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的乡村规划技术创新 ——以福鼎市嵛山岛规划设计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自然资源丰富的乡村得以拥有新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等值不同质,内外动力兼具”的新型人居聚落。然而,现行的乡村规划对乡村内在发展逻辑、本土特色和村民主体性的忽视,导致其特色格局要素受到冲击,地方社会不断式微,极大制约了乡村的发展。因此,立足于当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经济条件,反思以往的规划实践误区,亟需建立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规划范式、理念和技术体系。本文首先对乡村发展脉络和乡村规划建设特征的演变并行研究。基于当下新型城乡关系及乡村的发展目标,结合我国乡村建设现状,判定当前的乡村规划范式应向“内生”路径转移。据此引入新内生发展理论,论证了其与当代乡村发展的适应性,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建构乡村规划对乡村发展的干预理论框架,并基于此正式提出新内生发展理论下的规划战略。其次,本文通过分析三个以“自下而上”为主导建设途径并实现成功转型的乡村建设案例,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尺度,提炼“上下结合”的相关策略,完善充实了基于新内生理论的规划技术体系:规划原则、工作方法、规划框架和成果体系。最后,选取嵛山岛和东角村作为实证场地,践行了空间优化与社会建设并行的综合规划编制策略。并基于乡村规划实施中成本约束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分类开发与分期建设的实施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当代乡村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路径选择,所展示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也为未来设计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以幼儿园区域活动入手,以帮助幼儿学到更多有趣的知识、丰富幼儿园内的教学资源、发展幼儿对家乡的自豪感三个方面入手,针对乡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月季作为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在我国及全球花卉园艺市场中占重要比重。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黑斑)菌引致的一种全世界广泛分布的病害,会严重影响月季品质及产量,从而危害到整个月季产业。对于月季黑斑病,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观性强、耗时繁琐且检测成本高。因此,本文以月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提出了准确、快速的月季黑斑病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生化实验,测定叶片中各主要成分及代谢物变化,进而探究染病月季
“城”与“池”是古代中国传统城市的堡垒,古代帝王修筑城池大多都是为了保护一座城市的利益和公共安全,既为了防御战争侵扰,也为了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它的背后蕴含着兴建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统治阶级精神与权力的象征。由于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城池与周边的河湖水网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它不仅代表着统治阶级的理想,更反映着世代子民与城与水共生的生活方式。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有着不同于前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石材的应用,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建国以来开展了许多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采工作,而开采过后遗留下了众多的采石废弃地,随着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些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塑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热点。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发展,一些采石废弃地逐渐进入城市范围内,对城市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影响,除了对城市风貌、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存在着雨洪灾害、水土流失、泥石
学位
学位
海岸带位于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地带,拥有典型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境。这些优良的特点使海岸带成为海滨景观建设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开发强度不断增加,海滨城市的快速发展,地域内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已建成的海滨景观项目也普遍出现相互模仿,风格缺失的现象。因此在当下,基于地域景观特征研究的海滨景观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一方面总结梳理地域景观的内涵、构成以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就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美丽乡村的建设得到了广泛推行,人们对乡村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同时乡村居民对公共空间的环境水平以及游客对乡村景观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直接关系到村容村貌及村民的幸福指数,是美丽乡村评比的重要指标。同时乡村建设时也面临着乡土特色缺失、景观同质化、景观单调等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国家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土地资源短缺的现象逐渐加重,土地盐碱化也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世界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也使农林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与此同时,郊野公园在应对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满足休闲游憩需求等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本文立足时代背景,对盐碱地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了解盐碱地的概念、成因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