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严重危害全球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产量和品质。在中国将SMV分为22个株系(SC1-SC22),其中SC15和SC18是我国南方及黑龙江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且SC15能突破所有10个鉴别寄主品种的抗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的SMV株系,对我国的大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培育大豆抗病品种是防治SMV最经济、环保及有效的方法,抗性遗传和抗病基因的标记定位能为大豆对SMV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本研究的内容是:(1)通过配制不同的杂交组合,研究大豆对SMV部分株系的抗性的遗传方式及抗病基因间的等位关系;(2)利用新开发的SSR标记,对SC15和SC18的抗病基因进行精细定位;(3)预测抗病候选基因,比较抗病候选基因在亲本间的序列差异,并对抗病候选基因在SMV诱导下的表达进行分析,筛选最有可能的抗病候选基因;(4)探索H202、抗氧化酶(POD和CAT)和植物激素在抗病基因介导的抗病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SMV株系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对致病力不同的4个SMV流行株系SC10(4050-3)、SC14(ZHZH132)、SC15(6768)和SC18(4273)进行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发现4个株系全基因组长度均为9529 nt,均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ORF),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与47个SMV相关的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4个株系与中国SMV株系(SC3和SC6)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且非翻译区(N-UTR)和第一蛋白(P1)基因在全基因组中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2.抗病性遗传和抗病基因的等位性分析抗感杂交组合南农1138-2(感)×科丰1号(抗)、南农1138-2(感)×RN-9(抗)和齐黄1号(抗)×南农1138-2(感)衍生的各世代群体接种SMV株系SC18,结果显示F1代均对SC18表现抗性,说明抗性是显性遗传;F2代符合3抗:1感的分离比,F2:3代家系符合1抗:2分离:1感的分离比,说明科丰1号、齐黄1号和RN-9对SC18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抗抗杂交组合RN-9(抗)×科丰1号(抗),齐黄1号(抗)×科丰1号(抗)及齐黄1号(抗)× RN-9(抗)衍生的群体接种SC18株系,F1代均表现抗性,F2代均符合15抗:1感的分离比,说明科丰1号、齐黄1号和RN-9对SC18的抗病基因独立遗传。对RN-9 × 7605组合衍生的F2群体及重组自交家系(RIL)群体接种4个株系(SCI0、SC14、SC15和SC18)。F1代均表现抗病,F2代符合3抗:1感的分离比,RIL群体符合1抗:1感的分离比,说明“RN-9”对SC10、SC14、SC15和SC18的抗性均由单显性基因控制。表型鉴定结果显示,216个RIL家系中53个家系对SC10、SC14、SC15和SC18的症状反应之间的交换率最低仅为6.48%,最高为12.50%。说明RN-9对4个株系的抗病性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3.RN-9对SC15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利用 RN-9 × 7605 衍生的 F2(n=315)和 RIL(F7:11,n=216)群体,把Rsc15定位于大豆6号染色体(C2连锁群)SSR标记Sat246和Satt286之间,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又以RN-9×7605衍生的RIL群体,把RN-9对SC10和SC18的抗病基因定位于SSR标记Satt286和Satt277之间;把RN-9对SC14和SC15的抗病基因定位于标记Satt246和Satt286之间。说明RN-9在大豆6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SMV抗性基因簇。在Rsc15定位区段开发新的SSR标记,用该RIL群体把Rsc15精细定位于2个SSR标记SSR0617和BARCSOYSSR060835之间,距离两侧标记遗传距离分别为 2.38 cM 和 1.66 cM。抗病候选基因预测表明:标记Sat246和Satt286之间共有136个基因,均不属于NBS-LRR家族,但有2个编码RLK和5个编码STK的基因。标记SSR0617和BARCSOYSSR060835之间的精细定位区段约为95 kb,预测有5个基因。其中Glyma.06g182500编码未知功能蛋白,Glyma.06g182600(命名为GmPEX14)编码过氧化物酶体膜锚定蛋白,Glyma.06g182700编码碳酸酐酶涉及防止氧化损伤,Glyma.06g182800编码多肽重复类蛋白,Glyma.06g182900编码STK。对精细定位区段内和区段附近的抗病候选基因进行亲本间DNA/cDNA序列比对。精细定位区段内的5个抗病候选基因的编码序列(CDS)和基因Glyma.06g182700、Glyma.06g182800和Glyma.06g182900的启动子序列在两个亲本之间均是保守的,而在基因Glyma.06g182600(GmPEX14)的启动子序列在两个亲本之间检测到1个核苷酸插入/缺失突变(InDel;8 bp)和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差异位点。此外,所有3个STK编码基因(Glyma.06g176800、Glyma.06g177700 和 Glyma.06g183300)的 CDS在两个亲本之间是保守的,而RLK编码基因Glyma.06g175100和Glyma.06g183500的CDS或启动子序列在两个亲本之间分别有3个和6个SNP,Glyma.06g184400在7605中接近起始密码子的单碱基对缺失导致转录延迟。用qRT-PCR对精细定位区段内和区段附近的抗病候选基因进行SMV诱导表达分析。