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EYA2及其突变体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来源 :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是全世界流行最广泛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异质性。肝癌的全球发病率正在增加,而且年发病率将快速超过一百万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的90%,主要与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酒精摄取和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肥胖症)等因素有关。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70%~80%的HCC患者都是在既定的风险因素下,发展成肝硬化进展而来的。在HCC的进展过程中,机体细胞中的多基因体细胞突变或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的共同累积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分子驱动,同时也是肝癌异质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关键在于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或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修饰,以及原癌基因突变后的过度激活或启动子区的低甲基化修饰。针对肝癌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切除、肝移植和药物治疗(如索拉菲尼、瑞格非尼和纳武单抗等)为主,但是肝癌高异质性,术后复发和药物抵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同时缺乏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和早期筛查诊断标志物。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HTS)联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全面系统分析肿瘤基因组特征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系统性地研究肝癌基因组的驱动突变基因和表观遗传学修饰对阐明肝癌驱动发生及恶性化进展极其重要,也对肝癌患者基于其个体基因分型的临床精准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EYA2是EYA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酪氨酸磷酸酶和转录共激活功能。EYA2在不同类型肿瘤中呈现组织特异性表达,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而EYA2在肝癌中的功能还不清楚。前期我们基于对6例HBV相关肝癌样本的外显子组测序,发现了EYA2新颖的两个突变位点R255K和A510E。经过SIFT和Polyphen位点功能性预测发现,R255K突变没有没有致病性,而A510E突变具有致病性。通过转录和蛋白水平检测证实,与癌旁组织相比,EYA2在人肝癌组织呈低表达。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发现,EYA2表达与肝癌临床进展呈负相关性,并可作为肝癌潜在的一个独立预后标志物。癌症体细胞突变目录(The Catalog of Somatic Mutation in Cancer,COSMIC)数据库挖掘发现,EYA2的第510位氨基酸位点的突变也发生在胃腺癌(p.A510V)和恶性黑色素瘤(p.A510A)中。针对前期的研究基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是EYA2及其突变体A510E在肝癌中的功能,以及EYA2在肝癌中低水平表达的调控机制。
  针对此科学问题,本研究具体旨在明确:(1)EYA2及其突变体EYA2(A510E)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分子机制;(2)EYA2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调控;(3)EYA2(A510E)突变体的蛋白降解机制。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EYA2及其突变体EYA2(A510E)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分子机制
  在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和Hep3B细胞中敲减EYA2基因后,肝癌细胞体外的侵袭、迁移、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和体内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在Huh-7细胞中,过表达EYA2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进一步发现过表达EYA2(A510E)突变体能削弱其抑癌功能,而EYA2(R255K)突变体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并无显著影响。由于Huh-7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性弱,我们分别构建了稳定表达EYA2及其突变体A510E的MHCC-97H细胞系,并进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结果显示EYA2过表达能抑制裸鼠皮下成瘤能力,而EYA2(A510E)突变体则使抑癌功能减弱。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在肝癌细胞中过表达EYA2,能抑制p-IKB/P65信号通路的活化,激活P27,最终阻止肝癌细胞周期进程和促进细胞凋亡。我们构建了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评价EYA2对肝癌的基因治疗作用,结果显示裸鼠尾静脉注射2×107TU的EYA2慢病毒,对肝原位肿瘤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肿瘤体积和重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398和P=0.0368)。本部分结果显示:EYA2在肝癌中发挥着抑癌功能,是一种潜在的肝癌抑癌基因。
  第二部分:EYA2基因表达的DNA甲基化调控
  前期我们分析得到EYA2在肝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低于其癌旁组织。为了进一步解释肝癌中EYA2呈现出的低水平表达,于是我们对30对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分析了EYA2第一个内含子区约411bp片段的甲基化水平。Massarray甲基化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EYA2第一个内含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相对于其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001),并且这种甲基化水平与EYA2mRNA表达呈负相关(r=-0.2975,P=0.021),该结果用TCGA甲基化数据得到进一步验证。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是一种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甲基转移酶的活性,阻止抑癌基因的CpG岛发生甲基化,使DNA异常高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重新被激活转录。我们使用5-Aza处理四种肝癌细胞系Huh-7、HepG2、Hep3B和MHCC-97H,发现EYA2mRNA表达显著提升。本部分结果显示:EYA2第一个内含子区的高甲基化抑制了EYA2基因的表达。
  第三部分:EYA2(A510E)突变体的蛋白降解机制
