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均衡导向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践案例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cheap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党和政府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目标的重要抓手。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直面临供需失衡困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的实地调研,在该项目对解决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影响及作用等方面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得出初步结论。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同时参考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以浙江省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对金华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当地村民对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的态度,测量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对弥补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作用的发挥效果,并据此总结经验。
  本研究在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与之相关的的研究文献,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阐述了有关理论基础之后,首先提出了考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状况的四个要素以及考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效率的四重测评维度。其次,从供需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实证研究的测评框架,设计研究所需的调研问卷。通过对村庄之间及村庄内部进行横纵对比,归纳分析金华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面临的供需失衡难题。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运用SPSS21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描述村民对农村文化礼堂项目的认知情况、活动参与情况、项目期望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金华市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通过建立文化服务“点单系统”、培育乡村本土人才、引入企业等市场主体、打造文化品牌活动等措施,巧妙地实现了传统村庄文化和礼堂文化的互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供需失衡现状。
  最后,本研究从“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畅通需求反馈渠道,关注服务对象需求差异”三个方面总结出浙江省金华市在推进实施农村文化礼堂项目中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金华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数量失衡、质量失衡和结构失衡难题,值得我国其它农村地区学习和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共享经济在降低社会闲置成本、环境保护、稳定就业及扩大需求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和巨大潜力,共享经济不仅为企业提供全新商业思维,同时也推动着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不断转变,截止2019年共享经济国内市场交易额达到32828亿元。共享经济思维下市场主体特征变化明显,传统厂商定价策略在共享经济思维下仍然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更新。鉴于此,本文以共享交通工具市场为背景分别研究在共享经济市场下的二度价格歧视和三度价格歧视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成为了企业在长期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组织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内部成员拥有的信息和企业特有的信息的集合,组织资本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促进了各部门间的交流,对于企业经营效率以及价值上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企业面临的风险入手,围绕组织资本与股票收益率的相关关系展开研究。企业对组织资本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性人
学位
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以下简称“马恩贫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深刻剖析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下的无产阶级贫困状况,揭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固有矛盾给无产阶级带来的沉重灾难,阐明资本主义存在的本质问题及资本主义下贫困治理无法逾越的困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全面而深刻诠释。不仅如此,这一理论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趋向片面,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状
学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精髓,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整体性。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教育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相应地也决定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性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位
党内监督是全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内监督。从中共五大决定在中央层面设立监察委员会到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设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在完善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学术界对党内监督问题的研究大都聚焦在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的历史时期,有关1921-1927年间党内监督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刻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所产生的冲击波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范围,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便捷高效的网络沟通方式使互联网成为了“民声集散地”。因此,如何在新时代利用网络密切联系群众成为我们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本文围绕“网络党群沟通机制建构”这一核心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深刻内涵和生成机制是什么?如何有效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这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运用政治学、传播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探寻提升新时代社
学位
树立青年榜样,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引导青年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新使命,对青年榜样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青年榜样的作用发挥面临着一些冲击与挑战,如何优化其作用发挥,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现实问题。  在青年榜样的形象特征与事迹类型层面,建立1997-2019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资料库,描述历届获奖者的时空分布、个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全球治理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从百年未有的世界变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提出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的主张。特别是在如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他将协商民主的思想推广到对全球治理的思考,阐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明确提出了“协商对话”应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方法。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以发现,
学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间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全球治理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顺应世界各国同舟并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中国适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提出以来经过了从理念构想到话语沟通,从理念传播到行动构建的发展过程,为促进世界长期和平稳定局势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本文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研究主题,从“思想、话语、行动”三个维度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过程、现实困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