定位区段内的5个基因,只有基因GmPEX14在品种RN-9接种后1-12 hpi相对7605表达上调;精细定位区段附近的12个植物免疫相关基因,在两亲本间对SMV接种后的表达谱也有一定差异。在多种胁迫(SA、JA、ABA、ET和冷害)处理后,所有RLK、STK编码基因以及基因Glyma.06g182600,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示显著差异。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高于根、茎、花和幼荚。序列和表达分析说明GmPEX14是Rsc15最有可能的抗病候选基因,并且4个RLK和STK编码基因(Glyma.06g175100、Glyma.06g182900、Glyma.06g183500 和 Glyma.06g184400)也是可能的抗病候选基因。对抗感品种接种SMV后的H2O2的含量和CAT、POD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N-9中H2O2的含量高于南农1138-2;RN-9在2-12 hpi的H2O2的含量显著高于PBS对照。南农1138-2中的CAT活性高于RN-9,且在2 hpi和24 hpi有两个峰值。南农1138-2和RN-9之间没有检测出POD活性的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在RN-9接种SMV的早期的阶段(0-12 hpi),GmPEX14的相对表达量与H2O2浓度和CAT/POD活性之间高度相关,说明GmPEX14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平衡,参与RN-9对SC15的抗性。4.科丰1号对SC18抗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及抗病候选基因分析用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F2群体(n=180)和5个SSR标记(Satt698、Satt558、Satt634、Satt266和Satt537)把科丰1号对SC18的抗病基因定位于大豆2号染色体(D1b连锁群)上标记Satt634和Satt266之间,其与2个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5 cM和15.3 cM。在抗病基因定位区段开发新的SSR标记,用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2个RIL群体,把科丰1号对SC18的抗病基因精细定位于2个SSR标记 BARCSOYSSR020667 和 BARCSOYSSR020770 之间,物理距离约为 87.3 kb,预测有6个基因。对这6个抗病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基因Glyma.02G127800与受体类激酶介导的免疫共调控因子(Co-regulators of receptor kinase-mediated immunity)的系统进化关系最近,亲本间存在13个SNP位点,导致4个AA替换;Glyma.02G127900没有功能注释;Glyma.02G128000(包括Glyma.02G128100)编码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活性蛋白,能响应多重胁迫条件(盐,干旱和冷),在两亲本之间保守;Glyma.02G128200编码一个假定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性甲基转移酶(SAM-Mtase)蛋白,是萜类和异黄酮等重要生物代谢的关键酶类,亲本间同源性为98.8%,有10个AA替换,且均位于Mtase结构域;Glyma.02G128300编码一个CDP-醇磷脂酰转移酶活性蛋白,与质膜合成相关,亲本间有4个SNP,引起CDP-APT结构域内的1个AA替换。抗病候选基因的SMV诱导表达分析表明:Glyma.02G127800在科丰1号中在2 hpi和9 hpi之间显著上调;Glyma.02G128000(包括Glyma.02G128100)在南农1138-2中仅在2 hpi表达水平显著上调;Glyma.02G128200在3 hpi显著上调,且在科丰1号中显示较早的反应;Glyma.02G128300在1 hpi均显著上调,但南农1138-2比科丰1号的相对表达量高约3倍。以上结果表明基因 Glyma.02G127800、Glyma.02G128200和Glyma.02G128300是科丰1号对SC18最可能的抗病候选基因。抗病候选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融合蛋白Glyma.02G127800-GFP仅被定位在细胞膜上;Glyma.02G128000-GFP被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上;Glyma.02G128300-GFP被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上,与它们的蛋白结构预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将为SC18抗病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贡献了超过30%的能量摄入。由稻瘟菌(Magaporthe oryzae)引发的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稻谷的产量。目前,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于依赖栽培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由于该病原菌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抗病品种极易丧失抗性。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则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丧失。因此,如何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持久抗性,是我们国家粮食安
