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变异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干旱和洪涝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由于旱涝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左右,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因此,开展我国旱涝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提高气候异常的预测水平,从而减轻旱涝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我国急需研究的前沿课题。在热带印度洋,东印度洋暖池是印-太暖池的一部分,是全球海洋的“暖极”,它影响着季风水汽输送和雨带分布,从而对我国旱涝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但应指出的是,在以往有关海洋对我国旱涝影响研究中,大都使用海表温度(SST)作为基本海洋参数。由于SST受海面热通量的影响极大,因此在体现海洋的动力学过程方面,它远不如海洋热含量或次表层海温。然而,迄今人们对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异常场的年际和年代际时空变化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仍较少,而且对其影响的物理过程也知之甚少。因此,开展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年际和年代际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根据19502006年日本气象厅提供的月平均温、盐度资料、19502009年我国160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以及ERA-40和NCEP/NCAR大气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滤波、EOF、相关分析及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热带印度洋热含量距平场的年际和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热含量年际和年代际变率与El Ni?o‐Southern?Oscillation(ENSO)、印度洋偶极子(IOD)、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异常场的年际振荡模主要包括变化周期相近但空间结构不同的两个模态,这两个模态的振荡周期均为2-6a,但第二模态更像是第一模态的前期发展阶段。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异常场的年代际振荡模也主要包括了变化周期相近但空间结构不同的两个模态,这两个模态的振荡周期都为28a,但第二模态更像是第一模态的过渡阶段。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异常场的年际振荡模可能对ENSO和IOD有1-9个月和3-11个月的超前影响,而赤道印度洋纬向风异常是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年际振荡模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PDO则可能对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异常场的年代际振荡模有约8-11a的超前影响。2.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年际振荡第一模态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具有约9个月的超前影响,即当秋季热带印度洋热含量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为正(负)极值时,次年夏季江淮流域多(少)雨,而华南则少(多)雨。我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是由前秋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年际振荡导致的亚-印-太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和水汽通量变化引起的。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热带印度洋纬向风、Walker环流和西南季风等对水汽通量变化都有较重要作用。3.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异常场的年代际振荡对我国夏季降水也有重要影响,而其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东亚和南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来实现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偏少,海陆热力差增大,季风偏强,水汽输送增多,使得华北和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偏多,而长江中下游降水则偏少;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偏多,海陆热力差减小,季风减弱,水汽输送减弱,致使华北和华南地区的夏季降水减少,而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则增加。
其他文献
西北太平洋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第四纪末期以来冰期-间冰期所介导的海岸线变迁,使其成为海洋生物物种形成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物种分布范围不断缩小、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展保护研究刻不容缓。真江蓠Agarophyton vermiculophyllum(Ohmi)Gurgel,J.N.Norris et Frederic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一种广盐性的单细胞、双鞭毛真核绿藻。在强光、高盐等胁迫条件下,能大量累积β-胡萝卜素,是目前天然β-胡萝卜素最佳来源。同时,盐生杜氏藻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甘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规模化培养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主要采用二步串联法在自然浅塘(澳大利亚)或人工跑道池(以色列、中国、伊朗、印度等)中实现,即首先
长江口水域是一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河口水域。近几十年来,长江径流输送大量的营养盐入海,为周边海域提供大量营养物质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加重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赤潮等生态灾害频发。长江口水域营养要素迁移和转化,直接关联河口生态系统健康。针对长江口水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长江口 4个季节航次(2014年2、5、8和11月)和5个年度航次(2014、2015、2016、2017和2018
学位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利用一条短的DNA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识别和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以用来对物种进行鉴定,明确生物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还有可能成为群落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有效手段。对大多数后生动物来说,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第一亚基(COI)可以作为DNA条形码的合适基因。DNA条形码技术应用的关键一点是种内差异要明显的小于种间差异。我们对中国近海水母类和类的部分常见种
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类群。在过去的30年里,国内、外对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生殖和生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很多关于生长率数据,但对死亡率的定量研究却少得很。因此我们选取了胶州湾中常见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为研究对象,通过2008年12月到2009年11月间
本文对南海海域2006年冬季和2007年夏季两个季度月的今生颗石藻群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时空分布、群落多样性、季节变化,颗石藻颗粒态无机碳的现存量,以及伴生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南海今生颗石藻的生物地理分布情况。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热带边缘海,其宽广而相对封闭,具有自身的环流系统。在这些环流系统中,又存在各种中尺度涡旋。南海水体只有很
今生颗石藻是现代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员之一,其拥有独特钙化外壳的生理生态特征,对于海洋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厘清中国海域今生颗石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对于中国海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中国近海海域春、秋两个季节今生颗石藻多样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借助电子显微镜对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中国海域今生颗石藻名录并编
[摘要]在中国沿海,骨条藻属(Skeletonema)所属各物种是一种常见的赤潮生物,大量增殖时对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本实验从2010年1月份至12月份在厦门白城附近海域采集自不同时间的612株单株骨条藻培养,对部分株系进行核糖体大亚基LSU rDNA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后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或TA克隆测序分析,同时也对部分株系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本研究确定有六种骨条藻在厦
不饱和脂肪酸是机体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生物膜结构、机能、相转变、通透性的调节及相关过程的调控有重要作用。它还参与细胞生物化学反应、转运过程和细胞应激反应,影响脂肪代谢、寻靶作用、免疫反应、耐寒、抗氧化等生理过程。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是哺乳动物体内生成前列腺素、凝血哑烷和白三烯等激素的前体,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海洋微藻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去饱和酶是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