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自主”到技术“立法”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登·温纳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技术哲学思想广泛吸纳了埃吕尔、马克思、刘易斯·芒福德、马尔库塞等人的技术批判理论,特别是埃吕尔的技术自主论思想,温纳将之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但温纳不同意埃吕尔由此走向的技术决定论,依旧坚持技术自主性的立场。从技术自主性中,温纳引申出了技术的立法性,认为技术规定了我们的生活并限制了人的能力。基于此,温纳建议我们可以从克服技术对人立法、使人异化的基础上来重新设计并控制技术。温纳技术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正是其对技术自主性立场的坚持和对技术立法性观点的阐述,由此,他不仅为我们证明了人类技术解放的可能性,也为我们指明了人类技术解放的可行路径。本文以技术的自主性到技术的立法性为逻辑脉络,探究温纳技术哲学思想的逻辑进路,分四个部分展开介绍:首先,技术批判传统回溯。在其中,发现不同时期的不同文明对技术批判都出自大致相同的理由这一现象,在技术批判的现代热潮中引出温纳。其次,对温纳技术自主性思想进行解读。通过技术失控和“主——奴关系悖论”引出技术的自主性,通过技术自主性与技术决定论的比较指出温纳坚持技术自主性的理由,并由此引出“技术漂流”和“技术梦游”。再次,对温纳技术立法性思想进行解读。通过论证技术专家统治论的不可行引出技术的立法性,介绍技术立法性中技术秩序、“技术命令”与“反向适应”、技术性转化与合并、技术系统对社会的控制及对人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技术的立法性探讨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温纳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评析。尤其指出技术自主性中的“技术漂流”和“技术梦游”、技术立法性两个观点的闪光之处。本文力求在准确理解温纳原著的基础上,探究温纳技术哲学思想的逻辑进路;通过对温纳技术哲学思想的剖析,使我们准确理解技术的实质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由此,为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一些启发与思考。
其他文献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黎灼仁目前不少企业单位的会计资料不真实,造假帐之风蔓延。会计上弄虚作假的表现:一是偷漏国税。1994年全国“三查”查出的违纪资金204亿元中偷漏工商税125.7亿
【目的】系统梳理心理学理论在慢病依从性研究领域的应用状况,确定适用于“闭环式”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的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参与管理人群的参与体验和治疗依从性心理影响因素。整合文献调研和质性研究结果引入相关理论构念,采用多模型融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整合,建立理论模型假设。在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用于模型验证的量表,通过验证性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最终建立“闭环式”慢病管理高血压患者治疗依
小学语文学科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教学的基础内容,其中阅读能力是影响小学生阅读量与阅读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注意力、阅读理解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教师的引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当今社会在新课改背景与课标的要求下,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于是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应时而生,主题阅读教学是一种
鸡腿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可栽培食用菌,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以及抗氧化等优良特性。但其子实体在采摘后会出现自溶现象,严重影响了鸡腿菇的商业价值。本研究基于高
浅谈连锁经营的会计处理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蒋晓凤一、连锁经营的特点及类型连锁经营,是指众多小规模的、分散的、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零售、饮食、服务网点在总店的领导下
在近二十年,“形象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形象学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他们热衷于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去了解国家之间或是民族之间的形象认知,因此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研究成为了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此类文本就显得愈发重要了。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形象学的文本翻译,选取了英文学术专著Imagology Revisited作为翻译语料。该文本具体涉及到不同文化
谈资本保全及其在新财会制度中的体现吴俊资本保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法律上保全,即财产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第二层是指财务会计制度上的保全,即通常说的保本或保持所有者权益
论会计准则必须明确的限制性因素孟凡利,叶孟春1992年末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谨慎
为了保证连续墙内侧已建地铁站台的稳定和防水的要求,采用了多循环少进尺与多打孔少装药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来控制最大段的装药量,从而保证爆破拆除的震动和噪音控制在相应的国
“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的话题使与会代表表情严肃,面对“中国教育”四个字,感到“极其沉重”是共同的心声。这是今年9月27日在北京理工大学的论坛上的总体印象。无论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