  抑癌基因在基因水平发生失活性突变也提示了其在肝癌样本中处于低水平表达。在第一部分已证实EYA2(A510E)突变减弱了原有的野生型抑癌功能。在这部分我们首先通过荧光实时PCR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EYA2(A510E)突变后,其转录水平并未降低,但蛋白表达下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A510E突变后可能影响EYA2蛋白质的空间折叠。Westernblot证实EYA2(A510E)突变后,引起了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ATF-6、IRE1α和PERK的活化。进一步我们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荧光的方法证实,EYA2(A510E)突变而表达的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主要依赖溶酶体途径和非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而被降解。本部分结果显示:EYA2(A510E)突变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从而依赖于溶酶体降解途径或非泛素化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而被降解。
  上述结果表明:(1)EYA2具有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功能,而A510E突变体导致抑癌作用消失。(2)EYA2在肝癌中低表达,是由于其第一个内含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导致。(3)EYA2(A510E)突变引起EYA2蛋白翻译水平降解,主要是因为该位点突变引起了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的活化,导致其通过溶酶体途径和非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而被降解。本研究丰富了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基因突变遗传学机制和表观遗传学机制,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新靶标、新思路。
其他文献
辐射诱变可使作物遗传物质受损,影响植物分子水平、表观性状、细胞学效应和化合物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花青素是存在于植物液泡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重要的代谢产物和呈色物质,在医药、化工、食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价值。因此,研究辐射诱变对植物表观性状和花青素基因的影响是一个有意义的科学问题。  金鱼草和红玉米常被作为研究花青素的模式植物,本文以这两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质子辐射和太空
学位
螺旋聚异腈多肽(Polyisocyanopeptides,PIC)是一种类似于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中间纤维的仿生水凝胶,其具有稳定的螺旋构象、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温度响应性。此外,PIC水凝胶在生物的硬度范围内展示出超强的力学响应能力——应力刚化性能,即随着外界应力的增加PIC水凝胶的机械强度增强。因此,近年来PIC水凝胶逐渐成为智能材料、临床医学和生物医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围绕复合仿生水凝胶的
共轭聚合物具有长程的离域π电子结构、良好的光吸收能力及信号放大效应等。近年来,研究者发展了一系列在近红外区域有吸收能力的共轭聚合物,这类聚合物能够将吸收的近红外光的光能转化为热能。此外,为了提高水溶性,共轭聚合物通常被制备成纳米粒子,其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生物相容性、光稳定性等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载药、荧光成像、抗菌以及二氧化碳响应等方面。本论文根据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和二氧化碳的发展现状,设计制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的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两种极化状态:M1型和M2型。M1型巨噬细胞的功能是激活免疫系统并杀死肿瘤细胞,M2型巨噬细胞不仅能抑制效应细胞杀死肿瘤,还可以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入侵及转移。  
第一部分LAMP2基因c.974delT突变导致Danon病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具有高度遗传和表型异质性的常见疾病。部分类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累及多系统,与其他类型疾病表型存在重叠,导致常规的病理生理检测无法准确区分,从而给疾病的诊断和后续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Danon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性心肌病,症状涉及全身多系统,以肥厚性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经典临床表现。
学位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农林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性特点,资源量丰富,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温室气体排放等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农业和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废弃木材等可统称为农林木质纤维素,在生物质原料中占有重要比重。然而,相对于石油化工产品,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Biofuels )和生物基产品(Bio-based product
学位
光呼吸是植物特别是C3植物在含氧环境中正常生长所不可或缺的代谢过程,但同时耗费大量能量,成为制约作物产量的重要因子。植物进化到今天,光呼吸途径不单单是一个脱毒和碳骨架回收过程,它已经和植物的碳代谢、氮代谢、硫代谢等整合。参与光呼吸的基因在突变后大多呈致死表型,而质体甘油酸/乙醇酸转运体基因(AtLrgB/PLGG1)突变后,只呈叶片花斑表型,在大气环境中可以正常生长,极具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此为切入
学位
高等植物进化出能长距离运输水和矿质营养的导管结构,这为植物向陆地扩张以及繁荣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木质部导管是由一系列两端穿孔的导管分子死细胞相互连接而成的连续管状结构。一般认为导管分子是从管胞进化而来,这两类细胞合称为管状分子(tracheary element, TE),它的分化过程受到严格的时空调控。目前的研究表明木质部细胞的分化命运是由一些主导的转录因子(主要是NAC家族转录因子)和次级转录
学位
磷(P)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已经进化出复杂的生理和分子调节机制,以增加磷酸盐(Pi)的吸收、利用和再活化以维持体内的P稳态。PHO2(Phosphate 2)是植物磷吸收和磷平衡的重要调控因子。PHO2mRNA受到miRNA399的靶向剪切,而缺磷诱导的长非编码RNAIPS1可以抑制这一过程。CK2(Casein Kinase 2)是磷吸收和磷平衡的另一重要调控因子,CK2
学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是位于视网膜最内层的一层神经元,其轴突聚集形成视神经向大脑投射,视网膜和视神经均属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感光细胞形成的神经冲动经RGCs和视神经传向大脑产生视觉。外伤和多种眼科疾病可导致视神经损伤,进而引起RGCs凋亡。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缺乏增殖分裂能力,RGCs一旦死亡将导致视觉永久丧失。因此,阻止RGCs死亡是治疗视神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