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四篇心气论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心与气关联思考的角度出发,探讨《管子》四篇的思想结构、核心问题与特质。《管子》四篇是战国中期齐稷下道家的作品,心与气观念在其间相互交织,具有深度的关联,是理解四篇思想的枢纽。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追溯心与气观念在早期文献中从日常用语转化为哲学探讨主题的过程。战国中期哲人不约而同地关注人的心灵,并进行了主题化的深入探讨,从老子开始,道家将气论纳入其宇宙生成论图式,开辟了气论思维的新方向。第二,通过辨析道气关系与身心关系梳理四篇的思想结构。以往的研究多认为道与气或精气为等同的概念,但依据四篇文本,道是其间的最高范畴,精气是禀赋道性的本质之德,气与精气是道生成万物的中间环节,因而并非同一层级的概念,不容混淆。人的生命以道为根源,依天地和气而有,气与精气构成人之身心的统一体,“心中之心”的实质内涵正是精气。第三,揭示生命和智慧是四篇关注的核心问题。四篇屡言治与乱,其间隐含的是对生命失序以及死亡的幽暗意识,四篇以“精气”说为理论依据,认为通过“内静外敬”与“静因之道”的修养工夫,人就能有良好的身心秩序,并获得在实践中做得好的智慧。第四,以“精气”说和虚静观念为重点阐发四篇心气论的思想特质。“精气”说出于四篇的创造,对战国末及秦汉以降的学术思想与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虚静的工夫或能力实质上是葆有生命和生发智慧的根源,虚静观念是道家智慧的重要面向,其所提示的心灵与生命的善好状态对现代生活也自有其价值。
其他文献
春秋礼崩,诸侯相争,孔子感民苦而慕先王政,其后几经传承,以仁爱为本,内修圣贤,外倡王道之儒学体系乃逐步完善。韩愈释仁以爱人,儒家认为人应以爱出发进而成就万物,“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观点之一,其仁道核心观自不待言。和者,状态,和谐稳定也,诚为其始,仁为其基。儒学伴随中华文明几千年,“以和为贵”之价值取向亦为国人所普遍认同,并于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等方方面面而展现自身魅力。  历史在进
学位
本论文以群落理论范式争论为切入点,探讨了三个中心领域:群落演替、群落聚集和群落构建的争论。在对历史文献以实证考察的基础上,依据时间顺序和内在逻辑,对群落争论之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厘清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脉络,展现出更为系统和实在的理论变化和演进动态,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对立范式予以综合,以深入理解生态学的本质,解构论争和对抗。该研究澄清了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了群落的实在意义,充实了研究的维度,丰富了传
布施,即“檀”,具有给出、付出、舍弃的含义,其在佛教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大乘之“空性实相”哲学践行“菩萨行”的内在要求,也是佛教六波罗蜜之伦理实践的首要法门。  《大智度论》,不仅是大乘般若经典的释论书,也是其哲理、教义和教规的“总汇”,更是研究佛教“布施”哲学及其伦理实践十分重要的思想资源。  本文主要从《大智度论》这一文本出发,结合其他的佛教典籍,层层分析,深入探讨佛教布施思想的学
学位
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开始重视“善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中进一步提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善治”概念由此正式纳入到我国新时期治国理政的目标体系中。自从历史上产生了国家等各种治理机构,古今中外无数学者提出了各种“善治”理想。先秦儒家的“仁政”思
关于翻译的流俗之见从一种工具主义语言观出发,通过诉诸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所再现或指涉之物的普遍性,来保证某种先于或外在于语言之“意义”可以“忠实地”(“对等地”)从一种语言复制或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如果一切语言之间存在着意义之“可转换性”的条件,那么就有可能定义一种唯一的、单义的语言,可以作为中介和标准来保证所有语言交流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最终取消翻译的必要性。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
学位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这一时期礼崩乐坏,战争频仍,政治混乱,等级失序,相较于孔子所说的那个“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荀子秉持儒家的人治传统,认为圣君贤相的政治领导集体是社会易乱为治的重要保证。但是在血缘宗法继承王位的时代,血缘纽带成为王位继承的主要依据,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君主大多不是理想圣君,于是,荀子只能将匡扶乱世的希望放在儒臣身上,以王者师的身份存亡
学位
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与认同,关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要素。而当前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日趋冷漠和功利,关怀面临着现实危机。实际上,关怀与被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不仅是一种情感或美德,更是一种互惠的、平等的关系,它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从出于自然本能的自然关怀转化为伦理关怀,需要人们付出道德的努力。  孟子将德行发起的源头定位于情感
学位
阿尔贝特·施韦泽(Schweitzer Albert)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神学家、行动的人道主义者。他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对于东西方伦理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迅猛发展,西方社会陷入物质进步主义盛行、人道主义信念失落、人类中心主义勃发的文化危机之中。基于这种现实考量,施韦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他从生命普遍联系、价值平等、休戚与共的事实出发,主张善是保存生命
恻隐之心和仁爱之举,促发了人们自发或自觉的慈善活动。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则有越来越多的国人有余力从事慈善工作,慈善工作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由慈善工作而促发的慈善伦理研究也逐渐成为伦理学的学术热点。  要深入研究慈善伦理,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慈善、何为慈善伦理等基础概念;其次,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慈善伦理的思想资源,这对于促进慈善伦理的健康发展是有学术思想史意义
学位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作为当今最具声望的伦理学家之一,一方面坚持使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追溯西方道德思想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西方道德观念与整个现代性精神提出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其德性论建构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之上,主张道德以实践、目的和个人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显然,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和基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之上的德性论辐凑于一点,即对传统的高扬。就此而言,关于传统与德性的思考是他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