高密度位错和纳米级析出相。小角度晶界大量消失、大量纳米级析出相弥散析出、板条状α-Fe和板条内高密度位错是实验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主要原因。(3)实验钢的CCT曲线中主要存在贝氏体相区和马氏体相区,只有极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区。试样冷速由0.1℃/s逐渐增大至20℃/s时,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由粒状贝氏体向上/下贝氏体、再逐渐向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转变,钢的临界淬火速率约为2℃/s。(4)奥氏体以0.1℃/s~1℃/s缓冷至室温时,形成两种不同形态的贝氏体,即粒状贝氏体和板条状贝氏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中的多边形铁素体基体于奥氏体贫碳区以块状方式形成、长大,颗粒状组织不规则地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当冷速达0.7℃/s时,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大量形核,以板条形式向晶内长大,且板条内存在较高密度的位错。(5)冷速大于2℃/s时,过冷奥氏体发生完全的马氏体相变,相变产物为板条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过冷奥氏体冷却至Ms以下时,迅速发生马氏体相变,优先转变为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的板条马氏体;随奥氏体过冷度继续增加,富碳奥氏体转变为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和少量孪晶马氏体的针状马氏体。此外,钢中的针状马氏体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自回火,纳米级碳化物弥散分布在马氏铁素体基体内。(6)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马氏体体积分数f和温度T的关系式为f=5.33 1+1.400×10-2T。
其他文献
钨具有密度大、膨胀系数低、高温强度高等特点,在国防、医疗、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钨的熔点高、室温脆性大,采用传统制造方法制造复杂构件存在着极大挑战。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e,AM)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革命性的近净成形技术,利用电子束、激光等高能热源熔化金属粉末,通过逐层堆积的方法实现零件的直接制造,具有无模具、成型周期短、近净成形等优点。其中,电子束选区熔
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洁净、细晶、均质铝锂合金锭坯制备基础研究》(U1608252)的一部分,旨在根据我国铝锂合金发展的需要,开发铝锂合金熔炼的坩埚材料涂料和热顶材料涂料。选择321不锈钢为钢坩埚材料基材,磷酸盐为粘结剂,氮化硼和氧化钇为骨料,考察了涂料的配比、烧结方法、涂料抗热震能力及涂层在纯铝、Al-(1.5-2.5)wt.%Li合金液中的溶蚀行为。选择中耐一号和硅酸钙耐火材料为热
先进高强钢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锰钢属于第三代先进高强钢,是目前高强钢研究领域的热点。中锰钢优良的力学性能归因于其在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即亚稳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能够显著提高加工硬化率和塑性。影响TRIP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稳定性。采用奥氏体逆相变退火工艺在室温下可获得较高含量且稳定的残余奥氏体。此外,在中锰钢中加入Nb、V、Ti等微合金元素能够起到
CuCr合金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结构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及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备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阻焊电极、触头材料、电工插头等产品。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CuCr合金的综合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合金的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是一对相矛盾的特性,传统提高CuCr合金性能的方法主要是固溶及时效处理,由于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固溶强化作用受到限制,抗拉强度不太理想。CuCr合
马氏体不锈钢常用于高应力的腐蚀环境下,但常用的淬火—回火处理方法下很难达到良好的强塑性配合。通过淬火—配分工艺获得低碳马氏体+富碳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能够获得良好的强韧性配合。本文先以商业化20Cr13钢为研究对象,探索淬火温度以及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等Q&P处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对应关系;通过盐雾模拟腐蚀环境实验、电化学实验对几种Cr13型马氏
由于材料微型化的蓬勃发展,块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已不完全适用于小尺寸材料。所以,近年来关于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建立了很多相关模型用以解释尺寸效应,但位错滑移模式对材料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的影响却鲜见报道。本文选取了三种Mn含量(5、10、20 at.%)的Cu-Mn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拉伸和疲劳行为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Cu-Mn合金的单向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样品厚度的减
超快冷技术(UFC)作为新一代TMCP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钢铁行业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超快冷技术在改善钢材的组织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加强材料组织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生产出高品质高规格的工业产品。超快冷设备进行射流冷却过程中,主要使用狭缝式喷嘴和高密快冷喷嘴组合的方式,本课题在狭缝式喷嘴装置中加入可以产生自激脉冲射流的振荡腔结构,利用脉冲射流的蓄能输出特点,研究狭缝式自
由于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不仅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强韧性,还减少了合金元素的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广泛应用于各种磨损场合。但是,国内厂家生产的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存在合金含量普遍较高、可生产产品硬度等级普遍较低、低温冲击韧性差等缺点。因此,对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微合金化的方法,对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进行了成分设计,研究了实验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通过TMCP及热处理工艺
随着冷轧技术朝着高强化、高速化的发展,产品表观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良好的板形是轧制领域永恒的目标,但在冷轧过程中,由于带钢宽度方向存在温度差异,带钢表面容易高次板形缺陷,故在轧制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带钢温度变化、带钢温度横向分布情况、钢卷温度场、轧辊温度场、温度干预调节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带钢温度场的影响,掌握了带钢温度场对板形的影响
利用AZ31B镁合金制造轻量化元件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AZ31B镁合金成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在室温下的成形性能较差。为了更好地解决AZ31B镁合金的成形问题,本课题探究了一种新的镁合金成形技术:镁合金薄板油浸液压温成形技术。该技术的成形原理是,先将含有AZ31B镁合金薄板的模具浸没在导热油中,然后快速加热导热油,使AZ31B镁合金薄板在适宜且均匀的温度下进行液压温成形,最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