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

被引量 : 38次 | 上传用户:haq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王德春1997:122)国俗语义研究涉及客体、文化、认知、语义四个方面。认知是语义形成和延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认知的方法对国俗语义进行阐释,可拓宽国俗语义研究的视野。这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认知语言学对国俗语义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即意义存在于基于认知模式而形成的概念系统中,是从语言符号到认知实体的映射,并且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概念语义的延伸或转移是通过隐喻、转喻实现的。本研究共分四个方面:一是国俗语义的性质;二是国俗语义产生的基本框架;三是国俗语义的建构;四是国俗语义的理解。从语言单位与其文化语义的关系上看,国俗语义表现为语言单位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即在民族心理、民族习俗、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伴随概念义而存在的语义延伸或转义,这些转义或引申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因此,国俗语义的本质属性为语言单位的民族文化附加性,分别表现为国俗语义的民族文化独属性、差异性、近似性、融合性。从认知角度考察,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国俗语义的归纳、对比分析,揭示了基本范畴词语和社会范畴是国俗语义的主要承载者,不仅最容易被掌握也最容易产生文化转义。从语言体系内部考察,语言单位中的词、词组、熟语和言语单位的交际用语、语篇均具有文化语义附加性。国俗语义,就其形式来说,产生于言语之中,主要源于言语修辞、民俗语言以及交际用语。就其内容而言,是民族文化性和认知的联想性的体现。国俗语义的产生一方面受民族文化因素如民族心理、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促动;另一方面也受基于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的促动,通过联想依据某文化下事物间的相似、接近关系,在隐喻和转喻等机制作用下发生的。据此我们得出了分析国俗语义的文化与认知的统一框架,即国俗语义的产生是文化因素和认知模式的双重作用的结果,是认知主体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对客体概念某一
其他文献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企业制造信息化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和实现企业敏捷车间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大不仅体现在我国农业耕种面积大,也体现在我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众多,而这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出农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劳动
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功能和等级决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港口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从很大程度上说,目前港口与城市的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在近几年里飞速发展,并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军事领域里。利用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DSP)能实现各种复杂算法,从而高质量的完成短波与卫星实
世界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探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过多年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
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土地市场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土地在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显现出来,土地市场在社会主义市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逐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随着教改的推进,基础教育中的许多问题突显出来。其中,许多教师对新课改的不适应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
本文主要围绕进一步提高复杂条件下野外地震采集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保证地震资料成像质量和降低三维地震勘探成本而开展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针对常规陆
动物饲料中使用最多的硒源是无机形式的亚硒酸钠,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亚硒酸钠因安全剂量范围小,毒性大,生物利用率低,并具有助氧化作用,会对动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一些
众所周知,软件危机极大地阻碍了软件工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工业的先驱们尝试着寻找新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危机。组件技术的出现为软件开发带了新的思路,并越来越得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