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形容词转动词的终结性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i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语法体(grammatical aspect)理论来探讨汉语形容词转动词,即“形+了”(如“liang le”,“qing le”)的终结性(telicity)。所谓终结性,即动词或动词词组所表达的事件是否具有内在终结点的一种特性,具有内在终结点的动词或动词词组就叫做终结性动词(telic verbs),如run a mile,walk to the park;不具有内在终结点的动词就叫做非终结性动词(atelic verbs),如run,walk等。从Vendler(1967)以来,对终结性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如何区分终结性和非终结性动词或词组以及如何确立终结性特征进行。但随着对终结性的研究,人们发现终结性并非如此简单明了。例如,“The soup cooled in an hour/for an hour.”中的“cool”既有终结性又有非终结性,因此对终结性的研究带来挑战,也激发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情(如Hay,Kennedy,and Levin,1999;Slabakova,2001;Kate Kearns,2007,2011;Jens Fleischhauer,2013)。国内对“了”的研究很多(如,Shang Xin,2001;Lin Ruowang,2002;Jin Lixin,2003;Luo Juan,2013;Ma Kedong,2013),但是对“形+了”的终结性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现象进行讨论。(1)对英语形容词从封闭类形容词和开放类形容词出发,对其用作动词时的体特征进行了描述。(2)追溯对语法标记“了”的研究,讨论“形+了”的体特征。(3)对比英语去形容词化(deadjectival verbs)动词的终结性研究,检验汉语“形+了”的终结性特征。特别是根据Borik(2006,pp.20-54)的三个测试检验汉语这一结构的终结性。(4)通过与含in和含for时间状语的使用,检验汉语这一结构的语义特征。经讨论,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形+了”结构具有动词性,与英语的去形容词动词具有相同的终结性特点。(2)汉语“形+了”具有事件延误的语义。(3)Kearns(2007)对英语去形容词动词的形式语义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解释汉语“形+了”的语义特点。
其他文献
在普通敲诈勒索案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一般无先行法律纠纷,故认定行为人的敲诈勒索行为较为容易。但是消费维权过程中的“敲诈勒索”行为,却因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一个正当的赔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运营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与内容。北京市长期实行"环状+发射状"的城市路网格局,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时间可达性
以黑龙江省为例,比较了在大尺度范围内、利用传统的站点平均法以及基于格点水稻密度分布的泰森多边形面积权重法所得的两种省级水稻气象数据差异,并分析了1960-2009年内,不同
利用1961-2008年四川省133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分析了四川省近50年大气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研究发现:四川省年均暴雨日数从西到东呈现"增—减—增"的总体变化趋势:
地理学语言是人类理解、研究、表达与传播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本文根据地理学语言在结构、功能及其特征方面所发生的
"点—轴系统"理论提出以来,在理论拓展和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广泛与深入的应用,"点—轴系统"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有赖于
我们在欣赏交响乐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对历史背景的过度崇拜,以文学语言代替音乐语言,以画面语言代替自我感受,忽略自身的情感体验。本文试图理清
目前对底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河流、湖泊和城区水体污染严重的河流,而对农村中小河流底泥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江西省境内六条典型的农村中小河流底泥作为研究对象且把多条河
我科从2001年5月-2002年6月用六合氨基酸联合醒脑注射液辅治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24例, 报道如下.
包装仿生设计是以生物体为设计原型,在坚持包装设计的基本设计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各种艺术手法,突出生物体本身最典型的特征和原理,生成有视觉冲击力的、具有高度可读性的、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