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广电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全国启动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全国收视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更加全国化。电视收视市场的受众需求日益多样,市场变化日益繁杂,媒介形式日益丰富,受众的收视动机、态度、个性与生活、记忆、收视对象与收视情境等因素影响着收视份额。根据现有文献研究,针对节目类型播出与收视差距的原因多归结为节目内容本身、电视台节目编排、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然而,地区客观因素、人口统计元素、市场竞争分析方面的原因分析则较少。
本文力求从更为全面客观的角度,分析节目播出与收视差距所在,并提供各家电视台在开发新节目时客观依据,提供对于新节目类别选择的判断标准,同时,对于节目运营提供相关对策。
纵观以往的研究结论,电视收视市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市场,然而存在一定的共性。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供求双方共同构成的,电视收视市场也不例外。对节目类型进行分析,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收视市场量化分析的有益补充,也是竞争性收视分析的必要环节。本文从繁杂的收视率评价指标里聚焦到了三个指标,即播出份额、收视份额、资源利用率。究其影响因素,首先,节目类型播出份额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状况改变、重大事件影响、网络的飞速发展、政策指引导向、受众的收视偏好改变等。其次,收视份额影响的因素包括:受众对电视节目类型偏爱的不同因素——观众年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性别差异、职业及收入差异等;不同节目类型的节目也有一定的地区特征,各地区节目收视份额的差异,与各地观众的文化消费兴趣、甚至作息时间的客观差异有关,也与当地频道竞争格局有关。第三,关于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则涵盖了涉及到的播出份额影响因素及收视份额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收视市场竞争状况、节目本身因素、媒体管理因素、偶发事件因素等。
本研究总结归纳了播出份额与收视份额之差距原因研究中的重要变量,同时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及对现实的观察,界定出了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主要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14种节目的资源利用率的变化和受众的哪些特征是相关的?相关性有多大?第二,受众特征对于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是否有收视行为在其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第三,节目竞争因素对于受众的收视行为有影响吗?是否是通过影响受众特征来影响收视行为?是否进而会影响到节目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研究自变量的选择是:14岁以上人群在该城市中所占比例、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群在该城市中所占比例、代表市场特征中经济指标的该城市的地区GDP数据。而各节目类别在每个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则是本文研究的因变量。调节变量假设的是收视市场竞争状况,即节目播出个数,中介变量假设的是受众行为变量,即收视份额的数据。本文的研究以类别为区分进行分析,每个类别采用相同的30个城市的同一年份(2007年)的自变量数据,采用同一年份(2007年)的因变量数据,运用SPSS16.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所有假设检验,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一、财经类节目所有假设均得到验证,最接近于市场化的运作。在财经节目领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受到非客观因素影响较少的领域,相对于其他类型节目受到政府干预和限制较少的领域。二、客观的统计学指标对于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程度不高。三、受众行为不是影响资源利用率指标的重要因素。四、竞争因素对于节目资源利用率的影响微乎其微的。
基于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对节目制作研发及营销管理的启示:一、引入多种节目准入决策指标,形成完善的节目评价体系。通过节目分类后计算出的资源利用率指标,作为一个相对数,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地区经济指标、节目竞争状况,为节目编排、购买、播出、栏目设置、调整、广告策划经营都能提供重要的量化参考依据。二、电视节目在受到宣传纪律限制较多的情况下要寻找市场突破点。首先,加大市场化力度,政府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干预。其次,在必须干预的部分电视节目领域,节目制作及播出机构要寻找到平衡点。三、从市场营销的角度了解受众市场情况,有助于节目的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