在生物体内,褪黑素(melatonin,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胺类物质,参与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如抗炎作用、先天免疫、阿尔茨海默氏病等。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Y1/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催化血红素降解生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亚铁离子(ferrous ion,Fe2+)和胆绿素(biliverdin,BV);HO1在动物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因其具有发展迅速、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等不良影响,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中国的富营养化现状并不乐观,富营养化水体中动、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衰退和消亡现象十分普遍。沉水植物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住所,并参与水体碳氮循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沉水植被的恢复是一种有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手段。本文研究了轮叶黑藻响应
动植物的许多重要性状是由少数主效基因和多数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属于数量性状。为了在动植物育种中更好地改良和利用这些性状,需要剖析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剖析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重要方法。然而,这些方法检测QTN(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的功效受数量性状表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和单标记假设检验显著性阈值的影响。为提高检测功效,非参数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首要害虫,常常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从而消耗植株养分。爆发时会造成“虱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另外,褐飞虱还可以传播水稻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控制褐飞虱的常见策略,而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费时费力,污染环境,而且增加褐飞虱的耐药性。利用寄主抗性被认为是防治褐飞虱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蜡质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AR156是从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根围促生菌,前期研究中发现AR156灌根处理能激发拟南芥产生对丁香假单胞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Pst)以及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诱导性系统抗性(Induce systemic resistance,ISR),而叶片注射AR156则能诱导拟南芥叶片产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是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遗传多样化机制,在蔷薇科中主要基于S-RNase机制。研究发现,‘鸭梨’的自交亲和性芽变品种‘金坠梨’的突变机制与花柱S-RNase,花粉SLF的突变都无关,其突变可能是来自花粉的非S因子的变异。然而花粉非S因子的变异至今仍然未有研究可以阐述清楚。本文通过转录组测序及蛋白组测序,筛选得到一个差异表达基因LRR-
甜菜夜蛾是蔬菜等作物上的重要食叶性害虫,长期以来单一依赖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致使该害虫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传统杀虫剂以及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氰氟虫腙等新型杀虫剂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氰氟虫腙是新型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药剂的良好品种,但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水平与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本论文以调查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的抗药性机制为目的,首次发现广东惠州甜菜夜蛾对氰氟虫腙产
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是原始的无脊椎变温动物,其干燥全体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蚂蟥目前在中国被广泛养殖。研究发现,蚂蟥冬眠一般从11月开始,持续到来年4月,当环境温度上升到在一定高度时就会自然苏醒,但冬眠时期的体重下降和长时间的持续冬眠严重影响蚂蟥的养殖生产效率。冬眠是动物为了在低温下长期生存产生的节能策略的自适应机制。在恒温和变温动物中都存在,其特征是低体温下抑制代谢
细胞自噬(简称自噬)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降解与回收途径,在维持细胞在逆境下生存、清除细胞内有害物质、维持胞内物质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噬过程包括自噬的诱导,自噬前体的成核,自噬前体膜延伸及封口,自噬体成熟,成熟自噬体与液泡的融合,及液泡内自噬体的降解与释放到胞质等环节,受到许多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related proteins,Atg)的调控。除Atg外,部分参与囊泡运输的蛋白